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股市第一个被打趴下,美股两天大跌10%,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原油暴跌7%,连黄金都大跌了2%。
只有一个指数是大涨的,这就是恐慌指数vix,创下了2020年2月以来的最高数值,当时啥情况大家都知道,可见资金的不安水平。
也正常,加完关税之后,美国关税从2.3%飙升到26%,上一次这么高,还是1897年。
有几个国家成了重灾区,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缅甸44%,泰国36%,其中不少都是过去几年供应链转移的目标地,懂王重点针对谁,不问可知。
很快,就有一个国家先跪了,越南主动打电话给特朗普,表示,愿意零关税。
猫哥有很多号称经济学家、学者的朋友,纷纷为越南叫好,觉得这是最好的应对,都该学习。真是这样的吗?如果别人就是想打你,你站着他打你,你跪着,他会放手吗?
2018年的态度够好了,诚意满满地去美国谈了,然后呢?
客观地分析下,越南低头认怂,主要是经济结构问题,对美国总出口1420亿美元,顺差1230亿美元,30%GDP全靠美国,加46%的关税,天就塌了,以是固然着急了。
但是即便认怂了,也很大概面对三种结果,都是带血的筹码:
1、美国大概会对他关税豁免,但要满足附加条件,比如扩大进口美国能源、开放敏感行业;
2、非对等取消,比如美国大概把低附加值产品的关税给降了,同时维持对高竞争力产品,比如电子产品的高关税;
3、战略捆绑,美国大概关税豁免,但大概要求越南财产链里去中国化。那越南就会陷入top2的夹击中,怎么选择呢?
被特朗普这样的商人锁定了,肯定要吃干榨净。
我们跟越南是完全不一样的,跟美国的贸易总额5000多亿美元,顺差3000多亿,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是1000多亿美元,这种结构,给美国加34%关税是很好的选择。
比如说,美国出口中国有四大件:芯片、大豆、飞机、原油。
1、芯片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我们想买的人家也不卖,那现在就逼着我们搞国产替代呗。
2、大豆我们可以增加巴西、阿根廷的份额,这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咱们的进口大豆里,2023年34%都是美国的,2024年就低落到21%,如果继续低落份额,那美国农夫就惨了,因为美国1/3的大豆都是咱们买的,妥妥的第一大客户,如果降到零,那很多美国老农夫收入肯定大幅下降,或者干脆停业。
美国农业州是特朗普的大票仓,那接下来就看美国老农夫是要生计还是要选票了。
说句题外话,就是李家的港口,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商业自由,为啥要审查呢?环球化的好时代,大家都在wto的原则下贸易,那是没问题的,但现在特朗普直接用国家紧急情况绕过了国会和wto,都在打贸易战了,还用原来的规则办事,不是很迂腐吗?
要知道,咱们采购巴西、阿根廷的大豆,90%都是要通过巴拿马运河的,你觉得美国不会出啥幺蛾子吗?那大概就威胁农业安全了。
为什么春晚都要说秘鲁的钱凯港?为什么尼加拉瓜运河那么费劲?你该懂了吧?
3、飞机就不用提了,我们表达善意才买波音,你这么搞,我还买你的吗?
4、原油也是一样的,美国的产量从前很大部门都是卖给中国,那接下来卖给谁呢?而且美国页岩油的本钱相对高,沙特增产油价大跌,美国石油公司肯定会死一大片。
咱们敢出手,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资产根本都还在低位,房地产、股市、消费都在复苏中,更谈不上泡沫,还能咋跌呢?
以是给美国加关税真的不用客气了,拳拳到肉,刀刀见血才是应该的,但这个步伐背后,还是留了很大的会商空间,会商有几种,一种是先跪再谈,一种是先打再谈,对于我们来说,固然是选择后一种。
其实,特朗普也不是个傻子,他祭出关税大法,就是让大家去找他谈,好各个击破,让美国长处最大化。
像小弟以色列,他都是主动打电话去谈,也难怪,两国50年前就签了自贸协定,98%的产品0关税,剩下的2%,以色列对美国也是0关税,然后现在特朗普给他们加了17%的关税,放谁身上都得生气,以是美国要主动安抚。
现在东南亚各国、印度、日本也都要求对话,这正中特朗普的下怀。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涉及到特朗普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他做综艺节目那么多年,会包装懂流量,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其实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财政入不敷出,没钱花了!
