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消息,周二港股低开高走,盘中香港恒生科技指数转涨,此前一度跌超4%;停止发稿,港股恒生指数跌0.64%报23191.49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04%报5791.57点,国企指数跌0.55%报8571.9点,红筹指数跌0.92%报3823.14点。
盘面上,科技股中跌幅团体缩窄,阿里巴巴-W跌2.73%,腾讯控股跌1.53%,京东团体-SW跌2.79%,小米团体-W涨3%,网易-S跌0.64%,美团-W跌3%,快手-W跌1.9%,哔哩哔哩-W跌5.23%。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整体而言,大方向重要,但短期节奏也必要把握,因此建议在23,000-24,000点附近观望催化剂乃至适度赢利,再决定下一步走向。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涨势走到当前,恒指已突破日线和周线阻力位,随之而来的是月线阻力位,对应23,800点左右。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短期内,一方面,恒生科技指数涨至2022年1月21日以来高点,将来或面临调整以及部分投资者赢利了结,从而动员港股市场高位震荡。另一方面,近期港股业绩连续披露,业绩超预期个股或迎来交易性行情,建议关注。配置方面,第一,科技板块依然具备较高投资机会。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下,AI应用落地加快,科技股有望从估值抬升阶段步入盈利兑现阶段。第二,在国内扩内需、稳消费等政策刺激下,港股消费股业绩有望大幅改善。第三,在海外不确定因素扰动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备吸引力,尤其是积极进行市值管理的央企高股息标的。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开年至今,“DeepSeek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代价重估”的叙事备受关注,港股领跑全球权益市场,背后本质驱动力缘于两点,一则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二则港股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溢价事实上也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①国内M1显著回升后的资金“外溢”推动南向大幅流入香港市场,叠加港股更强的“动量效应”自己,又形成了增量资金的正反馈;同时,②“海外压力”亦阶段性缓和,推动了外资小幅回流;此外,空头平仓亦贡献了港股上涨动力。③资金流向的结构上看,科技类资产受到了表里资的一致青睐,尤其前者流入幅度更显著。短期维度内,我们判定港股“躁动行情”将连续,以情绪扩张(有透支但并未极度)和增量流动性为主导;中期估值扩张空间有限,盈利修复的验证是关键。基于我们的双周期框架,2025H2港股或迈入“牛市”,先决条件有二:一是分子端对内地基本面修复更加敏感;二是分母端更加受益于外资重新回流人民币资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25A03NJ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