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帖子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娱乐圈 查看内容

数据复盘:声量和口碑更好的《灌篮高手》,票房为何低于《铃芽之旅》?

2023-5-18 22:24| 发布者:admin| 查看:90| 评论:0

摘要:《铃芽之旅》和《灌篮高手》这两部电影作品本身,实在品质都很高,同时也有不少的争议——但争议方向的不同,大概也导致后续票房走势的变化。文 | 赵二把刀在上映之前,许多声音都认为电影版《灌篮高手》的票房终极

《铃芽之旅》和《灌篮高手》这两部电影作品本身,实在品质都很高,同时也有不少的争议——但争议方向的不同,大概也导致后续票房走势的变化。

文 | 赵二把刀

在上映之前,许多声音都认为电影版《灌篮高手》的票房终极是有可能超越《铃芽之旅》,打破刚被后者拿下的“中国影史日本动画电影票房第一”的头衔的;但市场终极的效果来看,《灌篮高手》的终极票房距离《铃芽之旅》的票房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情怀和热度为何没有转化为高票房?同为日本动画电影,《灌篮高手》和《铃芽之旅》的差异又在哪里?读娱君在这里从多个数据维度来解析一二,也可以借此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宣发提供一点思绪。

1

从两部电影上映后的团体表现:《铃芽之旅》,3月24日在国内上映,截至5月17日,环球票房2.87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是其第一大票仓,累计票房8.03亿人民币,日本本土票房1.04亿美元,韩国市场达到4107.6美元。

《灌篮高手》,4月20日在国内上映,截至5月17日,环球票房2.36亿美元,其中,日本本土市场是其第一大票仓,票房为1.03亿美元,中国市场的票房累计6.36亿人民币,韩国市场票房也有3627.2万美元。

从票房数据来看,可以大概看到《铃芽之旅》和《灌篮高手》都是主打中日韩市场的,而在这三个市场,《铃芽之旅》的票房表现都要强于《灌篮高手》的。

详细从各个地域票房表现来看,中国是《铃芽之旅》的第一大票仓,可见新海诚在国内的号召力之强,是名副实在的日本动画电影“第一人”的;而《灌篮高手》虽然自带ip光环,但还是在日本本土市场更有号召力。

此外,《铃芽之旅》的美国市场也有凌驾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西方市场的表现也明显强于《灌篮高手》。

仅从以上数据实在就可以看出,虽然ip非常重要,甚至在日本国内动画市场占据绝对的上风,但详细到单个影片的市场竞争力来看,原创动画电影的竞争力还是相当之高的。

2

在两部影片的品质都很上乘的基础之上,《铃芽之旅》和《灌篮高手》这两部日本动画电影在国内市场的宣发,表现的都相当良好。

《铃芽之旅》预热阶段,就邀请新海诚来国内和影迷见面,在北大举办的首映式反响也是非常热烈,周深演唱的中文主题曲也是传播广泛,b站等办的提前观影活动也是在交际媒体上狠狠的刷屏,影片未映先热,上映之前的点映及预售票房破亿。

《灌篮高手》的宣发力度也是拉满,主打“情怀”和“回想杀”,热度可以说是高于《铃芽之旅》。

《灌篮高手》的首映礼同样也是在北大举办,现场氛围更是燃爆,在交际媒体上的传播也是非常强势,截至4月19日22时,影片《灌篮高手》预售总票房突破1.15亿(含零点场),凌驾《铃芽之旅》成为中国影史进口动画预售票房冠军;4月20日首映当天的零点场,《灌篮高手》票房突破2000万元,观影人次超50万成为近3年中国市场零点场票房亚军。

预热阶段的热度,和上映首日的票房表现,也让许多从业者一度认为《灌篮高手》的票房是有可能超越《铃芽之旅》的,甚至有机遇打击10亿+的目标——事实上,至少在上映后的第一周,《灌篮高手》都保持着这样的可能性的。

票房数据表现,在各自影片上映后的前7日,几乎是并驾齐驱,《灌篮高手》甚至还略有上风:

透过票房走势图,可以明显看到,上映7日后票房开始分化,《铃芽之旅》占据上风:

