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息差持续下行,银行消费贷价格战“停火”,3%利率以下低息消费贷被叫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1 17:40:4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今天开始,消费贷利率不让到3%以下了,很光荣我昨天借出来了。”一名浙江女士在社交平台中分享本身的贷款经历。
        据她介绍,她从某股份制银行里贷出了10万元的消费贷,利率为2.58%,本身的房贷利率则是3.3%,中心差了72个BP,置换之后,算下来一年利息差了1000多。“等还房贷日就可以把10万还进去,我这次选择了缩减月供。”
        上个月21日起,消费贷新政落地,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从30万提高至50万,紧接着几乎所有商业银行全部参加价格战,消费贷利率纷纷跌到2字头。一部分人选择违规利用贷出低利率的消费贷资金,提前偿还按揭房贷。
        但贷款客户利用漏洞减少债务的“幸运”窗口,只存在了10天。
        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的个贷经理告诉《凤凰WEEKLY财经》,从4月1日起,消费贷的年化利率不允许低于3%。“监管的要求,主要还是担心存在套利空间。”北京银行的一名个贷经理说。
        “消费贷利率这么低,大家都借钱出去还房贷或者投资理财,这并不是监管想看到的。其次,消费贷利率太低,对于银行业也不利,公道的息差才能保持银行经营的稳健。”某股份制大行的总行员工对《凤凰WEEKLY财经》分析。
        “套利”消费贷

        消费贷新规,即3月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其初衷就是为了提振消费。具体而言,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上限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上限从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贷款期限从原本最高5年延长到7年。


        从过往汗青看,消费贷的贷款期限在2018年从前最长只到3年;2018年之后,有银行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推出了5年期产品;在今年3月新规出现之前,主流的期限都是3年。
        提高年限和提高上限的最直接触动作用,就是使贷款人可以用来消费更高价格的商品,比如作为装修款、车款。
        “消费贷新政提升消费贷额度并延长贷款期限,此举直接低落了大额消费门槛,刺激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商品需求,尤其契合‘以旧换新’政策导向,推动消费升级。”宁波银行方面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
        而在此之前,全国各大银行早已在消费贷上打起了价格战。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本轮消费贷利率下调始于2024年四序度,并在2025年元旦前后形成会合调整趋势。跌势延续到今年3月份,不少银行的消费贷利率还在继承下调。
        “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环比下降7BP,同比下降28BP。”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报告统计。
        新规落地后,价格战升级,大部分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已低于3%。北京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北京农商行、交通银行最低利率下探至2.55%、2.58%、2.58%、2.68%、2.85%,有城商行的利率甚至低至2.4%左右。
        随即,3月下旬,许多人在社交平台中分享本身如何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或者进行投资理财。一名在2024年底就利用招商银行闪电贷贷款的消费者对《凤凰WEEKLY财经》说:“我去年底用了招行派的券,利率2.5%,贷了20万出来,加仓了一只股票,一年期的。”他还透露,为了不被银行追查到消费用途,他利用了朋友的多张银行卡进行了倒转。
        “我们一样平常会给客户倒三四手,不然很容易被抽贷。”深圳一家助贷公司的业务员对《凤凰WEEKLY财经》称。
        而用消费贷还房贷或者投资理财,很显着是违规的。“对消费贷的利用有系统预警、抽查等多种追查方式,一旦违规利用被查,一定会被要求提前还款。”北京银行的一名个贷经理说。
        “消费贷款用在房产投资中,我认为是违反相关银行贷款政策的,但具体是否违法要司法机关认定。”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郭韧律师对《凤凰WEEKLY财经》分析。
        勾引贷款者以身犯险的原因,就是消费贷利率与房贷利率出现“倒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2025年3月20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3.1%,5年期以上3.6%。这意味着2025年3月的商品房按揭贷款利率为3.6%,显着高于消费贷利率水平。
        早在上一个房地产周期高峰时,商品房按揭利率高企、贷款审核严格,首付贷、消费贷、经营贷各种贷款违规进入楼市就层出不穷。到了2021年房贷随LPR波动后,存量贷款不被新政惠及,各种贷款违规置换存量房贷的潮水又出现了。


        “转LPR是有一个过程的,当年不能转,要到下一年1月才能转。那这一年就出现了差价,LPR之后,就有很多对利率敏感的客户违规用消费贷、经营贷置换房贷,我们银行肯定不会这么推荐,都是中介在倾销做。”某四大行湖北分行的个贷经理对《凤凰WEEKLY财经》说。
        他还介绍,3月下旬他所在分行的消费贷客户并没有显着增加。“贷款不会因为利息下降大额增加的,还是会看具体需求,要有人愿意贷款做生意之类的。”他说。
        控制风险

        “一些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利率在3%以下甚至更低的消费贷产品,这种过度竞争不仅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也带来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上调利率有助于银行在竞争中回归理性,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收益平衡,促进消费贷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
        具体对于银行而言,上述股份制银行总行员工认为,在银行业整体息差持续压降的大环境下,消费贷价格战并不利于银行的稳健运行。据choice数据,A股23家上市银行2024年度净息差广泛收窄,多数银行净息差已低于1.8%。在3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总结当前银行业的困境:“现在银行面临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用,(是)对盈利本领带来的挑战。”
        融360研究院在报告中也称:“消费贷利率下探将进一步挤压盈利空间,还大概引起零售贷款不良率抬头,如多头借贷和资金调用风险暴露,增加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压力。”
        如何应对盈利空间被压缩?宁波银行方面认为,消费贷普惠金融与商业可持续本质上是相向而行的。“我们会在‘精准让利’的同时加强经营,实现促消费与稳经营的良性互动……加强客户生命全周期经营,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宁波银行方面表示。
        总的来看,价格战、消费者违规利用是监管叫停3%以下利率的主要原因。


        中信在最新的报告中分析,消费贷利率上调反映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或对风险收益的重新评估。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大概会调整资产结构,会减少对高风险、低收益的消费贷的投放,增加对债券等相对稳固资产的配置,以优化资产结构,低落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3%以下低利率被叫停,但消费贷新规并没有被收回,上述提及的多行个贷经理确认,被延长的贷款总额和年限还在正常执行。
        正常的消费需求不容小觑。根据披露的2024年度财报,截至2024年底,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4211.95亿元,同比增幅达28.3%。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5449.17亿元,增幅26.21%。招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961.61亿元,增幅31.38%。兴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973.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17%。
        可见,息差收窄、对公业务疲软之下,零售业务中的个人消费贷款,依然是当下银行业绩上升的紧张支撑点。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1A06C5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