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参观中国最火公司,黄牛收费3000元/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2:3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 朱秋雨
编辑 | 何子维
呆板人这条赛道到底有多热?它已经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呆板人企业考察商的“黄牛”。
一位IP在上海的企业考察组织者报价称,现在该机构组织了众擎呆板人的考察参观团,散客2000元/人,4月底安排参观。
“宇树呢?”盐财经问道。
“3000元/人,3月底就能去。”这位“黄牛”答。
2025年,穿着大花褂子的宇树呆板人在春晚亮相,类人形态的人形呆板人火遍全国。到了3月,包罗宇树、众擎呆板人、逐际动力在内的头部呆板人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复兴盐财经称,最近呆板人太火,全公司行程太满,毗连受采访的时间都没有。宇树市场负责人表现:“最快也要到今年6月后才有时间。”


2025年,穿着大花褂子的宇树呆板人在春晚亮相/图源:宇树官网

3月,全国两会首次将代表呆板人的“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陈诉,再度推动了行业的火爆。深圳的众擎呆板人在3月3日发布视频,旗下人形呆板人完成了前空翻。一位业内人士对盐财经评价道:“这一翻,又是好多个亿的融资。”
“2025年是中国人形呆板人量产元年。”呆板人资深从业人士、学者孔博总结道。江苏呆板人公司云幕智造的董事长贺亮3月12日发朋友圈说:“我们正在开展产能和供应链建设,紧张又兴奋。”
但兴奋之余,身处其中的人都清楚,实现呆板人干活,甚至呆板人养老的终极目标,还要克服技术、场景、数据、稳定性等种种瓶颈,呆板人行业尚未迎来真正的黎明破晓时刻。
01 全国第一个买呆板人的“90后”

如果不是官方客服的提示,杭州“90后”张璐还不知道,自己竟是全国第一个买下智元人形呆板人的人。
3月10日,张璐以9.8万元下单了呆板人套装。工作人员却“好心劝说”道,这款呆板人多是公司、学校采购,“你是第一位个人(客户)来买的,现在悔恨,我们拦截(订单)还来得及”。
张璐拒绝了“好心劝说”,她信赖呆板人是大势所趋:为何不早点自学组装呆板人的方法,赢在起跑线上?
从看到相干新闻到拥有一台人形呆板人,张璐只用了一上午。那是3月10日清晨11时07分,一条官宣新闻进入她的眼帘: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发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基座,以及呆板人范畴的开源数据集。


稚晖君

她为该公司“开放的姿态”所吸引,也对年轻的天才创始人颇有好感。11时52分35秒,张璐逛完智元呆板人官网,迅速下单整机套餐。价值9.8万元的灵犀X1,高1.33米,体重66斤,为了拥有它,张璐瞒着父母,借了花呗。
到手的呆板人并非如电影《呆板人之梦》那样,只要出钱,完整的呆板人就会投递在她眼前。当天下午,她收到了客服人员的消息,灵犀X1到货后需要客户自己组装,“涉及机械原理,需要运控电子知识”。这对在社区工作的张璐而言,是从未涉足的范畴。对方说:“确认签收前如果感到非常有压力,我帮您申请退货。”
张璐却铁了心要拥有一台人形呆板人。网络上的“呆板人商业模式”给了她信心,很多租赁呆板人的二手商家,日租金从几千元至一两万不等。一位出租宇树呆板人的平凡消费者还透露,按租金8000元/日计算,只要出租40天,购买一台呆板人的本钱就能赚回来。


二手平台上关于租赁呆板人的相干信息

张璐把自己买呆板人的全程发到了社交媒体上,“第一条播放量已经达到10万”。她承认,她想利用人形呆板人的流量,开启一个自媒体账号。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上海群芯电子科技公司技术总监王真星,也在2025年购入了一台人形呆板人。选购过程中,王真星拜访了国内头部公司,如智元、宇树、众擎等,最后才敲定一款。他最大的感触是,“现在的行业整体还不规范,但不规范就是有机会”。
“不规范”指的是,现在的人形呆板人公司基本没配备完整的售后保障服务,保修期很短,“坏了就是坏了”。
与此同时,当下公开发售的人形呆板人普遍售价较高。以宇树为例,据王真星表现以及网络流传的一份宇树呆板人报价表,宇树G1基础款呆板人售价为9.9万。“但(基本款)是个大玩具,无法进行开源。”王真星说。
而关节自由度更多、可用于开源的宇树G1 Edu系列、G1-Comp人形呆板人,售价则从19.9万到34.9万不等。王真星告诉盐财经:“上春晚的那款,报价是78万。”但为了“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王真星自己就属于为78万那款“排队”的一员。
王真星有自己的设想。他想做出一个具有情感的呆板人,切入呆板人情感赛道:将DeepSeek接入呆板人大脑里,让它拥有语言能力;给呆板人计划电子皮肤,“让呆板人具有(被)触摸的敏感,微弱的触摸他都能感应”。
总之,他的判断是,“现在是最佳进入呆板人行业的时机”。
02 新一轮下海潮

