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军队在巴赫穆特以南的高地墙防线,对位于君士坦丁洛夫卡的乌军第40炮兵旅阵地和第127国土防卫旅部队后方驻地实施了猛烈炮击,参战的俄军炮兵阵地使用火箭炮和自行榴弹炮对乌军步兵阵地、炮兵阵地和兵力集结点进行了大规模杀伤,数万枚子母弹药瞬间在地面炸出滚滚浓烟,乌军步兵一死一大片,乌军炮兵装备被瞬间摧毁。不可否认,俄军炮兵在俄乌冲突期间的表现可圈可点,已经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 斯大林曾经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不过从1991年海湾战争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对航空兵和精确制导弹药的充分运用,让很多人觉得炮兵已经过时了。随着俄乌战争爆发,事实告诉我们炮兵不但没有过时,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有重大的战术意义。 开战以来,俄军炮火投射能力,一直是乌军的数倍,占据了火力优势。然而乌军在炮火装备上,有一个长处是俄军无法比拟的,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优势还将更深远的影响俄乌双方火力对比,甚至会让俄军炮兵吃足苦头,这就是乌军配备的西方反炮兵雷达。 在陆军作战中,火炮是最重要也是使用最多的陆军支援火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炮火支援对于陆军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进攻作战中,大口径火炮可以用于摧毁敌方的作战工事、地堡、火力点以及铁丝网、堑壕等等,为装甲部队打开进攻的缺口,同时还可以有效打击敌方的装甲部队,掩护己方突击部队的安全,甚至可以压制对方炮兵阵地,减少进攻一方的伤亡。在防守作战中,火炮则可以根据前沿步兵提供的坐标,对进攻的敌军部队进行弹幕覆盖,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并且能大面积摧毁、迟滞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挫败敌方的突击行动。 俄乌双方虽然都投入了重兵,但实际上双方投入的部队相当不成比例,例如,俄军在东乌地区的兵力始终维持在大约20万人左右,即使加上瓦格纳雇佣兵、车臣部队以及其他外国志愿兵等部队,俄军总兵力也不超过30万人。与俄军正面对峙的一线乌军总兵力长期维持在50万人以上,在6月开始的大反攻中,乌军据说集结了70万部队。 尽管乌军总兵力始终维持在俄军2倍左右的规模上,但是在前线作战中却很少能占到便宜。这主要是因为俄军在前线部署了大量火炮,在密集的炮火打击下,乌军只要发起进攻就会伤亡惨重,所以乌军的人数优势很难有效发挥。由于火炮上的劣势,乌军很难有效突破俄军的防御。 在这种情况下,消灭俄军的炮兵部队,实施反炮兵作战成为乌军的重要任务。反炮兵作战核心,就是借助专用的雷达和观瞄系统,也就是 “反炮兵雷达”,通过探测来袭炮弹弹道,快速精确计算出敌方炮兵阵地的实际方位,迅速对敌军阵地实施火力打击。也就是通过专门猎杀生产速度不高的火炮,达到持续削弱对方火力的目的。反炮兵作战最重要的装备,就是“反炮兵雷达”,这是一种高精度雷达系统,性能好坏直接与研制国家的电子水平挂钩。 在俄乌战场上,由于乌军本身的火炮数量和弹药就少于俄军,很难同俄军有效展开大规模炮战。但乌克兰也有一个长处,那就是得到了北约的强力支持,装备了很多西方高性能反炮兵雷达,其反炮兵作战能力明显优于俄军。只要俄军火炮开火,乌军反炮兵雷达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探测到来袭的俄军炮弹,然后再通过弹道解算,推测出俄军炮兵的精确坐标,然后再通报友军,动用各种炮火实施打击,其中也包括海马斯和GPS制导炮弹。 最近一段时间,乌军能够在俄乌战场上取得一定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借助北约的反炮兵雷达系统,有效压制了俄军的炮兵。而失去炮兵火力支援后,俄军兵力上的劣势就展露无疑。乌军不仅可以凭借兵力优势对俄军持续施压,甚至可以利用炮火优势摧毁俄军防线,有效压制甚至打垮俄军前线部队。 不过针对乌军战术的变化,俄军也并不是完全束手无策,应对的办法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就是加强俄军自身的反炮兵作战建设。虽然俄罗斯自己的反炮兵雷达不够先进,且数量也严重不足,但是可以考虑外购先进的反炮兵雷达系统。从技术原理上看,反炮兵雷达本身的技术难度并不高,很多国家都有装备和使用。俄罗斯资源丰富,只要拿出必要的资源,换一点反炮兵雷达问题不大。而俄军的打击火力无论是数量还是性能,都不亚于乌军,只要有数量足够的反炮兵雷达,必然可以有效压制乌军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炮兵部队。 第二种就是扩大“小摩托”的装备和使用,充分发挥巡飞弹的持续猎杀优势,派遣巡飞弹在乌军炮兵阵地周边持续性巡逻和施压,专门打击乌军炮兵和高级设备。比如俄军购买的伊朗“天竺葵-2”的小型巡飞弹,作战半径约100公里,可以有效覆盖俄军炮兵火力打击范围,目前俄罗斯已经可以自行大规模生产,成本也不高。俄军可以针对性的集中一批此类装备,展开对乌军炮兵的直接杀伤反制。 乌军利用西方提供的反炮兵雷达,让原本贫弱的火力,形成了对俄军的重大威胁,甚至可以在局部战线上取得进攻的胜利。不过俄军也不会一直吃这个亏,只要适当整合自己的火力资源,也能对乌军进行一定的压制。乌军与俄军这次“矛盾之争”, 表面上看是反炮兵雷达和巡飞弹的对抗,实际是体系化作战意义的体现,这意味着每一个装备短板都会作战带来较大缺陷。未来作战,所有兵种和装备都将是一个整体,不容有一款装备缺席,这或许对其他国家装备研发带来一些警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722A030V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