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1:42|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color=rgba(0, 0, 0, 0.9)]被网上刷到的一个视频惊到了:
[color=rgba(0, 0, 0, 0.9)]一位妈妈让儿子帮自己倒杯水,没想到她儿子脱口而出:
“我是你的仆人吗!”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评论区的网友们瞬间炸锅:
[color=rgba(0, 0, 0, 0.9)]“衣服不用帮他收拾了,书包不用帮他整理了,以后这孩子的啥事儿都可以让他自己做了。”
[color=rgba(0, 0, 0, 0.9)]“孩子还小,揍一顿,饿两天就好了。”
[color=rgba(0, 0, 0, 0.9)]也有些网友比较疑惑:
[color=rgba(0, 0, 0, 0.9)]“看这个孩子说话的口气,倒像是在模仿大人。”
[color=rgba(0, 0, 0, 0.9)]还有网友调侃:
[color=rgba(0, 0, 0, 0.9)]“这孩子长大肯定不孝顺,老了肯定要被送去养老院。”
[color=rgba(0, 0, 0, 0.9)]虽然从一段几分钟的视频中,很难看出事件的真实原委,但这几年,确实有一种类似的[color=rgba(0, 0, 0, 0.9)]“新型不孝”[color=rgba(0, 0, 0, 0.9)]正在很多孩子身上蔓延:
他们很难共情父母的不易,很少感恩父母的付出,他们打不得、说不得,动不动就和父母站在对立面,甚至把父母当“仇人”……


孩子,只是问题的呈现者

[color=rgba(0, 0, 0, 0.9)]一档综艺节目中,一个男孩说自己上初中时,因为青春期叛逆离家出走过。
[color=rgba(0, 0, 0, 0.9)]如今回想起自己当时的冲动活动,他哽咽着对父母道歉:
[color=rgba(0, 0, 0, 0.9)]“对不起!爸爸妈妈,当时你们一定非常担心我。从前的我太不懂事了。”
[color=rgba(0, 0, 0, 0.9)]男孩边说边掉着眼泪,作为观众,我下意识以为他的父母会立马上前给他一个拥抱,并安慰他没有关系,只要他以后多思量父母的感受就好了。
[color=rgba(0, 0, 0, 0.9)]没想到,看见儿子在认真表达自己的悔意,他的父亲却说了一句让所有人不测的话:
[color=rgba(0, 0, 0, 0.9)]“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你的成绩。”
[color=rgba(0, 0, 0, 0.9)]说完后,他还不忘继续提出自己的要求:
[color=rgba(0, 0, 0, 0.9)]“比如你以后就可以淘汰打球时间,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color=rgba(0, 0, 0, 0.9)]这一句话,彻底挑翻了男孩脆弱的神经,他没有继续自己前面说过的话,而是失望愤怒地开始控告自己在家里的压抑和委屈。
[color=rgba(0, 0, 0, 0.9)]明明是一个很好的靠近孩子的机会,去硬生生以说教大会的方式落幕。
[color=rgba(0, 0, 0, 0.9)]我们甚至可以预见这件事的后续:
[color=rgba(0, 0, 0, 0.9)]1、这个男孩很可能不会再像这次那样去共情父母了;
[color=rgba(0, 0, 0, 0.9)]2、下一次他可能就不会再轻易向父母敞开心门了,如果没有好的契机,他很可能再也不会和父母举行深度沟通了;
[color=rgba(0, 0, 0, 0.9)]3、等男孩彻底封闭心门后,最后他父亲可能还会反过来埋怨自己儿子不贴心、不懂事、不听话。
[color=rgba(0, 0, 0, 0.9)]有些父母,才是谎言的完善织造者。
[color=rgba(0, 0, 0, 0.9)]他们在叙述孩子的问题时,总是会很巧妙地避开自己的问题,把锅一股脑甩到孩子身上,然后向外寻求一针起效的解决方法,大概吐槽自己孩子来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安慰。
[color=rgba(0, 0, 0, 0.9)]有生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当个体在承担压力时,会选择对抗、逃跑、僵住三种模式。
[color=rgba(0, 0, 0, 0.9)]当孩子从父母那里感受不到被认可、被明白和被尊重时,就会感受到压力,这时他们的选择就会是,要么用叛逆举行对抗,要么直接回避情感交流,甚至直接大脑宕机。
[color=rgba(0, 0, 0, 0.9)]孩子出现的问题,是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父母疑惑孩子为什么出现“新型不孝”征象?其实不过是父母在故意大概不自知的情况下,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错位。
[color=rgba(0, 0, 0, 0.9)]然后又不愿意,大概没有机会,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为什么我们无法真正懂孩子?

