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26日,敏芯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表现,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35.71%;毛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01.46%。然而,归属净利润仍为-0.35亿元,尽管亏损幅度较2023年减少了65.69%,但公司仍未摆脱亏损困境。压力传感器业务的发作式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紧张驱动力,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23年的22.66%大幅提升至41.85%。


压力传感器业务发作,收入结构优化
2024年,敏芯股份的压力传感器业务实现了明显突破,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报告期内,压力传感器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23年的22.66%大幅提升至41.85%,增长了19.19个百分点。此中,防水气压计等产品在头部客户中实现了进口替代,微差压传感器的出货量也明显增长,占据了市场同类型产品的大部分份额。
这一业务的发作式增长不但推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还优化了公司的收入结构。此前,敏芯股份的收入紧张依赖声学传感器,2024年声学传感器的收入占比降至47.61%。压力传感器的崛起使公司从“单一产品”的发展模式中找到了第二增长极,逐步形成了多产品线齐头并进的态势。
然而,尽管压力传感器业务体现亮眼,公司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尽管单一业务取得了突破,但公司在其他领域的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如何将压力传感器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产品线,将是敏芯股份未来需要重点办理的问题。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成关键
敏芯股份在2024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达到8,096.96万元,同比增长3.93%。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0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3.06%。此外,公司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142项,实用新型专利323项,正在申请中的发明专利285项,实用新型专利407项。
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紧张集中在MEMS传感器领域,特别是在加速率计和陀螺仪产品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办理了加速率计生产工艺中的长期难题,陀螺仪产品也取得了紧张进展。预计未来,由加速率计、陀螺仪和IMU组成的惯性产品线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然而,尽管公司在研发上投入巨大,但技术创新的成果尚未完全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仍然是敏芯股份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如AI手机、AIPC等市场的结构,公司需要加速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步伐。
新兴领域结构加速,AI市场带来新机会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敏芯股份在新兴领域的结构也取得了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开始研发高信噪比、低功耗的数字麦克风,产品性能对标天下领先水平。此外,公司在AI训练机器人领域的结构也初见成效,多款传感器产品未来可应用于机器人的指关节、腕部、踝部等部位,相关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
根据市场预测,2024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16%,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激增至54%。AIPC的出货量预计在2025年超过1亿台,到2028年将达到2.05亿台。此外,AI眼镜等新兴产品也有望迎来发作式增长。这些新兴市场为敏芯股份的传感器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然而,尽管市场前景广阔,敏芯股份在新兴领域的结构仍处于初期阶段。如何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并在猛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AI手机、AIPC等领域的竞争中,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指标和市场认可度。
总体来看,敏芯股份在2024年取得了明显的业绩增长和业务突破,特别是在压力传感器业务上的成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底子。然而,公司仍面临盈利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迟钝等挑战。如安在新兴市场中快速占据优势,将是敏芯股份未来发展的关键。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7A01QT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