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给了我们很多关于现代战争的启示,其中有一个细节不断在战场视频中出现,又很容易被人们忽视,那就是交战中的俄乌士兵,披甲率越来越高了。无论是正规军还是民兵,无论是前线步兵,还是后方炮兵,只要上战场,都要穿一套防弹衣,哪怕制式不统一,哪怕性能不合格。 事实证明,各式各样的防弹衣确实有效提高了俄乌士兵的生存率,特别是面对流弹、炮弹破片、地雷以及无人机空袭时。由于重点躯干部位有了防弹衣的保护,遭遇袭击的俄乌士兵并不会在第一时间内阵亡,给了抢救和后送治疗的机会,伤愈回前线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相比乌克兰到处求购防弹衣,什么货色都要的窘境,俄军要从容得多。俄罗斯本就是防弹衣研制和生产大国,而且后方工业研发和生产能力也很完整,因此在防弹衣的选择上,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近日,俄罗斯国营军工集团“罗斯托克”对乌克兰战场使用的防弹衣进行了比较测试,其中不仅有俄罗斯和美国的产品,还包括了中国出口的一种廉价防弹衣。按照“罗斯托克”的说法,俄罗斯的“护身符”防弹衣最强,美国防弹衣性能最差,而中国出口的“淘宝防弹衣”,测试结果却非常微妙! 据俄俄媒报道称,测试选择的都是BR5级别的防弹背心,这是俄罗斯在2017年后实施的新标准,分别从BR1级到BR6级。按照BR5级别标准,要求防弹衣能够抵抗连发射击的7.62x54R全威力步枪弹的钢芯弹和穿甲燃烧弹,并且中弹后的防弹板背凹深度不得超过16毫米。 在“罗斯托克”的射击测试中,分别使用了卡拉什尼科夫系列的突击步枪和机枪,以及8.6毫米的拉普-马格南狙击步枪,在距离15米的位置上进行射击。客观来看,如此近的开火距离,而且还是军用的穿甲钢芯弹,对防弹衣的性能要求是很高的,远远超过我们在警匪片里看到的普通防弹衣,后者往往只能抵挡9×19毫米的巴拉贝鲁姆手枪弹。 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的BR5防弹标准,针对的是步兵实战的需要。只要能够抵挡7.62×54R这种全威力步枪弹,也就能防御大多数轻武器的射击。15米的射击距离,也非常符合实战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比BR5更高一级的BR6级标准,则需要抵挡12.7×99毫米机枪弹的穿甲弹。这个标准用在单兵身上,是非常恐怖的,要知道很多轻型装甲车辆都达不到这个防弹标准。 我们还是再看看“罗斯托克”集团公布的测试结果:据称,只有俄罗斯的“护身符”防弹衣完全符合标准,承受住了所有的打击。而美国的防弹衣,却根本挡不住7.62X54R这种全威力步枪弹。 至于“罗斯托克”找来的中国廉价防弹衣,测试结果却非常微妙。这种被俄罗斯和乌克兰士兵大量私下装备的防弹衣,也同样承受住了所有子弹,统统都没有击穿。不过,在抵挡8.6毫米狙击步枪子弹时,虽然没有击穿,但中国产的防弹板却出现了巨大的冲击凹痕。按照“罗斯托克”的说法,出现这样的凹痕,意味着实战中“无法保证士兵生命”。 从另一个角度看,抵挡8.6毫米狙击步枪的子弹,实际上超过了BR5级标准的防弹要求,BR5级标准只要求抵挡7.62毫米穿甲弹。毕竟,8.6毫米口径的穿甲弹威力要远远超过7.62毫米口径。 也就是说,尽管中国的这款防弹衣性能不如俄罗斯的“护身符”,但也完全满足BR5级标准。要知道,“护身符”是罗斯托克公司刚推出不久的最先进产品,而中国的这款防弹衣却是出口的“淘宝货”,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出口数量大,俄军士兵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 俄罗斯“罗斯托克”军工集团的这个测试,明显就是“护身符”防弹衣的宣传广告。这款防弹衣在今年刚刚推出,号称具有最先进的防弹性能。这款防弹背心,配有陶瓷防弹板和防破片悬挂装置,重量不到10公斤。作为一款能够抵挡狙击步枪穿甲弹的高性能防弹衣而言,这个重量是非常轻便的,也是“护身符”防弹衣最为得意的能力。 俄罗斯自卖自夸的测试,却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中国防弹衣的口碑。要知道,测试中的中国防弹衣只算是廉价出口产品,并非解放军的自用产品。即使如此,这种廉价防弹衣也满足了苛刻的BR5级防弹标准,更重要的是“淘宝货”价格便宜,供货充足。 俄罗斯的“护身符”防弹衣性能确实很好,但是否能够迅速为俄军生产几十万件?这还是一个未知数。要知道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乌两国都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购买防护用具和战术携行具,规模大到中方不得不管控出口。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也紧急从中国广东订购大批防弹衣,用于装备预备役士兵。 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个细节:那就是,“护身符”的防弹性能实际是严重“过剩”的。“罗斯托克”自己也承认,当初设计“护身符”防弹衣的时候,并没有要求防御8.6毫米狙击步枪。但后来却发现,“护身符”的性能已经大大超过了BR5级标准。 (防弹衣也并非是防护性越强越好,也要考虑成本、舒适性和轻便) 这种结果看似是好事,但很容易拉高成本,增加量产难度,对于一种需要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反而是设计上的严重失误。准确来说,能够不多不少“刚好满足BR5级标准”,才是最佳的设计产品,这样才能同时满足性能、成本和量产要求。否则,俄罗斯制订的标准体系就没有意义了。 由此看来,俄罗斯军工部门可能已经忘记了武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忘记了T-34和AK-47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012A01OS0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