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从南非进口的首批饲料玉米已于上周抵达港口,原因是其想要减少在美国和乌克兰粮食方面的依赖。 报道以为,中国到距离自己很远的南非购买玉米,这体现出中国越来越重视增强粮食安全,由于地缘政治辩论不断升级,和中美关系日益告急,引发了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根据中粮集团发布的消息,从南非进口的首批饲料玉米进口数量为5.3万吨,之后将会供应给国有企业,这些国企将会将采购规模扩大,并且还会讨论用散船从南非常态化的进口玉米。 值得留意的是,美国农业部与此同时声称,中国买家在上月底取消了美国56.28万吨的玉米订单,险些同一时间中国商务部部长接受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的邀约,就中美经贸关系和相关议题交换了意见。 必要关注的是,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美国玉米的占比为72%,固然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占比减少到37.8%,但仍然排第一,随后是巴西、乌克兰。 综上所述,中国正在开展多元化的粮食合作,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粮食安全,另有利于拓展多元化粮食进口渠道,避免被卡脖子。 多元化合作模式应对世界新挑衅《南华早报》报道,中粮集团在南非不仅投资建设了一个大豆加工厂,而且还与总面积为7万顷的43个农场签署了长期供货协议,而南非既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国,也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这表说明中国将粮食依赖目光投向了自己友爱的国家,通过在这些国家购买谷物,确保粮食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非峰会期间,金砖国家将讨论使用共同钱币的可行性。 换句话说,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将对外政策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接纳多边合作的方式,能够实现互惠共赢,盼望能够应对将来未知的变化、挑衅,同时这样的方式给世界其他国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会,能够帮助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南非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中国除在南非进口玉米外,国际商业期货公司统计,中国在今年首个季度,从巴西进口216万吨玉米,占巴西出口总量的29.3%,目前中国是巴西的最大购买方。 除在农业方面,另有其他领域中国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合作,比如2013年在西亚北非地区,中国投资存量和流量分别为91.2亿美元、21.2亿美元,而这些投资领域大多数都是通信、交通等建设,如中欧班列,就是为了办理货物运输远、本钱高的问题。 各领域多元化合作利于规避风险《南华早报》报道以为中国从其他国家购买谷物,是为了规避由俄乌的地缘辩论,给环球地区带来的季候性供应、玉米代价上涨问题。 此观点不无根据,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是世界重要的粮仓,当前乌克兰由于基础设施被破坏,无法将更多的农产品出口,这让一些国家陷入了食品困境,比如巴基斯坦。 再加上当前美国对华政策不友爱,若是在粮食问题上打压中国,中方将蒙受不小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自然必要探求能够代替美国的供应方,并且最好是与中国关系较好的国家,以保证自己的粮食富足。 在国际社会用多元化的对外合作方式,进行商业往来,另有很多国家,比如法国、新加坡、巴西等,就法国而言,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飞海运集团签署金额达210多亿人民币的合同,而在几年前法国与意大利也有船舶相关的合作。 可见国际社会有很多国家乐意接纳多边的合作方式,以避免在千变万化的世界时势中,可能给将来带来欠好的影响。 有助于开展多元化的外交多元化的经贸合作方式,不仅会给各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而且还是促进国际社会关系更加融合,俗话说美美与共,和气生财。 环视环球,世界局面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平稳固的地区,无论是民众生存,还是经济发展都相对稳固,比如亚洲、美洲等,另种是处于战争混乱中的地区,在国家经济和社会方面都相对较困难,比如中东、乌克兰等。 而这些出现一个特点,经济发展稳固的地区国家,在国际关系上相对处理比较好,而混乱的地区到处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子,而中国等国家推动的多极化,正好能够对冲美国在世界宣扬的单边模式,更有利于世界各国拉近距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511A09FX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