[color=rgba(0, 0, 0, 0.9)]虽然孩子身上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方式的终极呈现,但同为父母,其实我特别明白这一代父母的不易。
[color=rgba(0, 0, 0, 0.9)]因为我们这些父母身上,套着代际传承和当今时代所带来的几重枷锁:
1、父母拿的是过期的剧本
[color=rgba(0, 0, 0, 0.9)]有网友评价近来爆火的《哪吒》2,说敖丙的父亲就是典型的中式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盼望他努力成为家族翻身的“工具”。
[color=rgba(0, 0, 0, 0.9)]敖丙身上穿着最坚硬的万龙甲,却也是他这一生最紧的束缚。
[color=rgba(0, 0, 0, 0.9)]这就好像有些父母常常对孩子说的那样:
[color=rgba(0, 0, 0, 0.9)]“我们砸锅卖铁供你读书,你要是不争气,怎么对得起我们的付出!”
[color=rgba(0, 0, 0, 0.9)]生理专家武志红分享过这样一个观点: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9)]越听话的孩子,越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color=rgba(0, 0, 0, 0.9)]因为他们无法聆听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内在的声音,他们用听话和懂事交换了自己的自主性和探索欲。
[color=rgba(0, 0, 0, 0.9)]但是,创造力是幸福的源头,顺从是疾病的开始。
[color=rgba(0, 0, 0, 0.9)]当一个孩子永远在以父母的意志做选择时,他们的精神生命就会被扼杀。”
[color=rgba(0, 0, 0, 0.9)]但你要说所有父母都是故意要把孩子养得听话孝顺,我觉得倒也不是。
[color=rgba(0, 0, 0, 0.9)]在社会学的很多研究中都提出,我们这一代父母,无形中是在连续我们父辈、祖辈的养育方式,所以会在惯性头脑中把养育孩子当作一项“投资”。
[color=rgba(0, 0, 0, 0.9)]投资额,对应的是回报率。
[color=rgba(0, 0, 0, 0.9)]而想要让孩子这个“投资项目”得到最高额的回报率,就需要动用各种方式“催赶”孩子向前走,好完成我们的期待:
[color=rgba(0, 0, 0, 0.9)]比如用控制的方式干预孩子的选择;用情感绑架的方式,在道德层面要求孩子顺从等等。
[color=rgba(0, 0, 0, 0.9)]可现实正如《家庭的觉醒》中所说:
[color=rgba(0, 0, 0, 0.9)]我们越想为“孩子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负责、焦虑时,孩子就越会和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
[color=rgba(0, 0, 0, 0.9)]都说现在的父母是觉醒的新一代父母,可现在的孩子,又何尝不是时代背景下新一代觉醒的孩子?
[color=rgba(0, 0, 0, 0.9)]父母唯有抛掉过期的剧本,不把养育当作一项投资,才能靠近和真正明白现在的孩子。
2、孩子适应的是“新时代生存法则”
[color=rgba(0, 0, 0, 0.9)]公号@三联生存周刊[color=rgba(0, 0, 0, 0.9)]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一个分析:
当DeepSeek们可以搞定统统时,我们的孩子还能卷什么?
[color=rgba(0, 0, 0, 0.9)]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体系中,孩子被分科、分班、分级、分校,在步调一致的教学方式和环境中学习,然后参加中考、高考、各种考,最后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color=rgba(0, 0, 0, 0.9)]但随着各种科技革新技能的到来,这种标准教育的弊端也会逐渐暴露。
[color=rgba(0, 0, 0, 0.9)]所以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已经开始转变教育观念,好帮助AI们成为孩子学习中更好的工具。
[color=rgba(0, 0, 0, 0.9)]脑科学家也认为,在这种AI发展迅速的智能时代,我们更要给孩子创造更多和真实的人接触、交流的机会和环境,以更大化发展孩子们脑功能中独特的共情能力。
[color=rgba(0, 0, 0, 0.9)]你看,时代不同,甚至连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培养的能力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color=rgba(0, 0, 0, 0.9)]就像在写这篇文章时,我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
[color=rgba(0, 0, 0, 0.9)]现在的孩子所处的时代,有哪些经济现实?
[color=rgba(0, 0, 0, 0.9)]它答复说:零工经济、35岁赋闲危急、“稳定成功学”完全失效……
[color=rgba(0, 0, 0, 0.9)]而且除了这些现实经济方面的转变外,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现在的孩子也正和我们同处于一个“个体觉醒”时代:
[color=rgba(0, 0, 0, 0.9)]他们更寻求自我代价,对于道德绑架更加抗拒。
总而言之,很多教育问题的本质,说到底都是代际冲突。

