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17家地方国资券商哪家强?华东包揽净利前六,一、二名均在“包邮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泉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
券商2024年年报披露接近尾声。
继头部券商大放异彩后,一众中小券商也不甘示弱,精彩的业绩增长或宣告“寒冬”的终结。
截至4月28日,根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现在已上市券商中,由地方国资(包括地方国资委、地方国企和地方财务)实控的中小券商共18家(不包含母公司上市),除天风证券外,其余17家年报均已披露完毕。
17家券商中,仅有2家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余15家全部实现增长。历经2023年和2024前三季度的暗淡后,中小券商们终于在“924”行情中抓住机遇,迎来曙光。
营收来看,浙商证券以158.16亿元位居第一;归母净利润方面,东吴证券以23.66亿元位居第一;以增速来看,南京证券营收同比增长27.12%位居第一,华西证券则以71.31%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位居首位。总资产方面,兴业证券突破三千亿大关,达到3010.16亿元,位居第一。
链接当地产业与资本市场,向来是券商的紧张使命。一家质地优良的券商,甚至能成为地区化的特色金融名片,为当地的产业战略布局提供金融服务支撑。但中小型券商同样受制于地方发展,地区化的经营策略能否支撑其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长远地走下去?这是浩繁中小券商共同面对的考验。

泉源:图虫创意

华东券商包揽归母净利润前6名,东吴证券居首
17家中小券商中,2024年营收排在第一的为浙商证券(158.16亿元),归母净利润第一的为东吴证券(23.66亿元),总资产第一的为兴业证券(3010.16亿元)。
财报表现,浙商证券2024年实现营收158.16亿元,同比下滑10.33%;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10.17%。浙商证券的实控人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简称“浙江交投”),其背后是浙江省国资委。
坐拥3000亿总资产的兴业证券,2024年营收为123.54亿元,与浙商证券有超过34亿元的差距,排在第二位。兴业证券由福建省财务厅实控。不过,二者的差距正在缩小。浙商证券2023年的营收达到176.38亿元,为公司史上最高;同期兴业证券则为106.27亿元。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位居榜首的是由苏州国际发展集团(简称“苏州国发集团”)控股的东吴证券(23.66亿元),其背后为苏州市财务局。此外,东吴证券全年营收达到115.3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在17家券商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兴业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东吴证券来自拥有“最强金融地级市”美誉的苏州,其控股股东苏州国发集团旗下还有苏州银行、东吴人寿、苏州信托、苏州资管、苏州创新投资等金融子公司。
财通证券则以微小的差距屈居归母净利润第二,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3.40亿元,同比上涨3.9%,与东吴证券仅有不到两千万元的差距。
与同在浙江省内的浙商证券对比来看,尽管财通证券的营收规模更小,但其归母净利润长期高于浙商证券。近十年内,仅在2022年被浙商证券以1.4亿元的差距反超,其余报告期均高于浙商证券。财通证券实控人为浙江省财务厅,浙商证券则属于浙江国资委体系。
此外,国元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华安证券归母净利润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名,分别为22.44亿元、21.64亿元、19.32亿元、14.86亿元。其中,国元证券和华安证券的实控人均为安徽省国资委。
至此,归母净利润排名前六的均为华东地区券商,地区优势显露无遗。
不过,由山东省国资委实控的中泰证券,固然营收排名第四(108.9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未达10亿元,低于首创证券(9.85亿元),在一众华东地区国资券商中红利能力较弱。
财报表现,中泰证券2024年实现营收108.91亿元,同比下滑14.66%;归母净利润9.37亿元,同比下滑47.92%。公司表示,主要是子公司投资业务收入下降,以及上年同期因合并万家基金产生股权重估收益所致。

