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疯狂打折,宜家迷失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HECAPITAL



不光国内建材家居企业日子难过,海外家居巨头在华市场同样面临着严峻磨练。本文3110字,约4.4分钟作者| 虞尔湖
泉源 | 于见专栏

阳春四月是家居建材行业传统的贩卖旺季,很多家居卖场都在大搞促销活动开门迎客。尤其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建材家居企业都想抓住国补红利渡过行业寒冬。
其实不光国内建材家居企业日子难过,海外家居巨头在华市场同样面临着严峻磨练。本年2月初,宜家大陆首家商场上海徐家汇店宣布进行闭店整改,预计本月底重新开业。
据悉此次整改,宜家是听取了消费者意见,推翻此前上亿元打造的“未来家体验空间”,回到以前的自提货架模式,并对购物动线再次调整,优化购物体验。
2020财年宜家发布“未来+”战略,投资100亿元深耕中国市场,用于商场运营、数字化改造。“未来家体验空间”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很显着并未得到国人的承认,反而让宜家陷入了被动局面。
清仓整改,业绩连续下滑

[color=#A3A3A3 !important]

2024年10月,宜家母公司英格卡集团发布了2024财年初步业绩数据:零售额451亿欧元,同比下滑5.3%;净利润8.06亿欧元,近乎腰斩。具体到中国市场,宜家中国占集团总贩卖额比例为3.5%,低于上一年的3.6%。
从贩卖额占比来看,宜家中国下滑幅度不大。但是把时间线拉长,情况非常不容乐观。2019财年,宜家中国经营的28家商场贩卖额为157.7亿元。2024财年,尽管门店增长至39家,然而贩卖额仅在112亿元左右。
5年时间宜家中国贩卖额缩水超40亿元,这个数据足以说明曾经备受年轻人喜好的“北欧神话”已经走下了神坛。实际上,近些年宜家在中国已经放缓了扩张脚步。在2012—2020年期间,宜家每年新开门店2-3家,而步入2021年后,宜家反倒做起了减法。
2022年4月关闭了贵阳线下商场,这是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宜家初次关店。同年7月在国内开设的首家小型商场上海杨浦店宣布闭店。从2020年开业到2022年撤店,上海杨浦店仅生存了两年多时间。
从时间上看,宜家关闭门店是因为遭受了疫情影响。然而即使没有“黑天鹅”事件,宜家在中国市场早就增长乏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2016-2018财年宜家中国贩卖额增速从19.4%下降至9.3%。
近些年宜家更是进入了负增长,贩卖额连续下滑也就意味着客流量的减少。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宜家开始自降身价来吸引消费者。自2023年8月开始,宜家中国宣布对超过300种产品进行降价。2024年又追加近4亿元用于扩大价格投资范围。
例如松耶桑德床头柜从299元降到249元;维姆勒沙发直降500元,2799元就可以拿下。小到碗筷刀叉,大到床架衣柜,如今走入宜家门店,满眼全是醒目的黄色打折价签。
当然降价也换回了不错的数据。2024财年宜家中国线下访客量同比增长12%,会员数量超过5700万。进入2025财年,宜家依旧执行降价策略,追加2.8亿元投资,推出500款全新低价产品。
以前的宜家固然不能说高高在上,但至少是小资的最爱。如今的宜家却成了清仓大甩卖的折扣店。这种变化,不难理解为宜家在针对中国市场求变。不外正所谓“降价一时爽,品牌火葬场”,降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宜家在华失宠的根源并未彻底解决。
时代变化,制胜法宝失灵

[color=#A3A3A3 !important]