“30分的爱”
不能换回“100分的孝顺”

[color=rgba(0, 0, 0, 0.9)]访谈节目《生命·成长》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color=rgba(0, 0, 0, 0.9)]“我们渴望进入一段健康的关系,其实是在寻求自己被照见。
[color=rgba(0, 0, 0, 0.9)]这种健康的关系,是我们内心的光明,可以让我们有勇气面对更多的黑暗。”
[color=rgba(0, 0, 0, 0.9)]亲子关系中,也同样适用。
[color=rgba(0, 0, 0, 0.9)]健康自若的亲子关系,会是孩子一生的救赎。
[color=rgba(0, 0, 0, 0.9)]记者@刘畅[color=rgba(0, 0, 0, 0.9)]曾采访过网友@陆雨的故事[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说起自己的童年时,陆雨用了一个形容词——空落落。
因为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所以她从小不被父母关注,可但凡有一点做得不好,就会被父母指责批评。
[color=rgba(0, 0, 0, 0.9)]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她,上学时,觉得考了好成绩,被别人夸了,心里才会得到一点满意感。
[color=rgba(0, 0, 0, 0.9)]甚至于,儿时父亲批评她的声音,早已烙印进了她的骨血中。
[color=rgba(0, 0, 0, 0.9)]在长大后,她也会用同样的语调来举行自我批评。
[color=rgba(0, 0, 0, 0.9)]她说自己不会恨父母,因为知道他们有自己的时代和养育局限,但是,她要用很长时间,带着这些伤痛去爱父母。
[color=rgba(0, 0, 0, 0.9)]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陆雨”。
[color=rgba(0, 0, 0, 0.9)]他们在童年时承受了太多来自家庭的风雨,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幸运地在成年后与这些风雨拥抱和解,反而是会被困住一生。
善良的内在、舆论的环境、后天的教育约束,这些会让他们按照被规训的标准和模板去孝顺父母,但这些孝顺中,谁又能确保不会掺着一些“杂质”呢?
[color=rgba(0, 0, 0, 0.9)]知乎网友@千叶[color=rgba(0, 0, 0, 0.9)]分享过这样一个观点:
[color=rgba(0, 0, 0, 0.9)]“孝顺和不孝顺,从来不是一件对立的事。
[color=rgba(0, 0, 0, 0.9)]因为孝包含的是人类普世的情感,比如对长辈的爱、依恋和共情。
[color=rgba(0, 0, 0, 0.9)]看似是孩子孝父母,实则是父母爱孩子。”
[color=rgba(0, 0, 0, 0.9)]满分的爱,才能养出满分的依恋和共情。
其实,孩子在成长阶段的需求,没有多么复杂难懂,他们想要的满分的爱,也真的很简单:
[color=rgba(0, 0, 0, 0.9)]1、提要求时,把“你必须……”变成“我盼望你……”;
[color=rgba(0, 0, 0, 0.9)]2、说期待时,把“我盼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改为“我自己先活成什么样”;
[color=rgba(0, 0, 0, 0.9)]3、表达关心时,把“你听我的话,否则……”改为“我很担心你,但我依然尊重你的选择”;
[color=rgba(0, 0, 0, 0.9)]4、做引导时,把“我觉得你应该这样”改为“你需要的话,我可以提供给你一些建议,大概和你聊一聊我的经历和想法”。
写在最后:
[color=rgba(0, 0, 0, 0.9)]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女儿正好经过我的书桌,看到了我写的内容。
[color=rgba(0, 0, 0, 0.9)]她笑着说:“妈妈,你们大人总是说得很好,但从来都做不到。”
[color=rgba(0, 0, 0, 0.9)]当时我愣了一下,问她:“那你还愿意继续信任妈妈吗?”
[color=rgba(0, 0, 0, 0.9)]她说:“固然,因为我爱你呀!”
[color=rgba(0, 0, 0, 0.9)]孩子,总是在无条件信任和爱着我们。
[color=rgba(0, 0, 0, 0.9)]我们做父母的,也别因为自己的养育错误,就随意给孩子贴上“不孝”的标签,多用精确的方式去爱孩子,就是在提前种下“孝”的因……
孝顺,从来不应该成为父母绑架孩子的工具,而应该是付出与收获的双向奔赴!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324A03T0B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