数据泉源:Wind;时代周报记者/制表

从四大业务来看,17家券商有所分化。

2024年,17家券商经纪业务实现普涨,仅有首创证券、浙商证券、兴业证券3家出现下滑;投行业务普遍继续下滑,但各家券商已将降幅控制在40%以内,首创证券、南京证券则实现逆势增长。
各家券商的资管业务体量大小不一,但也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17家券商中,有12家资管业务实现增长,占比过半,其中财达证券、南京证券同比增长超过100%。中泰证券该项收入20.70亿元,为断层第一,同比增长4.17%。
值得一提的是,中泰证券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的手续费净收入均排名第一,分别为33.43亿元、9.41亿元、20.70亿元,业务分布相对均匀,但其短板却出现在自营收入。根据财报数据测算,中泰证券2024年自营收入同比下滑52.60%,仅有13.35亿元,大幅低于兴业证券(28.24亿元)、东吴证券(27.34亿元)、国元证券(26.22亿元),在腰部券商中掉队严重。
2024年是券业自营收入增长大年,“自营成业绩胜败手”已成为行业共识。
在此次统计的17家券商中,归母净利润增长最高的前10家券商中,5家自业务务收入出现大幅增长,其中华西证券增长162.25%、南京证券增长139.67%、国元证券增长122.80%。
浙商证券高管提名为国都证券董事,中小券商并购提速
在业绩压力之外,地方中小券商也面对着券业并购考验。现在正全力推进的中小券商并购案,当属“浙商+国都”以及“西部+国融”较受关注。
4月28日晚,国都证券发布董事会换届公告,提名14名董事候选人,其中就有6名来自浙商证券,包括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副总裁盛建龙、副总裁吴思铭、总裁助理胡南生、董事会秘书兼首席风险官邓宏光,以及今年2月从浙商证券到国都证券任总司理的张晖。
今年1月,曾有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待国都证券新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到位,便能开始正式开展整合工作。
4月29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浙商证券,相关人士表示,现在公司正在对国都证券的董事结构、任命进行调整,关于内部业务调整的方案还必要关注后续的公告。
上述浙商证券人士进一步表示,浙商证券的计划是完全收购国都证券,实现全资控股,但由于后者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公司必要与多位股东进行谈判,所以收购进程可能会相对慢。因此,现在还不具备合并报表的条件。
3月23日,浙商证券以5704.2万元总价竞得国都证券3000万股无穷售流通股,成交单价1.90元/股。浙商证券表示,截至此次竞拍前,公司已累计斥资51.28亿元,持有国都证券比例已达34.25%。现在,浙商证券尚未在公告中披露其持有国都证券最新股权比例。
去年12月,国都证券变更主要股东事项获证监会批复,浙商证券成为其主要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成为其现实控制人。
相比之下,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60%股权的进度稍慢。今年2月,国融证券变更控股股东事项获证监会受理,至今尚未获批。有市场分析称,由于西部证券本次收购股权的比例较高,可直接申请获得国融证券的控股权,在后续的报表合并中也有较大优势。
除上述两起并购案外,市场上也有不少关于其他券商合并的猜想。
上个月,市场传出中泰证券收购联储证券的消息。3月28日,联储证券通过其公众号平台进行否认,表示“并未接受任何证券公司关于收购事项的尽职调查”。联储证券还表示,请行业机构和广大投资者务必注意辨别判断,提高防范意识,谨防被错误信息误导。
尽管联储证券总部也位于山东,但与中泰证券并不属于同一大股东。联储证券的股权架构较为分散,天眼查App表现,其第一大股东为北京正润投资集团(持股比例17.48%),第二大股东为青岛金家岭控股集团(持股比例为15.43%),为青岛市崂山区财务局的全资子公司;而中泰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为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实控制人为山东省国资委。
上述17家券商中,仅有国元证券和华安证券为同一实控人——安徽省国资委。基于此,市场不时猜测“国元+华安”合并的可能性。
两家安徽省属券商在2024年均实现营收、利润双增,业绩增长稳定。若测算合并后的规模,“国元+华安”2024年营收合计达到123.90亿元,略超兴业证券,在上述17家券商中排名第二;归母净利润合计达到37.30亿元,超过东吴证券,位居榜首。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9A09OA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