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7|回复: 0

[汽车天地] 央视曝光汽车保险“理赔内幕”:修理厂与财险公司勾结瓜分理赔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T之家 4 月 20 日消息,央视新闻发文,曝光了汽车保险存在的“理赔内幕”,许多财险公司与无资质修理厂合作,克扣瓜分理赔款,用最低成本维修出险汽车


▲ 图源央视新闻(下同)据悉,2023 年 6 月 17 日,浙江宁波张女士的车辆在小区里被撞,对方全责,维修费用由全责方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本来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故车理赔维修事件,没想到 20 多天后,张女士发现维修后的汽车大灯、门子、引擎盖等均利用拆车旧件,而且后视镜、车窗膜、门把手等处新增了多处刮痕。
通过检察行车记录仪,张女士发现,车辆维修期间居然在两家不同的修理厂之间被往返辗转了 5 次。同时,事故车的维修发票是由另一个修理厂开具的。这意味着她的车子在维修过程中至少涉及三家修理厂。
当地交通部门表示,张女士车子的维修业务由负责开票的修理厂 C“实际掌握”,但它既没有定损权限,也没有维修资质和维修能力,于是让有定损权的修理厂 A 出头定损,又让有维修能力且收费较低的修理厂 B 进行维修,而修理厂 C 在整个维修过程中实际只负责开票,这是因为该修理厂作为个体工商户,可享受更低的税率。


IT之家留意到,在这起事故理赔案件中,保险公司定损总金额为 28500 元,其中 12000 元作为返点给了事故车代理人(张女士亲属),剩下的 16500 元由定损的修理厂 A、实际维修的修理厂 B、负责开票的修理厂 C 三家进行瓜分,而真正用于维修的不足保费金额的一半而修理厂 C 明明没有资质,却能进入保险理赔体系。它在接到保险公司的事故车业务后,拿着高金额的定损工单,却将业务转包给收费更低的其他汽修厂,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
最终,张女士经历了漫长的返修、诉讼、投诉,才将车辆修睦。
当前,随着保养业务增长乏力且利润空间被压缩、维修业务也在大幅下滑,事故车业务已经成为后市场为数不多“值得深耕”的业务,可以说事故车链条上的每个人都在分取利润。一旦发生事故,无资质的修理厂变身“黄牛”,通过贩卖信息获利;有维修资质的修理厂、4S 店则通过维修赚钱,保险公司则将事故送修资源作为筹码,以获取更多保费。但从长期来看,每个既得长处者都将为当前不断酝酿的风险而买单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0A0319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