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消费贷”急速退潮:谁加速狂奔,谁又迷失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消费贷退潮背后的真相


有点数·数字经济工作室原创

作  者 | 有 叔

微信ID | yds_sh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我眼睁睁的看着招商银行‘闪电贷’利率从凌驾3%一步步降到现在的2.58%,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降,都让我觉得白送的时代都快开始了。”近期持续被各类消费贷广告“轰炸”的一帆表示。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从短视频到朋友圈广告,再到各大银行App和短信推销,消费贷广告在2025年轰炸攻势不减反增。
[color=rgba(255, 255, 255, 0.6)]4000多家银行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城商行,均拿出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劲头,不断推出消费贷利率优惠政策,营造出了百行大战消费贷的肃杀氛围。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江苏银行率先推出新客年化利率低至2.58%的消费贷产品;招商银行闪电贷利率从去年的3.4%降低至2.58%,最高额度也提升至30万元;宁波银行叠加优惠券后,利率低至年化2.49%......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对银行来说,一再压低消费贷利率无疑短期内吸引了大批客户,但部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不良贷款率攀升问题也已不容忽视。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不过很快,“低价狂欢忽然按下了暂停键,有消息称,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将统一上调至不低于3%。邮储银行个贷职员透露,从41日起,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产品利率或将上调,不低于3%,但中国银行则表示,暂未收到上调通知。
[color=rgba(255, 255, 255, 0.6)]那么为什么银行要掀起消费贷利率价格战当国有大行入局消费贷后,对资金成本较高的银行而言不良资产率又会造成哪些影响?消费贷利率价格战可以持续吗?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消费贷市场“价格战”再度上演

[color=rgba(255, 255, 255, 0.6)]2025年以来,消费贷市场价格战迎来一波小高潮,成为居民们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
[color=rgba(255, 255, 255, 0.6)]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表现,20252月,天下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均匀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环比下降7BP,同比下降28BP
[color=rgba(255, 255, 255, 0.6)]目前大部分银行的消费贷利率都已经低于3%,个别银行的消费贷利率乃至下探至2.5%左右。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为了尽快抢占市场份额,股份行吹响着消费贷市场的冲锋号。招商银行的‘闪电贷’促销短信3月以来几乎每周都发给我,App的推送几乎每天两次,就怕我不知道他们利率低,3月初收到了2.78%的闪电贷利率券,月中又收到了2.68%的利率券,现如今又下降到了2.58%
[color=rgba(255, 255, 255, 0.6)]

[color=rgba(255, 255, 255, 0.6)]除了不断下调利率,招商银行对额度也下足了功夫。“闪电贷额度上限由20万上涨至30万,贷款期限由5年延伸至7年。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在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汗青低位、盈利空间受压缩的背景下,招商银行通过额度和利率双重“示好”,强化自身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占率。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24年财报表现,截至2024年末,该行消费贷款余额3961.6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1.38%。很明显,招行的野心远不止于此,2025年“低息拦客”策略仍未见迁移转变。
[color=rgba(255, 255, 255, 0.6)]而招商银行的对消费贷的加码或许只是银行业的缩影,“消费贷”新政像一场金融界的双11,各大银行争相甩出史上最香套餐。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的消费贷均在331日前有利率限时优惠。公众号表现,平安银行的白领新一贷券后年利率最低为2.7%,额度100万元;兴业银行的兴闪贷优惠后年利率最低为2.78%,最高额度30万元。

[color=rgba(255, 255, 255, 0.6)]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在城商行中,江苏银行成为这波价格战的领头羊37日,江苏银行微信公众号宣布,按单利计算,消费贷新客年化利率限时2.58%331日截止,最高100万元,最长3年期。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宁波银行宁来花小步伐广告也时常出现在朋友圈中,对准新客户群体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宁来花·直接贷叠加专享优惠券后利率最低可降至年化2.49%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多家国有大行将消费贷利率下调至“2”字头。建设银行推出建易贷,活动期间最低年化利率下调至2.8%;邮储银行邮享贷给出限时最低2.78%的参考年化利率水平;中国银行近期也推出利率最低为2.85%的消费贷产品……
[color=rgba(255, 255, 255, 0.6)]

[color=rgba(255, 255, 255, 0.6)]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消费贷成银行“第二增长引擎”?

