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8 年中美贸易战:配景、股市表现与影响
1、配景与原因
2018 年中美贸易战的核心矛盾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2017 年达 3752 亿美元)、知识产权争议及对 “中国制造 2025” 的战略遏制。美国以 “301 调查” 为依据,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目标直指半导体、机器、通信装备等高端制造业,试图延缓中国产业升级进程。具体时间线如下:
2018年3月:美国对入口钢铁和铝加征25%和10%关税,中国反制对美128项商品加征15%-25%关税。
2018年6月:美国对 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迅速反制对美同等规模商品加税。
2018 年9月: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对 600亿美元美商品加税。
2.、股市表现与影响指数大幅下跌:2018 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 24.59%,深成指跌 34.42%,创业板指跌 28.65%,市值蒸发 14.62 万亿元,人均亏损 10.08 万元。
板块分化:机器等出口导向型行业领跌,而医疗装备因政策支持表现逆势。
流动性收缩:沪市日均成交额同比下降 20.5%,投资者风险偏好降至冰点,全年 IPO 融资额同比淘汰 40%。
政策对冲:中国通过降准、减税降费等步调稳定市场,2019年后A股逐步修复,但贸易摩擦成为长期压抑风险偏好的因素。
3、深层影响
贸易战加快了环球供应链重构,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017年的19.18%降至2018 年的16.73%,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但中国通过扩大内需(消费对GDP贡献率提升至76.2%)和 “一带一路” 市场多元化,缓解了外部冲击。
二、2025 年对等关税:配景、股市反应与政策应对
1. 配景与原因
2025年4月,美国以“贸易对等”为名,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全面关税,其中对华团体税率高达65.7%(叠加此前关税),覆盖电子、汽车等高附加值行业。此次关税范围更广、税率更高,且赋予总统动态调整权,政策不确定性明显增强。
贸易逆差:2024年中美贸易逆差仍达 3610 亿美元,占美国总逆差的39.3%。
科技竞争:中国在 AI(如 DeepSeek)、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突破威胁美国技能霸权。
地缘政治:美国试图通过减弱中国供应链职位,如《芯片与科学法案》限制对华技能出口。
2. 股市表现与影响
短期波动:2025 年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34%关税后越日,A 股三大指数探底回升,小幅下跌,市场反应较2018年暖和。
板块分化:家电等出口依赖型行业承压,而国产替换、内需消费等板块表现稳健。
避险资产飙升:黄金价格突破317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反映环球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政策对冲: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全部入口商品加征34%关税。
3. 国际传导
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如越南、墨西哥),或导致中国在当地设厂的企业面临二次冲击。
三、两次贸易摩擦的异同与A股影响
1、冲击力度与市场韧性的变化
关税强度:2025年对华关税税率(65.7%)远超2018年(最高25%),且覆盖更多关键产业。
市场韧性提升:2025年A股跌幅(暂时环境)远小于2018年,反映市场对贸易摩擦的适应性增强,以及内需政策托底的信心。
2、 结构性差异与投资逻辑转变
国产替换深化:2018年贸易战催生了半导体等行业的国产化浪潮,而2025年政策更聚焦于“科技点火”与供应链安全,相关板块或迎来估值重构。
内需主导:2025年政策明确“扩内需”为核心,消费、基建等内循环板块成为资金避风港,与2018年单纯依赖出口修复的逻辑不同。
3、外部环境与环球联动性
环球经济衰退风险:据新华社纽约3月31日消息,美国高盛集团发布报告称,因美国当局关税政策冲击环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等因素,将来12 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升至35%,高于此前预期的20%。而当地时间4月3日,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现关税步调对环球前景构成重大风险,WTO 总干事伊维拉则表现初步分析表明,目前的步调可能导致 2025 年环球商品贸易量团体萎缩约 1%。在此之下,A股面临更复杂的外部环境。
避险交易常态化:2025 年特朗普当局的关税政策等带来了更强的政策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对将来经济走势的担忧加剧,投资者的避险情绪难以在短期内缓解,从而导致避险情绪更长期
总结:
综上,2025 年对等关税对A 股的短期冲击可能与 2018 年相当,但中长期影响或明显减弱。核心逻辑在于:
1、政策托底:特殊国债、消费刺激等组合拳力度大于 2018 年;
2、产业韧性:中国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环球份额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此外,科技大发展下,中国科技以及资产迎来价值重估;
3、资金面相对充裕:A股估值低位以及价值重估下,外资团体回流,同时居民储蓄搬家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下,给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
对于投资者来说,短期应规避出口依赖型行业(机器等),关注国产替换(半导体等)和政策受益板块(消费等);中期,布局 “新质生产力”(AI、量子计算)、绿色经济(光伏、储能)和高端制造(机器人、航空航天)。
需要注意的是,若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环球需求坍塌,A股或面临二次探底压力,需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与国内财政发力节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4A07MQ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