像老布什、小布什,一言不合就直接出兵了,特朗普肯定羡慕这种风格,但是到他这,家底不允许了。
美国现在财政收入4.9万亿美元,支出6.8万亿支出,有1.8万亿美元的赤字,还有35万亿的美债。
这个压力,就是世界老大也是很头疼的。
支出一点都不能少,比如21%要去支付社保,11%要去支付医保,12.5%是军费,13%是美债的利息,哪个能省吧?
你把这个数据替换成你家庭的理财就清楚了,以贷养贷,成为老赖的概率很大。
老大怎么甘心这样过日子呢?
特朗普的解决方案就是开源节流,主要干三个事:
1、节流。马亲王大搞裁员,一堆部门都给砍了,再砍下去,马亲王都要被干掉了,总共节省了1.1万亿,但也缩减不下去了,连马亲王都要撤了。
2、开源咋办呢?就是他一直鼓吹的制造业回流,通过收入的增长来还债,还有就是加关税之后的收入,预计6000多亿。
3、最后一招,就是通过降息扩表,通过大放水来稀释债务。
钱毛了,再加上利息降了,要还的钱不就少了吗?
但是他这套战略要落地其实是比较麻烦的。
比如制造业的回流,核心步伐就是关税大棒,但是制造业的回流有很多硬约束,比如工人工资是新兴国家工人的6-10倍,还时不时大罢工要求涨工资,除非是垄断性的高毛利行业,对于平凡制造业来说,回流非常难。
其实当初美国的制造业品类也很完整,但后来他们把这一套放弃了,因为犹太人主导的金融资本,主打就是挣快钱,很瞧不起制造业的低利润。
最近三十年,美国供应链大迁移,都去了中国、东南亚这些地方,同时这些地方的低价产品也让美国的物价没有起飞,通胀数据好,以是他们才气持续大放水,直到现在美债规模达到35万,债务是多了,但利益是,股市连续十几年大牛市,工资也越来越高,这就跟吃药一样,全民亢奋,谁还想苦哈哈地打螺丝啊。
还有个很大问题就是懂王的任期,现在两党剑拔弩张,就差把对方送监狱了,特朗普说拜登是最蠢总统,民主党要是上来了,大概这称呼就是特朗普的了,他只剩4年任期,但制造业的回流一半是5-10年的周期,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政策烂尾的概率很高。
特朗普给制造业回流配套的金融步伐,就是大放水,这有两个利益,一是稀释债务,二是通过贬值来增加美国制造的环球竞争力,增加出口。
但是吧,这会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金融悖论。
这个悖论是啥呢?
就是“特里芬悖论”,简朴讲,就是特朗普既要维持美元的强势地位,又要实现贸易顺差,这是不大概的。
道理也很简朴,75%的国际贸易都是美元结算,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那他就得提供全世界需要的流动性。
这个开释美元的过程,是通过贸易逆差实现的,其他国家生产,卖给美国,美国支付美元消费,这样美元就流通起来了,环球化才转得开。
现在特朗普的想法是,美元要很强,美国还要消除贸易逆差,他想的结果就是全世界的美元都拿在美国手里,其他国家都做牛马就好了,但这么做,金融常识不允许。
最近不就有消息说了吗,美国科技界大佬要去见他,说是给他普及金融常识。
但是在特朗普这里,他脑洞大开,想了个办法,就是先做空再做多,咋操作呢?
