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人均GDP十强市出炉:长三角占一半,这三个城市首次突破20万大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
天下人均GDP十强城市,又洗牌了。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经济运行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各省的常住人口数进行大略计算,人均GDP前十强城市分别为鄂尔多斯、克拉玛依、北京、无锡、上海、榆林、深圳、苏州、常州、南京。
具体来看,“家里有矿”的鄂尔多斯依旧霸榜首位,人均GDP达到28.65万元,是天下均匀程度的近3倍。同样是能源型城市,克拉玛依以人均GDP27.13万元紧随其后,位居天下第二。
此外,人均GDP超过20万元的城市有7位,分别为北京、无锡、上海、榆林、深圳、苏州、常州。这其中,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深圳、苏州、常州表现令人瞩目,均在2024年一举突破20万元大关。

  
在各城市的你追我赶之中,2024年深圳人均GDP跑赢苏州,从天下第七升至第六。
若从增量来看,哪些城市在加速领跑?数据显示,2024年鄂尔多斯增量最高,较上年增长约1.37万元。其次为克拉玛依、北京、深圳和上海,增量均超过一万元。
长三角占半壁山河
从区域的角度观察,在人均GDP十强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占据了半壁山河,分别为无锡、上海、苏州、常州、南京。
其中,无锡人均GDP位居长三角地区榜首,约为21.69万元;上海排名第二,约为21.67万元;苏州、常州、南京分别为20.62万元、20.11万元、19.37万元。
长三角地区为何“含金量”如此高?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教授曹贤忠在担当时代周报采访时指出,这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协同发展密不可分。
具体来看,长三角地区GDP占据天下1/4,在整个长三角区域形成了比力稳固的“金字塔”型城市体系,拥有超大城市上海,也拥有苏州、杭州、南京等万亿规模城市,同时还有一些欠发达地区。
“如许的城市体系有利于城市分工和财产分工,形成比力精密的城市网络体系,推动城市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为例,上海能提供芯片、软件等核心组件,江苏提供动力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源,浙江提供一体化压铸机,安徽则整车组装。”曹贤忠说道。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注重创新,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如高程度大学、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当局还出台了系列创新政策,涌现出大量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带来新的增长点。

上海城市风光 图源:图虫创意
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奇洪在担当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无锡、苏州、常州得益于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海工造船等科技制造业的财产发展,GDP增长表现乐观,因而人均GDP表现抢眼。
以长三角地区人均GDP最高的无锡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无锡集成电路规上财产产值达2400亿元,天下城市排名第2。设计、制造、封测“核心三业”规模约占全省一半、天下八分之一。
不止是国内市场,无锡的集成电路财产在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去年,无锡出口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3537.4亿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70.2%。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0.1%。足以看出无锡集成电路发展敏捷。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苏州和常州的人均GDP均突破了20万元大关。曹贤忠分析称,这一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两地找准了财产的突破口。
常州在新能源整车、新型电力装备、光伏等行业领域积极发展,其光伏财产规模已接近天下总量的十分之一,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热度居天下首位,且在优质企业排名中位列天下第五。苏州则因紧邻上海,有效承接了上海的财产转移和技术转化,尤其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这四大高新技术财产领域,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此外,常州和苏州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和人才招引,纷纷出台了多项举措吸引高质量企业和高条理人才入驻,也对经济发展的提拔起到了重要作用。”曹贤忠说道。
资源型城市能坐稳吗?
除长三角地区占据多数外,人均GDP前十强城市还呈现出什么特性?细分来看,可以分为两类,资源型城市和中心城市。
在人均GDP十强榜单中,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这些城市作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汇集了丰富的行政资源、经济气力和科教资源,其经济发展程度长期处于天下前列。
“尽管近年来,这些城市的人口流入已趋于稳定,乃至还出现了人口数量下降,但服务业比重高,且有高科技财产加持,人均GDP继续保持高位。”刘奇洪说道。
资源型城市方面,鄂尔多斯、克拉玛依、榆林都为资源型城市,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财产。通常来说,这些城市的人口变化稳定,人均GDP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可开采量、当年开采量以及当年能源的销售价格。
不外,刘奇洪以为,虽然资源型城市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但开采的财产链不在当地,资源惠及当地居民占比力少,导致人均收入差距大。“另一方面,清洁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占比增加,对传统煤炭能源的依赖程度降低,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价格有下降趋势。”
这也意味着,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资源型城市的人均GDP或将被赶超。

内蒙古鄂尔多斯城镇风光 图源:图虫创意
在这方面,不得不提深圳和榆林这两座城市。从GDP总额来看,两城有着约2.9万元的差距,但人均GDP层面上,两城之间咬的很紧,2024年榆林超过深圳2394元。那么,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深圳赶超榆林还要多久?
“我以为深圳在未来1-2年会超过榆林,主要原因在于深圳人力资本程度高于榆林,且当前布局的未来财产的成效会陆续显现,从GDP和工业产值增速、人口规模增速之差来看,深圳的经济总量增速与人口增速之差,高于榆林,这也为深圳人均GDP逾越榆林提供了条件。”曹贤忠说道。
对于深圳来说,榆林并不是唯一的竞争对手。尽管2024年深圳人均GDP超过苏州,但两者之间仅相差约608元,且苏州的潜力也不容小觑。
具体来看,2024年深圳的经济总量及工业总产值高于苏州。在财产结构上,深圳形成了以高新技术财产为核心,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全社会研发投入高于苏州。
反观苏州,其千亿财产数量超过深圳。按照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苏州有11个财产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在千亿财产数量上,苏州千亿财产数量仅次于上海,且高于深圳,位居天下第二。
而苏州的千亿制造业财产数量越多,也意味着支撑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利器越多,财产竞争力也越强劲。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24A035I2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