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历史新高!银行股为何逆势走强,还能追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银行股多股股价创历史新高:强势表现引发市场关注
2025 年以来,A 股银行板块持续领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股价屡创新高。截至4月18日,工商银行股价突破 7.1 元/股,市值逾越中国移动;银行ETF(512800)逆市实现9连阳,规模冲击80亿元,成为市场 “压舱石”。从行业表现看,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3.5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居前,上海银行、齐鲁银行、渝农商行等年度涨幅超12%。


从估值看,截至 4 月 16 日,中证银行指数市净率(PB)仅 0.68 倍,处于近 10 年 31.9% 的分位点,股息率(近 12 个月)达 6.18%,较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64%)超额 4.5 个百分点,安全边际显著。这种 “低估值 + 高股息” 的组合,成为吸引资金持续流入的核心逻辑。
二、银行股为何逆势走强
银行板块之以是能逆势走强,我们认为有几个核心的因素:
1、高股息红利属性凸显,避险需求驱动资金流入。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A 股市场颠簸加大的配景下,银行股的高股息率成为资金 “避风港”。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较高,远超国债、货币基金等固收类资产收益,且分红稳定性强。此外,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进一步加强,国有大型险企 2025 年起新增保费的 30% 将用于投资 A 股,预计未来三年将有超1800亿元增量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叠加指数基金被动配置需求,银行股成为资金再平衡的首选方向。


2、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基本面积极因素累积。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中国人民银行 2025 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资金本钱降落预期以及资产改善预期提升。此外,月尾政治局会议如果对楼市继续提振,或进一步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除此之外,风险化解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末,贸易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0%,环比-5BP。拨备覆盖率211.19%,环比+1.71pct,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房企 “白名单” 融资支持等政策,进一步缓释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3、估值修复与中特估概念共振。银行板块长期处于估值洼地,市净率(PB)仅为 0.65 倍,不足全市场均值的一半。随着 “中特估” 概念深化,国有大行的估值重塑进程加速。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体系紧张性金融机构流动性支持显著,叠加市值管理政策推动,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正被重新审视。例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标的的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差值处于历史高位,估值修复空间富足。
三、银行股还能进吗?风险与时机并存
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全球资产颠簸加大下,市场对银行板块关注度提升。银行股另有时机吗,接下来能否追进呢?


1、短期看,银行股持续上行后不宜盲目追高。目前有个最大的题目就是息差压力和资产质量仍有隐忧,好比如果存款利率进一步调整大概房贷利率调整超预期,可能压缩净息差。而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也或继续推升不良贷款率。此外,2024年以来板块涨幅较大,部分资金可能获利告终,如果市场整体向好,资金也可能转向科技等成长板块。因此,短期来说可以博弈,但不应该盲目追高。
2、中长期看,政策和估值双提振。在房地产刺激等需求下,2025年政策支持或将延续,这也将进一步提升银行板块估值的修复,也就是说估值提升仍有空间。除此之外,国有大行的股息率仍有优势,也是资金关注的对象。
3、策略方面,聚焦低估值与政策受益方向。短期看,板块持续走高后或需有防御意识。优先配置股息率高、估值安全边际富足的国有大行,同时关注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中小银行等;中期配置上,若政策刺激力度超预期,可增配顺周期属性较强的股份行。此外,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质城商行,也具备较高的成长弹性。


总之,银行股的逆势走强是政策托底、资金避险、估值修复与高股息策略共振的结果。短期需鉴戒资金轮动与息差压力,但中长期在政策红利、资产质量改善及ROE稳定性提升驱动下,板块仍具配置价值。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9A03NH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