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8|回复: 1

国内外部分家庭采用尊重孩子选择实施快乐教育与放养式教育有区别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8 10:58:3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外部分家庭采用尊重孩子选择实施快乐教育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教育方式吗?
感觉大部分家长习惯于把问题总是放在非此即彼的对立面来考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大家有细心观察或者感悟,世界上所有的所谓 自由,并非部分人士自己脑洞中想象的完全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
同理运用到育儿方面,尊重孩子的选择问题, 快乐学习绝不等同于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任何学习问题彻底大撒把,任由孩子随心所欲地选择,家长给以尊重。

一、一些必要的学习不说是强制性的,起码要做到应知应会,因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每个人都是社会人
1、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等,不要求每个孩子的学习程度达到大律师级别,作为父母或者监护人在日常育儿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以孩子能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不厌其烦地熏陶并且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不能触碰底线的方向,否则只会接受法律制裁;
2、涉及公序良俗的内容/理念,不要求每个孩子仿佛要上考场应试一般死记硬背相关条文,作为父母或者监护人在日常育儿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以孩子能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不厌其烦地熏陶并且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做不到会遭受怎么样的社会谴责;
3、涉及学校、一些公共场所的有关纪律和规章制度,不要求每个孩子仿佛要上考场应试一般死记硬背相关条文,作为学校教师、管理者和父母或者监护人在日常育儿或者教学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以孩子能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加以教导,以便孩子可以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4、 其他方面
我们就可以发现:仅从以上几点,就能明白至少这些方面就不是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作为可选项任其自由选择是否要学习,要知道“的了。

二、作为社会人需要学习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1、语言沟通问题: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的语言,例如中文,不要求孩子将来成为国学大学、文学家,再退而求其次,不指望孩子在未来可能参加的中高考中,语文学科可以考单科优秀。基本的中文词汇,基本的语文素养总该学习掌握吧?!
总不能因为孩子没有兴趣爱好学习语文,尤其要适当背熟于心和练习写好那么多字、词和优秀文章,知难而退而彻底放弃不学习语文了吧?
举个不一定雅的例子,将来孩子长大,有婚恋需求,想对中意的异性对象表达仰慕之情,不管是勇气足够直接口头说,还是拐弯抹角地通过书信传递信息,如果当初小时候因为不喜欢语文,不学无术,没有基本的中文素养。碍于公开场合不便再举例子,大家完全能想象能说出什么优美的情感表达用语,能不使这些”乱码语言“的受众感觉倒胃口甚至反感就不错了。
杠精们也不必罗列那些财大气粗的”文盲“与”才高八斗、知书达理“的人之间的结合。长久与否另外单说,就一句话:好比人穿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体会最深!这话糙理不糙。
2、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需要配套学习的基础知识。作为父母不管是可以亲自言传身教、还是通过其它方式,都应该让孩子在符合自己的年龄阶段学习,达到作为一个社会人应知应会的基本标准。
3、其它未提及的方面
上述说的这些,是从反方向倒推说问题的,不管相关家长有没有明白,这些方面可不是体现”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自主选择实现快乐学习“的。
作为父母在引导工作方面没有做或者做不到位,与”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行为表现其实没有多大差异。
这一点,只有在经历了反面案例,父母才会有切肤之痛。鉴于公开场合,这里不再也不宜展示那些负面的内容引起读者不适感。
回到正方向说,部分家长理解中的快乐学习,尊重孩子选择,孩子在后续成长过程可能出现反复或者放弃各种原先的”兴趣爱好“。实属正常。

一、天赋
1、除了极少数家长能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自己或者通过他人发现了孩子在某个方面与众不同的突出特质,适当加以引导后正好匹配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给以相应的支持,结果孩子一发不可收拾地朝着自己的兴趣持续地深度钻研和探索,有可能在小小年纪就获得了重大的成就等等,这些”别人家的孩子“的案例大家很容易理解,不过是极少数,不必纠结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比较!
2、少数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未能及时发现孩子在某个方面与众不同的突出特质,未能在关键时期加以引导,等到孩子成长中、后期后在学校被伯乐发现,出现了两种方向:
2-1、父母有所醒悟,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开始全力以赴支持,运气好的孩子可以通过”勤能补拙“的努力方式,付出常人无法想像的艰辛,有可能无限趋于达到其天赋所能达到的顶峰,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起因是幼儿时期错过了关键发展期;
2-2、父母不以为然,仍然按自己的理解和观念按平常的路径,继续育儿。有过经历的父母回顾孩子的成长过程,也许会感觉五味杂陈。天赋过人的孩子是孤独的,能真正理解TA们的人不多,哪怕是曾经朝夕相处的父母都有可能并没有真正懂得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恰当的出口,没有得到周边人的理解和认可,多半会表现出“怪异”、情绪问题以及其它不良行为习惯。属于让人事后追悔的类型。
二、努力
1、如上所述,有天赋的孩子,如果能得到及时和有效地引导、支持,自身不断努力,除非不可抗力因素或者人为恶意干扰因素,其发展路径不说顺风顺水,起码最终是极有可能登上人生巅峰的。反之,光有天赋没有实质性的努力付出,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
2、没有特别天赋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努力和付出,结果很明了,不再赘述;
3、天赋一般的孩子,即使父母很重视其成长,也愿意为其创造力所能及的相关资源,引导好孩子很努力。最终能达到匹配自己天生资质的良好成就,这样的结果应该是皆大欢喜的。
遗憾的是,在当下现实中,相当一部分的家庭并不是这样给孩子做学涯规划和职业规划的,往往给孩子设定了“父母心目中理想的人生发展路径和最终目标”。按照持续追踪的结果和相关统计数据,包括未公开的,这类孩子长大后并没有“活成父母当初期望的样子”!
所以,当父母讨论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无非就是:
1、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实施快乐学习?
还是
2、该干预孩子的学习,根据父母的预期给以“规定动作”,甚至是打压式教育,促使孩子走在父母规定的轨道上,“以确保”未来能获得预期中的结果?
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建议父母们采用逆向思维,以始为终的方式,结合孩子的天赋,按时间节点匹配每个成长阶段所能具备的条件和资源,如果孩子能通过正常努力后做得到的成就(包括但不限于学业成就、特长、其他综合素养等等),分析其可行性。如果整个反向路径预计都能顺利实施,那么初步的选择结果也就出来了。最后就是正向逐步积极稳妥地实施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倒推的结果显示整个过程并非预想中的顺利,那么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了,父母真的没必要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干预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否则,期望越大,最终的失望也可能更大!
是否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否给孩子实施快乐教育,还是采用其他教育方式,既不能是父母和相关人士完全按自我认知确定的,更不能是靠完全凭空想像出来的育儿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8 12:13:5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知如果存在差异,导致看法和选择也会相应的产生较大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