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4|回复: 0

安全问题,家长说破了嘴孩子好像也没什么感觉?这里有个好办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5:20: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这个世界,经常是大人有大人的经验,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理由,两者往往错位,所以常常麻烦不断,有时甚至陷入危险之中。
这不,猴子妈妈要出门了,认真叮嘱小猴子们——
“你们做什么都行,
但是千万别到下面的芒果树那儿去,
下面有老虎。”
只可惜,信息到了孩子这里,芒果成了扎扎实实的诱惑,老虎则沦为一个疑似存在!

三小只心心念念谋划着要去“看看”芒果,当然只是“看看”……“应该没事吧?”自我安慰着开始了行动——

确认过啦——

“哪儿都没有老虎!
快下来,快下来,看!
黄灿灿的芒果啊!”

巨大的诱惑下,三小只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心理建设:
“嗯……
没准儿……
没准儿我们可以去把那个小芒果摘下来。只要我们特别小心——”

再确认过一遍——
“看了,看了,都看了,
还是哪儿哪儿都没有老虎!
快!如闪电摘下芒果,再回到树上,享用美味。”
三小只侥幸胜出!
胜利膨胀了三小只的心:
“嗯……
没准儿……
没准儿下去根本就没事,要是真有老虎,我们早就该看见了。”
一个一个地下到了地面——

“还是哪儿哪儿都没有老虎!
却有这么多芒果!”
揣测一下三小只的心声:
妈妈真是太多虑了,根本就没有什么老虎,
而且芒果多么美味啊!

“等等,好像有什么声音?”
“快!”

“我们只是看看,或者轻轻摸摸等等”
“应该没事吧”
“我们会小心的”
“我们会很快的”
“没准儿怎样怎样”
总之,“看上去好像可以试试”。
试试,然后脱身?
这些话是不是太熟悉了?
孩子们不知道,那个世界正等着他们探头,他们只要看上一眼,很容易就身陷困境。全身而退也不是不可能,但对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极高,是一场大冒险,你要时时刻刻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谁也不能光靠运气活着,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只是,这里边有一个矛盾:
安全问题,对孩子们来说太抽象,太遥远;
而眼前的诱惑,又太形象,太近在咫尺;
仅靠父母语言上的提醒叮嘱很难起作用,像猴子妈妈一样。
不信你看,故事最后,当猴子妈妈懊恼地说“只能待在上面,连香蕉都不能摘了”时,一听说还有“香蕉”,三小只又开始动脑筋了——

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结合孩子当下的特点进行。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我们可以得知,基本上从3、4岁到小学中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都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尚待发展,所以,希望孩子通过语言明了行事后果然后避免问题发生,是不太现实的。
如果能把抽象的语言改为看得见、摸得着、讲得清的具象的图像,把整个过程、后果,都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效果会不会要好得多?
这里,绘本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除了孩子们喜欢、图像叙事的天然优势外,绘本创作者对儿童心理的深刻把握与细腻描绘,更让孩子非常轻松就能从故事中认出自己,然后顺理成章进入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亲爱的小朋友,看看故事中小猴子的种种所思所想,是不是感觉跟自己特别像?




因为具体可见,
孩子们会很容易把自己代入进去,会思考:
面对同一问题,我会怎么选择?
为什么这种选择不可行?
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这种后果我能不能承受?
什么才是合适的选择?
……
真正有所触动,
然后,理解、吸收!
和孩子们共读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小朋友的印象会更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