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合肥科技大佬,狠抓回款230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3:28|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撰文丨何己派 编辑丨鄢子为

刘庆峰领导的科大讯飞,惊险扭转局面。

4月21日晚,这家合肥科技巨头,发布2024年成绩单。

顶着前三季度净亏超3亿的压力,公司第四季度发力,挣回9个亿的利润,打了个翻身仗。


时隔两年,这一年,科大讯飞的营收,重回双位数增长轨道。

有太多人关注,这家公司未来要怎么走。

22日的业绩沟通会,至少六个平台直播,光全景网单个渠道,就有30万人在线。

董事长刘庆峰,足足做了10分钟总结,语速快、反复表态,要在这一波AI浪潮里,拿到更大回报,强调“一定全力以赴。”

力挽狂澜


收尾阶段,实在惊险。

谋划承压,刘庆峰团队猛追业绩,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营收的比重,到达36%。

难过的是,谋划运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去年大涨6倍多。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表明,主要靠抓回款。

2024年销售回款近230亿元,回款率到达98%。背后的工作,在于两点:

一是,专门成立回款工作部,催收常态化,回款管理落实到责任人,鼓励提前回款,重点关注逾期未回款。

二是,主动调整GBC业务结构,即加强C端、做深B端、选择G端。

C端收入占比提升,充沛现金流;B端的生意,选的都是现金流不错的行业,比如运营商、金融等;G端业务,优选财政状态好的客户,同时结合政府专项债来考虑,提升回款及时性。

即便云云,公司计提的坏账减值丧失,增加至10亿元。刘庆峰表明,积年实际坏账比例极低,风险可控。

上市至今,科大讯飞市值从32亿跃升至千亿,刘庆峰从语音识别起家,如今想在大模型的战场上,分到更大的蛋糕。


他眼里的两个“轮子”,一是做自主可控的通用大模型底座,二是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

一切紧锣密鼓推进,他掌舵者的角色,悄然强化。

去年11月,中科大资产谋划公司出具函件,确认一致行动协议期满停止后,不再续签。

截至2024年底,刘庆峰合计控制11.49%的表决权,科大讯飞实控人由刘庆峰、中科大资产谋划公司,调整为刘庆峰。

必赢之战


刘庆峰正领导科大讯飞,全力押注AI,但不甘于只做技能提供商,一直在扩展产业应用。

大模型应用落地,一个重点方向,是央国企

截至2024年12月,其已与中石油、国家能源等20多家企业,联合发布行业大模型,覆盖300多个应用场景。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科大讯飞中标大模型项目91个,以央国企客户为主,中标项目数及金额,位列厂商榜首,拿下大模型“标王”称号。

“怎么帮他们训练模型,怎么对接到场景里做运营,这套工具链的使用,我们走在前列。客户知道要为工具链付钱,为场景付钱。”

刘庆峰提到,能拿下央国企客户,关键在于有一整套落地的工具链。

行业赛道里,教育是重中之重。过去一年,智慧教育板块,贡献三成营收。


刘庆峰正全力主攻学习机产品,视之为“必赢之战”。

他认为,学习机是C端中“最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产品,关乎孩子教育,意义远超手机、家电对家庭的影响力。

学习机进入亿万家庭,其口碑与讯飞的口碑直接挂钩

今年,科大讯飞计划全力推广学习机。刘庆峰透露,一季度,线下学习机的销量,实现翻番增长,线下渠道的布局,会再进一步。

学习机是典范的软硬件一体产品,它还牵扯科大讯飞一个大的调整动作。


管理层提到,未来几年,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在讯飞的收入结构中,占比将上升,同时,毛利率低的政府类体系集成业务、利润薄的定制开发类业务,这两块占比会下降。

刘庆峰随后增补,总结为加强“产品化”。

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动作,是业务聚焦,收敛以前铺开的众多“根据地”

业务产线数量,2022年有60条,2024年紧缩到46条,同时提升单产线收入,去年开始有破10亿元规模的产线,刘庆峰称,50亿元规模的,很快就有。

“越聚焦,核心竞争力越强,毛利率越能保障。”他表示。

巩固底座


今年以来,DeepSeek推动AI基模战场巨变。业绩电话会的提问环节,一些投资者关心,对通用大模型底座,科大讯飞是否要继续加码?

“有了自主可控的底座模型,才气把行业模型做得比第三方更好。”刘庆峰态度明白:要做,还要下大力气。

1-3月,科大讯飞G/B端的重点商机储备,同比提升近50%。

刘庆峰称,在于开源模型激发了大众对大模型的强烈认知,各行业对使用大模型有紧迫感,在开源模型难以触达的、对大模型有强安全需求的领域,科大讯飞有了更好的商业时机。

换句话说,有自己训练的通用模型,才气在专用模型上做得更好

4月21日,讯飞星火X1升级,科大讯飞介绍,其在通用任务效果评测中,全面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

“我们要抢占这一波大模型的‘根红利’,就是要做好底座。”刘庆峰说。


现在,刘庆峰囤积了足够的算力。

过去两年,团队手头只有1万张国产卡,还得拿出30%跟华为一道做测试;现在其能用的卡,足有3万张。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保持20%左右。刘庆峰说,很多人跟他算账,拿出10%的研发比重,也足够可观,还能腾出二十多亿的利润。

他提到,等以后收入增长快于研发投入时,研发占比会逐渐降到20%以下,更多利润,就可以释放出来。

现在,还不是“腾”的时间,科大讯飞还得坚定投入,升级技能。

图片来源:科大讯飞,除标注外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3A099A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