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今天犹如自己做报童一样的心情愉悦,正式入驻”头条”啦。 关注头条平台算起来也是疫情期间的事情~ 相信大家也都感受颇深.... 2020年的疫情的确改变了我们身边许许多多,失去的同时也有收获,最珍贵的是让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浮尘凡世中,即便是陌生人,重新开始彼此关注关心,牵挂对方,灾难面前,“情”是能战胜一切的法宝。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人的喜怒哀乐:原来,大家的生活都精彩:原来,人人的生活不容易......
读了18年书的我, 给周围人的感觉总是知心姐姐似的亲和,有着跟我年龄不符的稳重。毕业时,学习外语并兼修心理学的自己不想工作一望到头的重复,于是放弃了做公务员和进校当老师的机会,选择独自留在上大学的城市,面试应聘进了外企,一个人在异地开始了奔波的工作和生活~ ~一份外贸管理的工作 坚持了12年。
工作过程中结识了现在的老公,共事共处直到7年后结婚,1年后生子。尽管耽误了“孩子打酱油”的时间,不过该来的都如约而至地出现在自己的身边,那种感觉幸福极啦~ 伴随着儿子的出生,“静姐”变成了“骏妈”, 对儿童心理和育儿的执着,又把我拉回到教育阵线~ 一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产后严重抑郁曾经让我一度从儿子出生的喜悦担忧到自己面对死亡的恐惧),为了学习如何做妈妈,为了当时自己执念的不想让孩子有自己身上不好的特质,不希望宝贝将来还踏自己踩过的坑...于是我开始疯狂学习和复盘,如同重新备考、上大学,学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妈妈:正面管教认证讲师、 共情陪伴儿童心智教育讲师、 高级育婴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早期儿童教育指导师,沙盘心理咨询师......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育儿的窗户纸慢慢透了,点破啦..... 我不再焦虑育儿本身,而是开始和共同学习的妈妈们一起注重到自身的成长啦。是的,做了妈妈的我们是最需要先长大和成长起来的。
同时,我也把所学的知识和感悟及时跟周围有育儿疑问的妈妈们分享交流,真诚地相互鼓励,不自知地开始在育儿圈里扎根耕作起来。慢慢地,我又有了第三个被认可身份的称谓:裴老师。在儿子长大的这6年时间里,也是我早期育儿教育认知,熟悉、蜕变的过程,我更专注0-3岁婴幼儿早期干预和心理研究,分享0-6岁婴幼儿早教知识、大脑潜能开发经验以及这个阶段因为孩子的到来,我们家庭关系发生的变化提供个案分析疏导和咨询(涉外婚姻的文化差异也会让我曾经焦头烂额,时时面临挑战)等等,为信任的宝妈们提供育儿答疑和早期干预。
随着自己的学习和认知,对行业的敏锐度也让我有幸在中国开放二胎、三胎的三年前,也就是2016年,接触到了国外daycare 和preschool的先进托育理念和管理方式,系统地跟随美国伯克利教育学院蒙特梭利研究院的老师们学习了蒙特梭利的教学方法,对0-6岁儿童真正爱、尊重和自由的理解以及把握又提升了一个高度。于是,在国家倡导托育的现在,很荣幸地得了第四个认可的称谓“园长妈妈”。
再后来,就是今天、当下的我,愿意是能把这份快乐和成长的感悟,借助平台,继续梳理分享给身边信任的朋友和妈妈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让我们一起用心栽培、静待花开....... 享受"漫"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