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嘹汽车/Jasper
前两年弯道超车的口号喊得正响,新能源工业大肆发展,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怎么从2024年底开始,我们险些很少再听到“淘汰燃油车”这样的口号了?突然哑火的背后,是真的弯道超车并不顺利吗?
这场从“消灭燃油车”到缄口不提到转折,放在今天来看颇显戏剧。
从特斯拉的车型渐渐占领全天下开始,中国车企对电车行业寄予的厚望就是像当年的日本车、现在的特斯拉一样,从国内开始,到逐步占领全球市场。
2022年,某新势力CEO慷慨陈词,“五年内占领欧洲”的目标太过自信,但时至2024年,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占据率也不过从4.3%爬到了6.8%,但均价却从3.2万美元掉到了2.1万美元。
这样的数据可能并不明晰,但中国某头部车企却悄悄算过一笔账,自家每出口一辆车,就要倒贴5000人民币,其中的差价全靠中国市场利润来填。相比于曾经日本车出口海外的经历,现在的做法完满是用老百姓的钱,去拓宽本不属于他们的市场。
而中国车企的产品在国外的风评也有些一言难尽,某曼谷的网约车司机表示,自己现在用来跑单的中国电车,甚至可靠度不如上一台开了十五年的卡罗拉。而在遥远的北欧大陆,作为主要运营车辆的蔚来ES8和ET5,也因为续航掉电太快而饱受诟病。
国际市场折戟不说,国内市场却先乱成了一锅粥。原本要被“消灭淘汰”的燃油车虽然新车受到市场冲击很大,但却在二手车行业成为了香饽饽。三年车龄的爆款电车残值甚至只有38%,而开了四五年的轩逸却仍能保持50%左右的残值。
与此同时,受到电车行业冲击的传统燃油车,除了市场占据率外,就业方面也受到了很多影响。传统4S店在2024年上半年关闭数量超2000家。销售服务人员的失业率明显倍增,工厂方面更甚。
曾经保证能创造百万新岗位的电车行业,却在机器人使用率上大幅增加。某新势力企业的工厂,选择用300台机器人来顶替2000位工人来节省用人本钱。而在主行业之外的副产业上,因为电车大多数不能在外维修、零件基本都是原厂等情况,修理厂、零配件生产工厂制造和销售人员,甚至是加油站的员工也都面临失业风险。
没创造多少工作岗位的电车,反倒是把整个运行已经相近完善的燃油车行业翻了个底朝天。而曾经想淘汰燃油车的初始缘故原由放到现在却更像个“笑话”。
当年有专家信誓旦旦说“石油马上枯竭”,但结果2024年布伦特原油的价格稳定在65美元一桶,相比2022年还低了40%。相比于买一台电车剩下的油费,光是保险的价格增长就已经很不划算了。
相比于花里胡哨的电车配置,老百姓的朴素选择却成为了一盆浇向新能源行业的冰水。而这曾经激情过剩后的口号,给了整个汽车工业一个响亮的辅导,“汽车从来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单选题,所谓的弯道超车也该停下来看看现实了”。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接洽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接洽作者删除*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5A071D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