为什么上映首周后,票房开始分化,导致《灌篮高手》的票房增长放缓,可以从以下数据维度来解析一二。

截至5月18日中午,《灌篮高手》的观影总人次1762.4万,《铃芽之旅》的总人次2417万,两者观影人数相差近700万。

根据灯塔专业版表现,两部影片的性别比例接近,男性观众都凌驾50%,但年岁层次分布差异巨大,《铃芽之旅》在青少年用户占据绝对上风,而《灌篮高手》的观影人群多半都是30岁以上人群。此外,根据猫眼专业版表现,《灌篮高手》的男性观众占比有60%,也是很明显的特征。

而从区域分布来看,《铃芽之旅》在三四线都会也占据相当的上风,也就是说,《铃芽之旅》的用户群分布更广泛,也更合理。

那么题目来了,为什么宣发搞的很不错,预售成绩不错,甚至更好的《灌篮高手》为什么没有笑到最后?值得思索。

3

读娱君以为,上述题目要回归到两部影片的自身定位和宣发计谋上,《铃芽之旅》和《灌篮高手》这两部电影作品本身,实在品质都很高,同时也有不少的争议——但争议方向的不同,大概也导致后续票房走势的变化。

《灌篮高手》在国内市场的宣发主打的是“情怀”,从终极的效果来看,确实是相当成功,吸引了许多30岁以上的用户购票观看。

同时,“情怀”也让《灌篮高手》没有可以大概破圈,会让许多没有“情怀”的埋伏观众有一些生理负担,没看过漫画或动漫会不会观影感受会不好?

此外,《灌篮高手》的漫画粉丝和动漫粉丝在网上的争吵,也影响了这部影片在坊间的口碑:在2022年11月,读娱君撰写的《灌篮高手》剧场版预告画风惹争议,“有生之年”会圆梦还是烂尾?中,对于《灌篮高手》电影版可能会引发的争议就做过细致的描述,而影版在国内上映后,对于电影的画风和剧情,漫画版的粉丝观感就明显好于动漫版的粉丝,并对动漫版的部分粉丝进行了“口诛笔伐”。

再来看《铃芽之旅》,就没有原著ip的桎梏,主打的是其作为新海诚灾难三部曲的第三部,团体上保持着很高的品质,但剧情也被不少观众认为没有新意,不过相对而言,争议的声量较《灌篮高手》要低许多,也吸引了更多的非二次元用户购票观看——毕竟,抛开所谓灾难三部曲的光环,《铃芽之旅》也是一部情感很丰富的电影。

固然,《铃芽之旅》可以大概达到如此的票房成绩,也是二次元文化尤其是日漫文化在已往20多年时间“日积月累”效果。前文提到,《铃芽之旅》在三四线都会的购票用户比例很高,这和互联网的普及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以b站为主的二次元文化聚集地,也都让二次元文化可以大概更直接的触达青少年人群以及三四线都会的人群。

还有口碑,国内许多影视行业的评论者言必称的口碑,大概首先就是“豆瓣评分”,可是,口碑是许多元和个体化的体验,豆瓣评分虽然很有代表性,但并不代表绝对性——《灌篮高手》的豆瓣评分一度破9,现在也高达8.9.远远高于《铃芽之旅》的7.3,可这只代表着喜好电影版《灌篮高手》的网友们,更喜好在豆瓣打分,并不能代表两部影片在更广泛人群的认可度。

不但动画电影领域如此,以春节档的票房冠军《满江红》为例,豆瓣评分7.1,在b站的评价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但其票房反而冲出天际。所以,豆瓣评分,b站up的评价等等,实在只能作为口碑的参考,而不是口碑本身,这大概也是2023年以来,电影市场的客观表现带给行业的一点启示。

小结:

《灌篮高手》的票房为什么没有干过《铃芽之旅》?答案可能很纠结,就是其主打的“情怀”,情怀大概拉动了曾经的粉丝的热情,但可能也让这股热情没办法外溢,形成破圈;《铃芽之旅》实在也有情怀,故事和人物都是原创,虽然宣发上很难有爆点,但新海诚的好口碑确实有“路人缘”,让影片的用户更广泛。

此外,也必须看到,日本二次元文化在国内确实进入到收获的季节,除了引入许多的日漫电影之外,二次元的美依礼芽在浪姐4也是非常受追捧,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只要两国文娱领域保持畅通的交流,类似的高票房和高热度的二次元热门还会出现。同时,也必须要看到,国漫未来可期,毕竟,二次元主打的就是陪同,国漫的陪同也逐渐在开花效果,也等待国漫大电影可以大概尽快形成类似《灌篮高手》和《铃芽之旅》的观影高潮。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518A0A89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 1
  • 2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