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汽车天地] 华山论剑|104%关税大棒砸下!中国汽车业的“生死突围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0 02:10:4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女性视角做有温度的汽车新闻
作者|老叮当
编辑 | 李昊飞
出品 | 华山论剑V(iauto-ilife)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在4月2日悍然落下时,全球汽车产业版图正在发生剧烈震颤。25%的进口汽车关税叠加此前对华54%的复合税率,如同一场经济“核爆”,将奔驰、丰田等跨国巨头的北美战略炸得粉碎。
而4月9日宣布的104%对华追加关税,更是将这场商业战推向史无前例的烈度,商业体系骤然陷入“冰河期”。




连锁反应已经出现。连日来,中方11箭齐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相关做法、将多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暂停6家美企输华资质等。





这也成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最恶劣的商业战,不但极大粉碎了世界商业体系和全球供应链,全球经济秩序也面临重构。


而对于生而全球的汽车行业而言,受到的粉碎性影响会更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全球汽车业进行重新洗牌。


1
中国汽车产业无法幸免,
如何从"做大"到"做强"?


尽管西欧市场不停是中国车企的“星辰大海”,但直至目前,中国对美整车出口占比不足2%,远低于德国(20%)、日本(35%)和韩国(40%)。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汽车产业并不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但作为全球化的一环,其受到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因此周一开盘后,A股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板块暴跌,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龙头企业跌停,港股新能源车企如小鹏、抱负、蔚来等车企也出现大跌,固然,美股市场入特斯拉、福特、通用等跌幅也迫近3%-7%。


最受伤的还是对美国市场依赖较重的西欧和日韩车企。对此,捷豹路虎、奥迪已经宣布暂停向美国出口英国制造的汽车一个月,并探讨如何减轻关税对本钱的影响;法拉利宣布部分车型涨价10%;Stellantis宣布暂时解雇900名美国员工。





其次,股价带来的连锁反应,其实是投资者的资产缩水,这将直接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有机构预测,关税大战将影响到国内GDP增速5%目标中的至少0.6-1个百分点。


第三,在出口方面,尽管中国车企对美国的整车出口量不大,但考虑到中国对美出口汽车零部件占出口总额13.5%,涵盖电池管理体系、电机控制器等高附加值产品。一旦关税叠加美国对关键零部件的梯次加税,势必将导致供应链价格紊乱,继而削弱中国企业的本钱优势。


关税大棒砸下后,宁德时代、均胜电子等零部件龙头市值大幅蒸发,墨西哥变速箱、德国传感器与中国电机的组合式供应网络被关税壁垒割裂,跨国车企被迫启动供应链重组。



总体而言,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汽车股价的打击主要体现在零部件板块,但中国车企通过技术优势、供应链韧性及市场多元化策略,依然能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特殊是宁德时代CTP电池、华为ADS智驾等关键技术,正使中国从"供应链依附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说:"美方关税大棒挥向的是全球产业链,但中国汽车业早已不是30年前‘市场换技术’的追随者。"


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构将更依赖创新与开放互助,而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或将成为破局关键。同时,需要进一步在车规级芯片、线控底盘等"卡脖子"领域实现突破。


这是国运之战。既然是国运之战,那么,就只能押注中国国运,自立自强,别无他路。




2
全球商业战局势下,
中国品牌应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如何应对这场关税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了全球汽车企业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既要抵御短期的商业打击,更要谋划长期的破局之道。


在市场全球化的局势所趋下,美国市场对中国车企关上大门已成定局,这势必将影响中国车企的外洋布局,那么车企就需要重新审视业务格局——起首是对内,加大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投入以持续激活内地市场;其实是对外,考虑美国对全球无差别的商业攻击,全球局势并不稳定,所以出口的步子不要太大,可以通过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侧面扩大出口版图。





究竟上,新能源汽车渗出率突破50%的国内市场仍是“压舱石”,在合资车企被关税商业影响的大配景下,长安、吉利等企业正通过智能化升级激活下沉市场,蔚来“换电联盟”、小鹏“AI智驾”、华为的鸿蒙座舱等差别化竞争元素也将持续开释消费潜力。


其次,零和博弈下,“全产业链本土化”既不经济也不现实,为了最大成大程度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中国车企需构建更具弹性的全球网络,区域化生产+多元化采购成为必选项。现代汽车在美投资210亿美元建厂、本田与丰田联合开发北美电池供应链,均为中国提供镜鉴。


以此为参照,中国企业可依托RCEP与“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布局电池材料基地,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形成“东方研发、全球制造”的新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供应链受挫严重,反内卷越发势在必行。


在3月29日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三部委相关人士就接连发声,直指当前汽车行业内卷严重,增收不增利征象突出,产业布局不合理,闲置产能退出的机制有待完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直言:“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指出,发改委将健全退出机制,引导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则要求央企带头摒弃低水平竞争,转向技术、品质和服务比拼。





在这背后,是包括无序价格战在内的各种内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滑8%,利润率仅为4.3%,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均匀水平;超八成汽车经销商遭遇价格倒挂,六成倒挂幅度超过15%。


可以预见,政府干预下,内卷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结语

所有不能杀死我们的关税"大棒",终将让中国汽车业长出更坚硬的"铠甲"。



回望汽车工业史,每一次商业保护主义的抬头,都催生了新的产业王者:1981年,日本车企在美“自愿出口限制”下被迫转型,反而催生了精益生产革命;2008年金融危机后,现代汽车借势成为全球TOP5;2009年,德国汽车业在金融危机后通过“工业4.0”实现涅槃重生。


今天,104%的关税壁垒,正在倒逼中国汽车业完成从"规模神话"到"质量革命"的惊险一跃——关税战短期是压力,长期却是产业进化的催化剂。



在国运的十字路口,中国汽车需要的不是悲情,而是凤凰涅槃的勇气。毕竟,大国的产业崛起,从来都是在危机中完成的成人礼。而中国汽车,正以“技术普惠”与“互助共赢”为笔墨,在此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页。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9A09CPJ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