2010年前后,主打极简的北欧风在国内装修市场开始盛行,宜家逐渐受到了国人的追捧。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市场快速走红,宜家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因。
2000年我国经济面目固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国内家居品牌的发展理念还停留在较低水平。宜家的产品风格、设计理念对当时的国产品牌来说是降维打击。
在选址方面,宜家主要在国内一、二线都会,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开店。彼时国内楼市如火如荼,宜家上万种的产品、精心打造的样板间又满足了国人对美好家装的幻想。
再加上舒适便捷的购物体验,让“蓝盒子”成功在中国家居市场站稳了脚跟。不外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国人对洋品牌开始祛魅,宜家同样在被年轻人扬弃。
一方面,颠末十几年的发展,全友、源氏木语、林氏家居等国产品牌在外观设计上已经和国际品牌接轨。如今宜家的样板间早就不入国人法眼,甚至有消费者吐槽宜家部分产品款式老旧,设计理念还停留在十年前。
另一方面,在传统认知里,洋品牌意味着质量上乘,国人宁肯多花些钱图一个健康安全。但是近些年宜家却频频爆出质量问题。2020年宜家中国贩卖的“特鲁利维斯旅行杯”因致癌物质超标宣布召回;2023年宜家6个月内爆出6次产品质量问题,累计罚款超百万元。
产品不够新潮,加上质量问题频发,雪上加霜的是,宜家部分代工厂自立门户,价格仅是宜家的三分之一。这三点直接导致了宜家的制胜法宝“性价比”失灵。
可能很多人认为宜家定位中产人群,其实不然。宜家中国的贩卖主力是百元级别的小件产品,购买人群大多是租房、图省事的年轻人。性价比出众的宜家从来不是中产人群的心头好。
尤其随着网易严选、淘宝极有家等电商平台的出现,宜家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进一步下滑。为了迎合家居互联网化潮流,2018年10月宜家中国上线电子商务业务,推进数字化转型。
然而此举并未赢得国人的芳心。例如在黑猫投诉平台,很多网友吐槽宜家官方APP处理效率低下,人工客服找不到。很显着在电商领域,和中国家居企业相比,宜家还只是个小学生。
不难发现,宜家在华的遇冷,很大原因在于没有跟上国内家居市场进化的脚步。当然宜家也在创新求变,但总是差了半拍,说明宜家在中国市场还是水土不服。
引流揽客,做好产品和服务

[color=#A3A3A3 !important]

在去年8月底举办的2025财年启动会上,宜家中国宣布将继续执行“生长+”战略,并发布了新一财年贸易主题“完整睡眠”。重点推出床垫、床罩、寝室收纳、灯具等相干睡眠产品,给中国消费者创造更加健康的睡眠生活。
具体到执行层面,围绕舒适、温度、光线、噪音、空气、家具布置和整洁度六大要素,精心打造2800款睡眠产品,并且针对中国市场专门设计研发多款定制产品。
发力睡眠家居似乎是近些年大多数家居品牌同等的选择,宜家确实在挖掘睡眠新场景,但是在竞争激烈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领域里,宜家拿什么留住消费者呢?
相比家居业务,近两年宜家的餐饮生意火爆异常,效仿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搞了个“疯狂星期五”。9.99元“穷鬼套餐”、1元冰激凌、5元无限续杯饮料、瑞典肉丸等产品深受年轻人喜好。
宜家的目的很明确,通过餐饮快消品引流,增加商场人气带动家居产品销量。包括打造儿童乐园,变身老年人相亲“圣地”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发掘新场景、吸引新群体,宜家正在用多生态环境不断地找补流量。不可否认宜家的产业生态十分健全,低价策略之下又非常有吸引力。假如参照宜家餐饮的火爆水平,早就把家居业务带飞了。然而实际是并没有改变消费者“只逛不买”的尴尬处境。
低价引流只起到了维稳作用,说明宜家的中国本土化做得还不够好。事实上,年轻人不再喜好宜家的另一个原因是购物体验的变差。既缺少国人需要的好产品,又没有让人满意的服务。
例如宜家特意为中国消费者设计开发了奥恩菲亚特、瓦拉比格、沃斯棠系列床垫,主打一个“硬”字。国人确实有睡硬床的习惯,椰棕床垫也符合当下的健康理念。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寻求的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根本没有必要为了环保、健康去“硬”睡。
有部分网友直言,宜家以前的床垫软硬适中,现在越来越硬,舒适度大打折扣。宜家想要以优质睡眠为卖点,在家居行业破局,真的需要在产品上做本土调研。
与此同时,家居卖场离不开售前和售后两大环节。宜家在售前没话可说,但是售后的表现却显着差强人意。尤其大件商品的送货、安装都不如国产品牌迅速及时,说明宜家的物流、售后产业链条还不够流通。
结语
作为环球知名的家居零售商,宜家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供应链建立等方面都是一把好手。不外太注重成本控制往往会忽略产品内容和质量的发展,尤其在低价策略下,对宜家的供应链更是一大挑衅。
中国作为环球第二大家居消费市场,宜家自然是想啃下这块大蛋糕。现阶段宜家在门店形态、线上渠道、场景需求等方面都在进行全新尝试。不外求新求变不一定是好事,只有洞察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赶上中国家居行业的潮流,宜家才有望摆脱流量焦虑。
#线索爆料# rzcj@thecapital.com.cn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2A03U1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