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一个初中妈妈的哭泣:“我的孩子养废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9 16:34:1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好前几天一个朋友来找我,对我哭诉说:“
孩子彻底废了”。



我心想,这才多大?哪有这么严重?就废了?


我这位朋友特别重视孩子学习,小学买了学区房读了南山区最好的学校。


因为有学位房,没有小升初的压力,她家五年级开始提前学。


今年读初一,数学已经学到初三上学期的内容了。


刚上初一的时候,孩子非常厉害,次次考试势如破竹。


但慢慢的,问题来了。


由于他早已学完初一的知识,他对上课不感兴趣,在课堂不认真听讲,还经常打瞌睡。同时因为成绩好,骄傲自满,老师提问也欠好好回答,又经常跟老师顶嘴。


作业也写得潦草,前几天,因为老师要求他订正作业,竟然和老师发生冲突,还动手打了老师,被学校领导请了家长。


在学校办公室,她不停地给老师道歉认错,但孩子却始终没有悔意。


其实,只有她本身心里清楚, 这一切根本怪不了孩子。


她家孩子由于需要按照提前学的进度走,天天放学回家有一大堆“课外作业”要做,对于校内的简单作业只能潦草完成。


天天晚上把校内作业和课外作业都完成后,已经是深夜凌晨了。


所以,孩子天天都睡眠不敷,上课无精打采,也不想回答问题,只想睡觉。


最可气的是,她家所谓的提前学只是学了数学和英语,其他语文和小四门都没学。


但上这些课的时候,孩子依然不听,作业也欠好好做。


最后的效果是,期末考试只有英语和数学不错,其他功课一塌糊涂,在班上连前十名都进不了。


她问我,怎么办?


我真的除了骂她,无力回答。




01
— Dr小鱼 —




养废一个孩子很容易,只要拼命喊他“快快快!”


我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慢”,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快、快、快”。


已往是希望孩子做事的动作快,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起床快点……



这几年内卷疯狂,对“快”的要求,从一样寻常生活的动作发展到学习进度。


快速学、提前学俨然成风。


有些地方甚至到了魔怔的地步。


小学一到三年级学完小学内容,四年级学初中的,初一刷中考题,初三毕业学完高中的……


可怕的是,这不是一个两个的情况,而是很多地方成为一种广泛。


不少家长朋友都私下对我说,上了初中后看着同班的一些孩子早就学完初中的知识,大概学了一大半,心里慌得不可。


到底要不要提前学?你给建议一下。


除了上面那位快速学“养废”的例子外,我身边还有一位初中孩子,同样是提前学习了大量知识,可考试成绩非常一样寻常,还和家长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缘故原由在于,他不管作业还是考试,只做大题、做困难,对填空、选择题这类基础题型全部不屑一顾,学习态度极不端正


家长多次要求他认真对待考试,他都不听,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


这些例子都说明,不是全部的“提前学”都能带来理想的学习效果。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如今大家都那么热衷于“提前学”?


让普通孩子天天花大量时间提前学,一家人搞得人仰马翻,获取短暂的优势,亦或是压根没有优势,这样做的意义安在?(超常孩子除外)




02
— Dr小鱼 —




著名的“提前学”研究——双胞胎爬梯实验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赛尔做了一个双胞胎爬梯实验


实验中,双胞胎中的一个,在他出生48周起,天天做非常钟的爬梯训练,连续六周,到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5级楼梯。



在此期间,双胞胎中的另一个不做训练,而是到他53周时才开始练习爬楼梯,效果,两周后他也能爬到楼梯的顶端。





也就是说,第一个双胞胎提前辛苦练习的六周是毫无意义的。


只要发育到位,仅需2周练习就能学会。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白成长规律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受生理成熟机制制约,过早学习是事倍功半。


让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学初一的知识,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反复练习。


但让一个初一的孩子学初一的知识,只需要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就行了。




03
— Dr小鱼 —




提前学的潜在风险有哪些?

1、知识结构畸形化


2020年华东师大研究发现:超前学生中63%存在基础知识漏洞。


而中高考命题趋势:基础题占比提升至70%(2023年教育部文件)


部门孩子提前学只追求难度和进度(专门学压轴题、自招题),忽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最终导致基础不扎实,后续学习困难重重。


2.课堂参与度低落


课堂重复导致注意力耗散,北师大2019年观察:超前学生课堂参与度平均下降37%。


3.丧失自主学习能力


斯坦福追踪研究:超前学习组在高中阶段自我调节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4、厌学感情


孩子若长期强行理解超越年龄阶段的知识,很容易产生畏难感情,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提前学习使孩子面对更高的学习要求和竞争压力,一旦表现未达预期,极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对身心康健和个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04
— Dr小鱼 —




可以预习,但不要大幅度提前



我咨询了很多老师,他们都认为提前预习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好比提前预习一个单元,在上课前提前接触新知识,在正式学习的课堂上可以带着疑问听讲,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对于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孩子,提前预习还能让他们在新学期的学习中更轻松,从而克服畏难感情,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所以,普通孩子如果想“逆袭”,最好的办法是做好预习,而不是大幅度的提前学。

你会让孩子提前学吗?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8A08XV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