除了平凡消费者,身处呆板人行业的人士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汹涌浪潮。呆板人行业资深从业者孔博对盐财经回顾,过去20年里,呆板人行业历经了两轮产业上升周期。
第一轮是2008年,在汽车制造业、电子电气等各类工业场景中,大型工厂率先引入工业呆板人。第二轮爆发在2015年前后,那一年,《中国制造2025》出台,“智能制造”被放至重要位置,加上2017年谷歌AlphaGo先后击败世界排名第二的李在石、第一的柯洁,AI动员呆板人行业在全社会爆火。如今,鼎鼎有名的优必选、石头科技等企业,就是在那时崛起的。
即使履历了频频行业腾飞,面对由具身智能引领的第三轮产业周期,孔博仍感到激动:“信心比黄金重要。”
孔博称,自从具身智能概念火了后,从2024年至今,已经有四五波投资人找他创业。他也感到心动,预备年末从高校“跳”出去,辞职参加。“现在就比如1980年代的下海潮。”他形容,“新质生产力鼓励的就是带着技术去创业。”
所谓的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一个随着2023年前后AI大模型的兴起而被热议的概念,意思是有物理身体,并支持与人类交互的AI智能体。其中,又以双足形态的人形呆板人最受瞩目。“双足呆板人可以适用人的各种环境,由于现在家居环境基本上都是为人来营造的,人形呆板人能天然地与之适配。”孔博表明道。以是,人形呆板人一直被认为是呆板人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宇树自行开发的AI呆板人算法,在英伟达GPU加速的呆板人仿真平台下,可以让H1自主学习高速奔跑、多种高动态舞蹈动作,还能够持续学习更多不同种类的动作/图源:宇树官网

人形呆板人投资热从2023年蔓延至2025年,同时伴随DeepSeek的爆火,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来自浙江的呆板人创业者赵伟平记得一个形象的比喻:有创业者把这一轮的高潮比喻为20年前的房地产投资。“(现在)不动作,未来肯定会悔恨。差不多20年(迎来)的一个机会。”
IT桔子数据显示,2025年的头2个月,中国人形呆板人企业共获得近20亿元的新资金,累计20笔交易,远高于去年同期4笔、共计12亿元的融资。其中,智元呆板人走得最快。3月24日,该公司被曝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总估值达150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独角兽”。
业内人士把这一波的“投资热”归为天时地利的结果。一是大模型让人们看到了AI驱动呆板人的可能性。二是随着中国制造这些年的发展,人形呆板人的关节模组、骨骼以及外壳的硬件制造能力大有提升,越来越多零部件趋向于标品化。
为何市场如此火热?江苏呆板人企业云幕智造的董事长贺亮,给盐财经补充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所有的人形呆板人企业来讲,今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是车企、大厂等正式下场之前,(创业公司)最后风平浪静的一年。”
紧急感随之而来,贺亮形容,进入2025年后,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来访人员,“接待占满了(我)白天的日程”,里面包罗意向客户、政府人员、企业以及来访游学团队。


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参观宇树科技

忙碌换来了公司迅猛的进展。今年,他的公司在苏州市太仓市的办公地,由原先的一栋楼扩张到了四栋楼,外加一个工厂,同时在武汉、无锡等地筹备设立分公司。与之匹配的是,公司员工从原先的30人增加到80人,随着新一轮融资落地,今年预计扩充至150人。
03 避不开的瓶颈

行业腾飞固然让人感到兴奋。不外,第一批购入人形呆板人的消费者,如张璐和王晨星,都承认“不如预期”。
张璐表现,现在的灵犀X1需要遥控器遥控,与所谓的智能还差得有点远;续航时间也短,充电一次,续航只有2小时。
王晨星也感到有些扫兴。他发现,呆板人现在的性能仍不敷稳定,可靠性较低。“稍微走走路,它就摔坏了。”呆板人公司原本连售后服务都没有,但经过协商,对方答应帮他维修。“维修了,第二天又摔跤了。只要走路就容易摔,(它)还把塑料外壳都摔破了。”
业内人士都承认,虽然呆板人行业迎来如沐春风的好时机,但许多技术瓶颈在现阶段无法得到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是呆板人通用性,更专业的术语叫“泛化性”。简单来说,不是像机械臂仅完成固定的单一任务,呆板人只有同时完成多项任务,才能代表其智能性的跨越。


