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的灾情不仅牵动了两岸人民的心,还引起了其他各国企业乃至官方的关注。从民进党、国民党接连发文慰问受灾人民,再到苹果CEO库克表示要捐赠支持中国受灾的群众,最后到美国、欧盟这样的官方表态,甚至连本身深受战火困扰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突然“脑袋开窍”,在本月5号,罕见的用“中乌双语”发文,慰问中国受灾的灾民。 从慰问内容来看,与各方大同小异,对于泽连斯基的示好,中方自然回以微笑,这是中华礼仪之邦最起码的做法。然而,中乌之间这一“正常互动”,到了西方国家的嘴里,就完全变了味道,成了中国开始偏向乌克兰的征兆。 再联想到4号的时候,中方刚确认出席所谓的“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乌克兰官方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表示,中方的与会,对乌克兰而言,具有历史性的胜利意义,且对中乌关系而言,也是一种突破。 可见,乌克兰这一套连招的背后,早有模糊中方立场,挑拨中俄关系的打算。毕竟,对于俄乌冲突,中国虽然一再强调自己劝和促谈的立场,但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中国早就站在了俄罗斯的一边,这些国家普遍认为,正因为中国的暗中支援和帮助,才导致俄乌两国,打了几百天,而俄罗斯的经济、科技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却仍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所以,对于乌克兰和西方国家而言,中国确认与会,以及隔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极其高调地用“中乌双语”,对华表示慰问,这正是中乌关系友好,而中国改变立场,开始站队乌克兰的证明。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未必。中方此举,其实是为了传递3个“信号”。 一来,正如我国官方多次表态的那样,对于俄乌冲突,中方作为一个局外人,一直以来立场鲜明,不瞎掺和,也从未拱火。从冲突爆发至今,中方始终希望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推动两方的矛盾尽快解决。至于美西方过去认为的中国站队俄罗斯,以及现在宣扬的中国站队乌克兰,都不是事实,也不可能成为事实。 二来,中方确认出席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俄罗斯不在受邀之列,并不会参与这场会议。 因此,中方的出席,也有探西方国家“口风”,避免俄罗斯被群起围攻,沦落到众国讨伐境地的目的。毕竟,俄乌冲突,孰是孰非,中方心中早有定义。 既然早已知晓美国的目的,中方自然不会让其成功地拖垮俄罗斯,否则,拜登政府的下一个“捅刀”对象,无疑就成了中国。 三来,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虽然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定的责任,但并不代表别国可以对中方施以道德压制,妄图逼迫中方顺其心意。 中方派出代表出席会议,只能证明,中国对俄乌问题相当重视,也愿意倾听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的诉求,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最终会改变原有立场,需要同意会议中的任何事情。 这一点,是乌克兰释放再多的善意,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施以再多的威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当然,泽连斯基和其盟友,愿意对中国受灾群众表示慰问,中国应该接受其好意,但妄想借此,动摇中国的立场,挑拨中俄两国的关系,我只能说,纯属异想天开罢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810A05LJ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