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老人全款买房 十年办不生产证 房子最终被查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1:4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香港老人在上海全款买房,将近十年都办不了产证的事吗?最近,事情又有新进展了!那就是,老人的房子被查!封!了!


原来,由于迟迟没能办下产证,庞阿婆当年和老伴花了660多万全款买下的房子,产权还一直在开发商名下。而眼下,开发商母公司正荣团体濒临破产官司缠身,名下众多资产一连遭到查封。这次就是由于开发商欠了一家供应商工程款被告上了法庭,青浦法院在2024年的11月查封了庞阿婆的房子。


先来回顾一下办不生产证的原因。


庞阿婆和老伴桑老伯是再婚夫妻,两人虽然出生在上海,但都持有香港身份。二十多年前,六十多岁的他们决定回上海养老。

2016年,庞阿婆和老伴桑老伯卖掉了在上海唯一的房子,之后一次性付清了660余万元的购房款,置换了正荣府小区这套120多平米的一手房。付款后,庞阿婆夫妇拿到了购房发票,与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并办理了网签手续。


2018年初,房屋正式交付,夫妇俩顺利住进了这套新居。不料半年后,庞阿婆却被房产生意业务中心告知,无法办理产证。由于他们被限购了!


生意业务中心说,在他们签订购房合同之前,上海对于外籍人士购房就要求要缴满一年的社保或者个税,两个老人回上海养老是都早已退休,自然没有缴纳过这些。无奈之下,庞阿婆在上海的女儿想办法帮他们又找了公司挂靠,并缴纳了一年的个税。


不过,等一年后他们再去生意业务中心,又被告知补缴是没用的……


更加不幸的是,同年,桑老伯就去世了。生意业务中心工作人员又告诉他们,如今桑老伯去世,房屋涉及继承,因此必要先确认继承份额并举行公证。由于桑老伯是香港籍,后代又都在国外,随之而来的疫情又延伸了办理公证的进程,事情就这么搁置到了2023年。

2023年,身处国外的桑老伯后代失去了耐心,委托状师把庞阿婆告上了法庭,要求继承父亲桑老伯的房产份额。不过彼时,由于两位老人没有获得房屋产权,案子最后只能以撤诉告终。

之后,庞阿婆和女儿发现,2010年由住建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制定的部分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
同时,在办理港澳台居民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和房屋产权登记时,各地房地产主管部分除了要查验规定的材料及验证购房人持有房屋情况外,还应当查验其在境内工作、学习和居留的证明。


庞阿婆一方拿出了自己在2016年签订的网签合同,合同上不仅有明确的签约时间,而且还写明合同一式六份,此中,青浦区房地产生意业务中心也持有一份。

那么, 如果当年庞阿婆夫妇不符合购房资格,网签是怎么通过的呢?

对此,青浦区房地产生意业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查询后表示,当年,开发商并没有将庞阿婆夫妇材料拿到生意业务中心做前置查询,也就是没有让生意业务中心审核其资质。而之以是可以跳过这个步骤,是由于庞阿婆他们当时并没有贷款,是全款买房。


对于庞阿婆的这一系列遭遇,房地产专家表示,小区开发商在生意业务流程中存在没有举行资质核验的情况,显然存在过错。同时,他认为当年房地产生意业务中心的网签系统也存在一定漏洞。

而如今,为这一切阴差阳错买单的显然只有八十多岁的庞阿婆了。
由于开发商的濒临破产,庞阿婆想退房也拿不到钱,如今又要为开发商的欠款面临房子被查封的困境,庞阿婆和家人无论怎样也想不通。在发现房子被查封后,庞阿婆方面迅速联系状师处理此事。
之后,状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向青浦区人民法院提交了财产保全异议申请书。
该法条规定,被执行人将其全部的必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已经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但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如果第三人对此没有过错,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不过,一个多月过去,查封能否撤销依然没有定论。对于此事的后续进展,我们也将持续跟踪。


看看新闻记者: 俞欣怡
编辑: 谭悦
责编: 金嬿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1A08TM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