上海,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智元呆板人正在烤面包/图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随着AI大模型的爆火,呆板人行业倾向于利用AI大模型驱动的方式,让呆板人实现通用性。这便是具身智能概念的由来。
业内的一个典型标杆,是特斯拉造的人形呆板人Optimus。“马斯克们”信赖,采用端到端的技术,通过给呆板人喂大量的数据,联合其自研AI大模型,可训练出能完成多种任务的通用型呆板人。
但无论在学术圈照旧产业界,对AI驱动的方式能否给呆板人带来通用性,仍无法给出100%的肯定答案。“我们现在是对这个方向有信仰,信赖这么做(指AI驱动)能成。但终极能不能实现,现在还不好判断。”孔博说。
一个公认的困难是数据。
以DeepSeek、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是通过投喂大量公开论文以及互联网信息等数据,暴力美学般训练出有通用性的AI应用。但对于拥有实体的呆板人而言,要把物理世界的状况都以数据方式投喂给它,难度很大,成本也十分高昂。
“形貌现实世界的模型还没出现。”孔博告诉盐财经,“一旦涉及物理世界,因素就很多了,比如要考虑地球的重力、摩擦和阻力。”
对于人类而言,认识现实世界是从小通过各类感官习得,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呆板人来说,在现实世界需要量化和建构的因素太多了。孔博举例,如果让呆板人洗碗,怎么让它知道洗洁精有没有冲干净?如果让呆板人倒水,人类听声音、凭借经验就能知道水满了,但你要怎么告诉呆板人水满了?


对呆板人来说,在现实世界需要量化和建构的因素太多了/图源:宇树官网

高质量、多模态数据的缺乏,正成为人形呆板人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呆板人创业公司Ambi Robotics联合创始人Ken Goldberg指出,以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2.5(Qwen-2.5)的训练数据作类比,其相当于真人收集12亿个小时的数据,但是,旗下呆板人模型一年收集的训练数据量仅为1万小时左右。这就意味着,以现在的方式和速度,呆板人若想达到现今大语言模型的数据训练量,还需要12万年。
受制于现实数据的缺乏,以及算法的未获突破,孔博总结,虽然现在呆板人可以行走、跳跃、空翻等,但与操纵、控制有关的上肢,发展仍不足。
“人形呆板人最让人激动的是,用上肢去干详细的事。”他说,比如说去工厂干活。“它不但仅是个玩具,而是要成为一个生产力。这里面的关键是在上肢,是与大脑有关的能力。”
04 实践出真知

呆板人的能力仍待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但显然,贺亮等企业负责人已经如饥似渴了。
他告诉盐财经,只有在今年内实现降成本、保产能、占领一定市场份额,“来岁我们才能够在车企或大厂下场的第一波打击中存活下来”。
与大企业竞争的压力,正要求呆板人企业尽快量产,找到合适的场景切入。
受访的多位呆板人企业公司代表都告诉盐财经,当下呆板人可以短期运用的场景是科研、文旅业和工厂生产。
“从我们前期了解的状况看,呆板人进厂打工,实现一些岗位的替代,这方面的需求是很大的。”贺亮说。


人形呆板人正在收罗信息/图源:宇树官网

优必选副总裁庞建新也曾在2024年告诉盐财经,工厂制造是优必选人形呆板人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这是由于工厂的场景相对简单,即在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场景下,完成特定的有限任务。
他进一步表明:现在许多工厂都对人形呆板人有需求,原因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劳动力短缺,再加上许多年轻人都不乐意进工厂从事简单、枯燥、重复的工作。其次,随着中国企业的出海,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在当地很难招到人,培养和管理成本很高,亟需呆板人。
3月,优必选公布,数十台人形呆板人在极氪5G聪明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呆板人协同实训,执行分拣质料、运输箱子、组装复杂零件等任务。庞建新说:“只要能解决几个工位,对于一个产业来讲都是极其巨大的市场。这个市场简直太大了。”
除了呆板人企业,当下大量制造业、车企也纷纷下场制造人形呆板人。3月,美的集团研发的人形呆板人首次曝光,它可以完成“握手、比心、跳舞、打螺丝”等多种动作。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先容,美的已经成立人形呆板人创新中心。但卫昶也清晰地向盐财经表现:“现阶段,大部分人形呆板人展现了一些有用的功能,包罗娱乐功能,但真正能够大规模落地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掘。”


美的人形呆板人/图源:美的官方微信视频号

如同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人形呆板人行业也一样适用。2025年的产业高潮,要求身处其中的人不畏风浪,摸着石头过河。业内人士普遍的判断是,人形呆板人要在工厂等简单的场景积累一定真实数据后,再逐步过渡至家居陪伴、养老场景。
产业的爆发伴随着泡沫的产生,清醒的业内人士都表现,实现呆板人之梦仍是道阻且长,如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所说:“当前阶段还需要资本有一定耐心,甚至是爱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璐为化名)实习生赖丁萌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杂志第8期,转载自南风窗旗下财经新媒体盐财经
-END-
值班主编 | 吴擎
排版 | 菲菲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4A047H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