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娱乐圈 查看内容

《忠犬八公》成功本土化,拍出城市和家庭的离合变迁

2023-4-5 21:54| 发布者:admin| 查看:85| 评论:0

摘要: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云儿有日版《忠犬八公物语》和美版《忠犬八公的故事》珠玉在前,中国版《忠犬八公》此前并不被看好。但令人惊喜的是,凭借成功奇妙的本土化改编,以及大胆参加原创元素,影片不仅保留了这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云儿

有日版《忠犬八公物语》和美版《忠犬八公的故事》珠玉在前,中国版《忠犬八公》此前并不被看好。但令人惊喜的是,凭借成功奇妙的本土化改编,以及大胆参加原创元素,影片不仅保留了这一IP中最精华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还将视角扩大到时代变迁下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家庭的离合悲欢,从而表达出更加诚挚隽永的情感。

美日两版影戏的主角都是一条叫八公的秋田犬,但中国版不仅换成了土生土长的中华田园犬,还给它改了个很国粹的名字“八筒”,这一改编既自然,也更加亲切幽默。影片没有回避屠狗场、吃狗肉这类现象,还借此增长了一段八筒被抱走差点送命的惊险情节,对影片节奏也是一种调剂。

影戏故事放在了山城重庆,这个城市近些年已经成为国产影戏里频繁出现的取景地,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有套路化和审美疲劳之感,但导演徐昂这次却拍出了重庆的温情烟火气和巨大的城市变迁。麻将、凉虾、辣味卤肉、重庆方言、“耙耳朵”丈夫……这些元素为主角一家人丰富细节,增添生活气息。山城崎岖的地形则为八筒的奔跑跳跃提供了更具表现力的空间,拍照机在拍摄小狗运动时能够更多变、更有可看性。

片中出现的江边堤岸、报刊亭、过江索道,不仅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告急元素,还承载着表达沧桑之感的作用。天气炎热时,主人曾带着八筒到江边游泳,在堤岸上嬉戏,后来主人去世了,八筒来到江边探求,看到的已经是被江水上涨所沉没的堤岸,这场景让人想起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男主人活着时,天天从报刊亭取报纸,让八筒叼回家,男主人去世后,报刊亭老板见证了八筒对主人十年如一日的守候和约定。八筒曾经天天早上看着主人坐过江索道去上班,晚上又在车站门口等着主人回来,即便索道经历了关闭、改造和变成旅游景点重新开放,八筒依然还在等主人。还有在片中投喂过八筒的“棒棒军”,在片尾也要回老家另谋生路,因为这座城市已经不必要他们的肩膀和扁担。江面会上涨,老屋会拆迁,报刊亭会消散,索道会从通勤工具变成旅游景点……时代洪流中,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也会随之变化,但小狗对人的感情却没有变,这种强烈的对比,极大增强了影片的情感打击力。

由城市具体到主角一家人,与别的两版作品相比,中国版更侧重表现一家人与狗相处的细节,传递出爱、伴随的意义,以及通过动物视角显现这个家庭的变迁。八筒的到来,让除了男主人以外的家人经历了从抵触、磨合、适应到终极喜爱的过程,围绕狗的去留题目增长了不少喜剧点,自制狗粮、雨中遛狗、和小狗照全家福等温馨又有趣的日常细节,让人与狗的情感更有说服力。同时,小狗也成为连结一家人情感的纽带,见证这家人的聚散生死。女儿出嫁时,狗在天台伴随情绪复杂的老父亲;儿子离家去北京打拼时,小狗追上火车站台,传递出父亲对儿子无言却深情的牵挂和不舍,有几分《背影》的感觉;等到十多年已往,一家人已经南北、乃至阴阳相隔,母亲也已两鬓斑白……这种物非人也非的场景,无疑让影片在情感厚度上更深、更动人。

因为主角的讨喜,宠物题材影戏很容易拍得催泪,可要拍出诚意和新意却难。《忠犬八公》在时空上下的功夫,让它有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和味道。世界快得让人喘不外气,唯有爱和伴随永恒。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405A07WWD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春节长假收官,湖州交警一直守护
  •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慰问 把党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