[color=rgba(255, 255, 255, 0.6)]银行推广消费贷的核心原因就是为了增收厚利。消费贷因其期限短、利率高、风险相对可控等特点,成为银行优化零售业务结构的重要方向。
[color=rgba(255, 255, 255, 0.6)]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整体营收增速继续放缓。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2024年营收已经连续第三年下滑,分别同比减少2.5%2.54%,工商银行前两年分别同比减少3.73%2.63%,建设银行前两年分别为减少1.79%0.22%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梳理六大行的财报发现,2024年六大行的息差均较前一年下滑,息差收窄的趋势仍未扭转。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具体来看,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最新息差分别为1.42%1.27%1.42%1.87%1.51%1.40%。其中,邮储银行的净息差最高,交行和中行的净息差偏低一点。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息差,是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收取的利息收入,为了保证利润,银行间必须要以消费贷为契机,进一步“抢夺”新客尤其是优质客户。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交通银行在年报中表现,该行集团口径资产总额增长主要来自客户贷款及金融投资规模的增长。交通银行个人贷款余额27524.0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1.29%,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1568.37亿元,增幅90.44%
[color=rgba(255, 255, 255, 0.6)]除交通银行外,作为区域性银行,重庆银行、晋商银行的消费贷增速均凌驾了50%,但规模依旧较小;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73.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18%;中信银行去年消费贷余额3106.37亿元,同比增长4.04%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从数据来看,消费贷业务在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导向助推下正成为银行业的重要“抓手”救命稻草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但不同的金融机构,风控管理水平以及获客本事均有极大差异,这就导致头部机构凭借客群优势或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更让市场忧心的则是当个人债务负担加重会否带来不良贷款率攀升的风险。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消费贷急速降温背后

[color=rgba(255, 255, 255, 0.6)]超低利率消费贷“急刹车”背后是监管、市场和银行自身多重考量。
[color=rgba(255, 255, 255, 0.6)]鼎力大肆拥抱消费贷业务的天下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被市场视为遭消费贷“反噬”的典型。2019年末,渤海银行消费贷个人不良率仅为0.63%,但到了2023年已攀升至了4.44%,而到了2024这一数字暴涨到了12.37%,而招行2024年的消费贷款不良率才1.04%,接近招行的12倍。
[color=rgba(255, 255, 255, 0.6)]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出现了攀升的趋势。
[color=rgba(255, 255, 255, 0.6)]2024年末,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2.39%,较上年末上升1.05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1.55%,较上年末增加0.51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了0.23个百分点……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多位银行管理层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也提到了零售信贷资产质量风险上升的压力。建设银行副行长李建江表示,近一年来,银行业的零售类贷款的风险整体有所上升,建设银行的个人类贷款不良率也有一些小幅上升。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很显然,消费贷款扩张的风险正在暴露。业内人士普遍以为,消费贷都属于信用贷款,采用线上审批——快速到账的方式,申请和审批流程都较为简单,申请对象小而分散,对银行的风控本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为抢市场份额,一些银行降低审批尺度,导致信用资质较低的借款人也能获得贷款,未来的坏账风险,“渤海银行在2017年至2019年间大肆进军网贷业务,消费贷款余额迅速增长,但风险控制未能同步加强,埋下了不良率持续上升的隐患。”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消费贷相关政策一再放松,也大概会导致跨市场套利现象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当前首套房贷均匀利率约为3.3%,二套房利率则普遍在3.8%以上,对比下探至2.5%-2.9%左右的消费贷利率两者之间的利差,使得消费贷置换房贷的操纵看似有利可图。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尽管部分银行通过资金标签限制用途,但实际操纵中仍难以完全穿透监控,如果消费贷资金被非法挪用于房地产、股市等高风险领域,违约风险也将大幅攀升。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对于银行来说,不断降低贷款利率意味着息差利润进一步缩窄,乃至出现了赔本赚吆喝的环境。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某股份行内部人士指出,根据其风险定价模型,当消费贷利率低于2.8%时,扣除运营和资金成本,银行需将不良率控制在0.5%以下才能实现盈利。然而,2024年银行业均匀不良贷款率已上升至1.5%,远超这一盈亏平衡点。
[color=rgba(255, 255, 255, 0.6)]以价换量的方式长期来看难以为继。低利率狂欢、急速扩张的背后也容易触及以贷还贷、不良率增加的风险暗礁。未来,银行消费贷价格战或将在某一时段被政策终结。
[color=rgba(255, 255, 255, 0.6)]

——The End——
「 往期文章 」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3A05UM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