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俄官方制定的目标之一就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摧毁乌方的本土军工业体系。然而目前看来,经过了长达20个月的激战,俄方对这项工作显然做得并非很彻底,乌克兰军工业不仅未被完全摧毁,甚至还具备研制一些技术类重装备的能力,这恐怕是很多人都未曾想到的。 从乌克兰国防部近期发布的一段视频来看,在俄乌两军交战激烈的南部战线,乌军正在使用2S22“博格丹娜”卡车炮轰击俄军阵地,这是乌克兰克拉马托尔斯克重型机床厂研发和制造的一款火炮。考虑到与北约军事体系接轨,乌克兰军工团队在开发2S22卡车炮时,摒弃了以往沿用的苏式152毫米口径火炮,而是选择了北约制式的155毫米口径火炮,倍径也是与北约标准接轨的52倍。乌方宣称,在发射底排增程弹时,2S22卡车炮的最大射程在50公里以上。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乌方发布数段2S22卡车炮作战视频中,这款装备明显使用了多种卡车底盘,既有使用捷克太脱拉公司的T815-7T3RC1八轮卡车底盘版本,也有使用此前从白俄罗斯进口的MAZ-6317六轮卡车底盘的版本,还有至少另外两款暂不知名的卡车底盘。也就是说,自今年年初2S22完成定型并投入生产和列装部队后,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其已经出现了四种版本,而这四种采用不同底盘的2S22,显然不可能拥有一致的机动性能和维护保养规范,这对军队来说往往是难以被接受的。 然而,考虑到俄乌激战正酣,2S22属于典型的“火线应急产品”,故乌克兰军工业恐也只能“有什么就用什么”,军队也是“有得用总比没有强”,故即便这款卡车炮的生产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混乱,也依然在军方的容忍范围之内。而说到卡车炮,俄罗斯则刚刚完成了新型卡车炮2S43的定型和首辆交付,有消息称2S43即将投入大批量生产并运往乌克兰战场。于是乎,乌克兰的2S22和俄罗斯的2S43究竟孰强孰弱,就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了。 仅从炮的层面来看,得益于52倍径的长身管,2S22的最大射程明显优于使用152毫米口径、47倍径火炮的2S43,后者在发射增程弹时的最大射程也仅有28公里左右。不过,由于乌克兰技术实力有限且火线赶工,故2S22并未装备自动或半自动装弹机,仍依赖传统的炮兵班组手动装填。说白了就是,2S22真的就只是“火炮上车”的产物。而2S43则采用了自动装弹机,在射速方面显著强于前者,这也与现代自行火炮的一体化设计理念相符。因此,在单位时间内的火力投射量上,俄罗斯的2S43可谓是完胜乌克兰的2S22。 当然了,更重要的一点是,俄罗斯的军工业产能远比乌克兰旺盛,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武器装备,快速弥补部队的战场损失,而乌方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伟大导师列宁的那句“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已经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想来,即便乌克兰仍有少量军工业生产线幸存,恐怕也难以实现与俄方的同级别对抗。被少量生产出来并走上战场的2S22,估计只能是昙花一现。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028A04GX7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