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反垄断法和国安法齐上阵,李嘉诚大概没想到,事情会闹到如此严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出售港口事件”上,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是彻底失算了!反垄断法、国安法双管齐下,利润高达190亿美元买卖告吹?性质彻底变了,股价大跌只是“开胃前菜”,李嘉诚家族必要承受的代价,比想象中大得多!
日前,香港长和集团遭遇了一次股市滑铁卢——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交易日(3月31日)内,其股价遭遇暴跌,出现了近两周内最高的,多达4.7%的跌幅。以长和集团现在的市值来看,仅一个交易日,其遭受的丧失就突破百亿港元。
作为港股中编号为00001号的老牌劲旅。长和股价缘何遭遇如此震荡?
很简朴,在该集团卖港口、与美资巨头贝莱德集团几近达成交易的关键时刻,国家终于从政治层面出手阻遏了这笔交易:


必要说明的是,针对此次交易的正式观察,是在国家派出专业人员对“观察动机”进行阐述之后才展开的。
先是外交部出面,代表中国站稳立场。3月27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此事时,只留下了一句“外交部此前就表现,中方一贯反对某些国家的贸易霸道霸凌举动。”便不再多言。
我发言人的意思简朴易懂,我们只表态反对贸易霸凌便不再插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其实,早在外交部表态前一天,“专业的人”就站出来平息舆论、拨乱反正了。时隔一天的2025年3月26日,商务部研究院白明副所长指出了李家在这宗交易里存在的问题:


李家不是一直用“在商言商”当挡箭牌吗?可从根本上来说,长和集团这次急于与贝莱德达成的交易,恰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现。
“按理说,贩子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但长和出售港口经营权的时候,异常敏捷且悄无声息地与贝莱德达成出售协定。这岂非符合价高者得这一贸易基本逻辑吗?常规做法,不应该是通告全球,公平竞标吗?”白明在文章中诘责到。
换句话说,既然你李家率先在这笔交易中加入了政治考量,那么中国政府也从政治角度依法依规介入,这总没弊端吧?
立场由外交部表明了,政治上的合理“切入点”也在白副所长的一番阐述下出现了,接下来,就该正式动手了:
3月28日晚,国家市场监视管理总局正式回应,表现将对该交易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更有相关人士透露,中方正在酝酿,针对此事启动《国家安全法》。先不谈这一办法最终是否会实施,单从法理角度上说,这无疑是一个合理又合规的本领。
结合美国政府最近意欲推出,针对“中国制造”船舶征收高额服务费的所谓“新规法案”来看,长和集团在此时将港口经营权出售给美资集团的操作,切切实实地损害了中国的海运和贸易利益。
这时候,中国政府动用《国安法》对长河集团的这笔交易进行审查,于情于理都是无可指摘的。


不过,长和集团在这时候及时“服软”,暂时没有给我们留下动用《国安法》的机会:日前,他们正式对外宣布,暂缓了和贝莱德之间的港口业务交易。
股价暴跌、利润高达两百多亿美元的交易告吹?没那么容易。经过这场闹剧,李嘉诚要遭受的丧失,远比这多:
一方面,从在商言商的“民间”层面看:李嘉诚旗下绝大多数企业,在大陆都有着为数不少的业务。经过这事一通搅合,还想能顺顺利利地在大陆做买卖吗?大陆这边的企业,还敢轻易和李嘉诚旗下资本、公司接洽合作吗?
另一方面,从官方层面上看,连港口这种极具战略意义的存在,都敢悄无声息地出售给域外国家,李家企业的胆大妄为,让其在中华大地的信任值几近归零。
现在,港口交易可能告吹,又让旗下企业在大陆的业务遭到大规模波及。李嘉诚算是用这番操作彻底诠释了什么叫“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


精明一世的李嘉诚,为何会在97岁高龄的今天糊涂一时?从根本上说,这源于他对中美实力的误判:现在的中美关系不复以往,特朗普“二次执政”以来,已经把两国之间的矛盾摆在了台面上。
还想像以往那样两不得罪,用骑墙的方式“走钢丝”?那么等候着李嘉诚和其家族企业的,将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其交易的审查报告。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1A06BR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