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眼下已经进入了一个难分难解的阶段,已经没法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描绘两国关系的现状,不过还是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让人们对于两国关系可能的走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1,中国已不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中美经贸关系正在发生剧变。据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2023年前5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金额为1686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3%,比2022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同时美国从墨西哥进口占比则由14%上升为15%。 另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为3272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7.9%,对美进口下降3.7%。 中美两国的数据虽有差异,显示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那是否应该为中美经贸状态感到担忧呢? 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今年4月份曾表示,为对抗中国,美国愿意“牺牲经济利益”,在美国执意要遏制中国发展的情况下,中美经贸关系是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不过,美国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同时中国也正在打造新的出口优势。 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为14.4%,相比疫情之前的份额还在提升,另外中国电动汽车等行业这两年保持了令人瞩目的出口增长势头。 2,中国在美投资交易活动降至17年来最低水平据《金融时报》报道,截止目前中国2023年在美国国内的并购投资总额只有2.21亿美元,2022年同期,这一数额为34亿美元,这显示出地缘政治对跨境金融业的影响。 评:中国对美并购投资腰斩,恐怕更多体现的是,美国正变得越来封闭,因为中国企业是很愿意对美国市场进行投资的,奈何美国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刁难中国企业,这种做法大大损害了美国市场在国际上的信誉。 由于美国必须大量吸收外来投资,以弥补其巨额财政赤字,所以在外来投资减少的情况下,最受伤的其实是美国自己。 3,美国连续向中国发出友好信号,近期美方的两个动作格外引人注目。一是,8月1日,美国国务院表示,已向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发出访美邀请。 二是,8月4日,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推特上发文,向受洪水影响的中国人民致意。 评: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和美方高级官员刚刚完全会面,并且美国声称商务部长雷蒙多即将于本月访华。 可以说,中美关系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仅中国这么看待两国关系,美国也同样高度重视。 4,美国的传统盟友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新西兰再次违逆美国“旨意”美国不断出台限制措施,导致中国对美投资数额,呈断崖式下跌,同为“五眼联盟”成员国新西兰却是另外一副态度。 据法新社报道,8月4日,新西兰反对党国家党领袖卢克森表示,如果该党赢得大选,就会寻求并接受中国投资。 据了解,新西兰大选即将于10月份展开,按照新西兰法律,在议会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将自动成为国家总理,接下来就看卢克森在大选中的表现如何了。 评:在过去,美国的很多政策,都会在世界上形成示范效应,引得不少国家追随,甚至美国政治人物的个人风格,都成为其他国家政客效仿的对象。 因此才有“巴西特朗普”、“英国特朗普”的说法,但现在美国显然已经丧失了这种引领能力。 以上4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国当前的形象,给予了一个侧写,综合起来,可以让人对当前的美国有一个较为立体的认识。 也许美国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美国已经失去往日耀眼的光环了,变得日益“平凡”。 在五年之前,世界上还有不少人相信美国是“山巅之城”、“人类灯塔”、“文明之光”,如今,这些说法都消失不见了。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向美国求助,出人意料的是,美国不但未能提供帮助,自己应对一片混乱。 曾经美国白宫的一个倡议,就能在世界上引起上百个国家的响应,如今美国甚至要努力争取西方盟友的支持。 但谁能想到,短短几年,世界竟然发生了这么剧烈的变化。 在此过程中,美国经历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总是在怀念曾经的荣光,以为扳倒中国就能回到过去,这导致即使中国抱着巨大的耐心和诚意,中美关系的现状也很不理想。 现在,美国也意识到了,世界局势的走向已不可改变,美国终究还是要跟中国打交道,有了更加理性务实的认知,也许中美关系接下来可以走上较为平缓的道路。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805A04PY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