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0|回复: 13

拆迁暴富之路,被堵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8 16:00:5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猫哥
来源: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文章已获授权
1979年,有个叫丁惠民的知青跑到了北京。
他来干啥呢?主要是反应题目,当时拨乱反正已经开启,但像云南就有数万农垦知青不知该回城照旧该留在农村?
当时大伙对这个题目争论很多,最后,照旧邓公发话说,“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接待。”
于是政策就出来了,不乐意留在农村的,都可以回去。

很快,一堆知青就返城了。
等他们提着大包小包回了家,新的题目来了——没有住的地方
以上海为例,当时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还有3万多户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5平,有的乃至七八口人挤一屋,连床都能搭三层……
当时新民晚报的一幅照片很有代表性:

所以80、90年代的一个主题词,就是房子。
盖房子必要地,土地怎么来呢?
1991年,一个非常非常紧张的文件出来了,这就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它对拆迁的流程、资质和补偿都做了规定,一些嗅觉敏锐的人意识到了此中的商机,纷纷快速卡位冲进这个市场。
但是当时的拆迁,离暴富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像上海实验的是“数砖头”模式,按原有面积给予产权调换或作价补偿,很多人手里静安寺百乐门25平米的房子换了虹口30多平米的房子,还有人北外滩20平米的房子拆迁补偿12万,再去杨浦买套40平米的房子。
现在的年轻人看来这是血亏啊,但回到那个年代,这就是最普遍的选择,八九十年代把家里的古董、红木家具卖了买时髦的电镀椅、20寸彩电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活在汗青的局限里。
当时的人主要的目标就是改善居住环境,很多地产商意识到了这行当能挣钱,但能挣多少内心没谱,京沪能卖到七八千的房子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豪宅了。
效果,2001“世茂滨江花园”项目出现了,梁朝伟担当形象代言,1.45万/平的天价可把当时的人给惊呆了,于是大家的思绪立即被打开了,各地的地产公司哗啦啦出现了一大堆。
当时各种规则比较乱,还可以强制拆迁,有些政商关系比较厉害的,真就赚取了暴利,完成了原始积累。
但也有没玩好的,好比牵扯到周xx的上海“东八块”,就是那个晦涩年代的一个缩影。
这块地被视为“上海最后一块黄金地”,在击退了李嘉诚、新鸿基等多家香港财团后,周的公司以“零”土地出让金获得了这八块地,固然,条件是鼓励住民回搬才能免交土地出让金。
拿下土地之后,周开了发布会说会投资50亿开发,并且自曝身价150亿,一时哗然。
按计划,周的公司必要支付6亿的动迁费用,但是涉及动迁的有1.2万户,户均拆迁款4.7万,当时上海房屋均价4800,够买10平米的……
这代价连白菜价也不如啊,最关键的是,就这6亿也没到账,住民不干了,举报、集体诉讼、进京上书之类的事就出来了,最后的效果大家都知道,周的王国崩溃,连带着上海官场震荡不止。
上海尚且云云,地方上那更是乱象丛生。
真金白银的利益驱使,让地产商们纷纷兴奋地冲在了拆迁的第一线。在那些个粗放发展的日子里,强拆绕不过去、钉子户更是时常现身于各大媒体头条,恶性案件时不时就出一个。
地产商为啥敢那么豪横呢?因为当时的条例中有“强制拆迁”的条款。
(2001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好比有的地方公开说,“只要不死人,不死在现场,什么本领都能用。”
于是在这个市场上,“暴力+暴利”双头驱动,一众地产商完成了原始积累,但是被拆迁的老百姓所得不多。
强制拆迁的副作用太大,经过十年努力,2001年的拆迁条例终极被2011年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取代。
在此之前,拆迁暴富的是地产商,利润没有分给老百姓。但是强拆终止之后,拆迁让很多人财富倍增,运气改观,尤其是那些爱钻空子的人,成了这里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是按面积补偿,大家就私搭乱建,能搭个房子的地方都占上,平房直接盖楼,盖个三四层的都有,拆迁不思量私搭乱建的面积,那就闹呗……
后来政策调整了,数砖头变成了数人头,那也简单,当时的户籍管理还不规范,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往一个户头上迁,十平米的房户口上有十口人,人产业然不住,只是为了拆迁的时间分房分钱…..
固然,多数赶上拆迁的人也是命好。
好比当年上海要办世博会,一大堆房子要拆迁,项目有钱,动迁也很顺利,很多家庭一次拆迁得了几套房,拆迁完了就赶上房价起飞,随便炒炒房远超工薪所得。