总共分3步:
1、摆荡关税大棒,打爆股市,包罗自己家的,这就有点类似人造的金融危机,保持美国流动性的同时,制造环球的流动性紧缩,打击其他国家的经济预期;
2、逼迫各国跟他谈,提出讹诈式要求,逼迫站队;
3、当股市暴跌,资产价格暴跌,他就能以“救市”为理由,迅速降息扩表。流出来的美元,抄底环球资产。这样美元既能保持强势,还能稀释债务。
以是懂王加关税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下半年的降息扩表做准备,先砸出低估的资产价格,美元才气进场,终极要解决美国的债务问题。
但是他这套逻辑是有很大硬伤的,很多人也开始不买账了。
比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根本没理他,这两天强调,关税对经济影响比预期的大,即将会重新提升通胀的意思,这意味着降息不会那么快。
这也很合理,关税虽然会增加国库的收入,但是老百姓付出了实际的代价,现在的预测是一个家庭一年至少增加3800美元,很多产品要大涨价30%。
现在连大富豪库班都呼吁大家去抢购,说“从牙膏到肥皂,能囤的都囤起来!”
通胀起来了,美联储还怎么大降息呢?
现在对特朗普有意见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民主党就不用说了,特朗普能当选有两个集团的助力:
1、底层,典型的就是红脖子工人、农夫,这都是铁杆支持者。
2、高科技圈层的支持,之前的核心人物就是彼得·蒂尔。
现在工人对他的支持还是一如既往,但很多农夫压力山大,因为欧盟给美国威士忌加了高关税,咱们给美国大豆、玉米加了高关税,农夫的生计是要受到影响的。
但更有意见的,是高科技圈子,这就得说到彼得·蒂尔这个人了。
彼得·蒂尔是个天才,1998年成立了支付平台PayPal,类似于早期支付宝,4年之后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eBay,有了钱他就开始做投资,这人很有想法,号称硅谷思想家,固然他投资的企业也很强,比如投资facebook,获利超过2万倍,他还投资了马斯克、LinkedIn的创始人霍夫曼等等科技大佬,因为他投资的这一圈人后来都很厉害,以是号称“PayPal黑帮”。
简而言之,这人就是硅谷的一个带头大哥。
2015年的时候,特朗普想竞选总统,科技圈是根本没人搭理他的,彼得·蒂尔给了特朗普125万美元,是科技圈第一个看好他的。
因为他认为民主党的“均富”政策扼杀创新,加剧了社会分裂,以是选择支持共和党。
在特朗普的新任期里,他起到两大作用:
1、副总统万斯,就是在他的力荐之下成了特朗普的搭档,万斯的《乡下人悲歌》咱们看了无感,那在锈带的红脖子看来,就是一部血泪史啊,这就是妥妥的代言人啊,以是选票哗哗的;
2、在彼得·蒂尔的不独旨道之下,科技圈对特朗普的赞助金额高涨,达到了3.9亿美元,比民主党多出了2.7亿,成了特朗普当选的最大助燃剂。
但别人都捐钱了,彼得·蒂尔和特朗普却闹翻了,因为两人对政策、意识形态的分歧越来越大,彼得·蒂尔决定不给他捐款之后,特朗普直接开骂“他妈的败类”,以是也没法合作了。
那些受彼得·蒂尔蛊惑给特朗普捐款的科技大佬现在也是情感复杂。
他们的高额捐款,其实就是买了个“政策保险”,但现在呢,在关税大棒之下,科技股暴跌,特斯拉都没了一半市值,苹果里外不是人,当初买的保险成了大炸弹,他们对特朗普能没意见吗?
现在据说连特朗普的阁员也是质疑不断,马亲王五月份就离职了,以是特朗普能不能干完任期,都是个疑问。
最后总结一下吧,关税大棒的核心就是无差别的搜刮,帮助美国解决债务问题,让美国继续称霸,特朗普最盼望的:
1、4月加关税;
2、4月5月,主要经济体都来求他,美国为接下来的降息扩表进行长处会商。
3、6月,谈得差不多了,股市也跌得差不多了,开启大放水,再次收割。
固然,能不能落地还要看美联储,还要看通胀数据,且有一番博弈。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美国大放水,那我们也会毫不迟疑地跟进,就是一直强调的“择机降准降息”的“机”,那一大波牛市可期。
如果还是胶着,美国有最强消费力,我们有最强生产力,那就继续博弈,延续现在的波动。
困难确实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搞好国内的经济,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在保持强生产力的同时增强消费力,落实到股市,发起更多关注“内循环”和“统一大市场”的板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7A01SO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