这类一夜暴富的案例越传越邪乎,大家都盼着自家的房子赶紧被画个圈,里面写上血红的“拆”字,这导致后来的拆迁中钉子户越来越多,2016年的时间泛海在上海董家渡搞了两块地,猜猜征收费用要多少钱?95.77亿!就这,当地住民还深感不满,不停拖着不愿搬。
最后着实没办法了,泛海不得不把项目甩给了地产圈接盘侠孙老师,也算是仓皇抽身。
如果说这算是拆迁暴富的“初澜”,那随之而来的棚改则掀起了真正的“高潮”。
不少住在棚户区、城中村的住民缺少购买力,想拆的拆不了、想搬的搬不走。
棚户区改造算是解决了这个题目。
2013、2014年,事关加速棚改工作的文件先后印发,一场大张旗鼓的大戏就此拉开序幕。
钱的题目,倒真不必担心。当时建立了专门机构、实验单独核算,接纳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专门干这事。

(图源:中国政府网)
简单来说,就是接了个新水龙头。
以当时的视角来看,这是城市化、去库存、改善民生的大举措,不过客观上,这也硬生生造出来不少暴富的荣幸儿,而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暴涨也跟这有关系。
本来拆一套旧房换一套新房,房价是很难起来的。可一旦开了货币化补偿的头,旧房还没拆、钱就被拿去买了新房,慢慢地房价就按不住了。
那几年里,三四线城市成了部门地产商的福地,连鬼城的房子都不愁卖了。甭管是什么东北、西北、环京、东南,小县城的房子随便就能涨到好几万,顺手还推动了下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
在那之后,汹涌的潮水转头又涌进一二线城市,进一步推高了本就夸张的房价,固然也随之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拆迁段子,什么北京拆合院给条街、上海拆楼赔几个亿等等,看得人气血翻涌。
拆迁暴富的极致案例,来自于宇宙中心深圳,白石洲城中村的拆迁补偿的形式是房子+现金,据说直接拆出来1878个亿万富翁。

不过在喜笑颜开的人们背后,有些矛盾也变得尖锐了起来。
在大张旗鼓的棚改浪潮中,地方政府、房地产公司和拆迁户们都是赢家,乃至越敢闹、越能闹的人赢利越多,反倒是那些轮不到拆迁、被迫接盘上车的人徐徐掉队。
原来在白石洲,花几百、一千就能租到一个不错的单间,上班近不说、吃喝玩乐也都一应俱全,足够支持起年轻人的空想和尊严,可拆了之后周边只剩下均价大几千的公寓,谁能受得了?
羊毛,最后照旧出在了老实人身上。
不光没来得及上车的人受不了,久而久之,连被视为国本的制造业都扛不住了。陪同着深圳房价的与日俱增,甭管你是外资企业照旧本土精英,任谁都扛不住越来越高的地价。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从2015年开始深圳制造业年度注册企业数量逐年降落,等到2020年,就剩下当年的三分之一了。

更可怕的是,房产成了最有用的避孕药,年轻人直接躺平。
眼看着形势不对,不少部门赶紧站出来想办法,像放开三胎、整理996大小周、重拳校外培训等等,但最关键的照旧要向最根深蒂固的“泡沫”开刀。
拆迁,这个传说中的暴富之路很难不受影响。
在8月10日,住建部发了个意见稿,不仅提到要严控大拆大建、坚持“留改拆”并举,还重点提及了不大规模、短时间拆迁城中村等城市连片旧区,导致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租房困难。
如果照着这个思绪,拆迁暴富的传说大概真的要终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8 18:32:34|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之前拆的就这么算了吗[奸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8 19:14:02|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来搞笑的还是别有用心?羊都跑到剩下两三只了,还要花一笔钱来修篱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8 19:21:18|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拆了以后不知要干什么,周边都是楼,没地方干活,没地方办厂,没地方种地,没有人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04:16:0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你这个思路,老百姓都要房不要钱,因为要钱也买不起房,拆了房东变租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06:58:2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来堵死这条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07:37:15|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暴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09:48:22|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的是否吐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11:55:3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种楼还是别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9 14:11:0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给不起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