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加沙的地面行动规模进一步扩大,3路大军沿加沙中部、北部海岸线与北部边境对北加沙城区与连接加沙南北的萨拉丁公路展开进攻。截至11月2日早些时间,位于中路的以军部队已经推进到了海岸线,在战线上将加沙地区一分为二。 然而尽管以色列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指挥地面战斗的以色列军官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始庆祝。相反,在以色列《晚报》(Maariv)的采访中,一些军官明确表示哈马斯的抵抗强度远比他们过去遇到的战斗要高得多。哈马斯显然做好了与以军展开高烈度地面战的准备,而加沙就是他们的预设战场。 与此同时,《晚报》还表示以军的进攻并没有完全摧毁掉哈马斯的地道网络,大量士兵仍然可以通过这些地道网络进行有组织的机动,并对以军部队发起主动突袭。 这些迹象无不表明,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战斗并没有随着以军进入加沙而一同进入尾声,而是刚刚发展到白热化阶段。以军是否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现阶段的以军虽然已经在战线上将加沙地区一分为二,但这种战线上的切断并不意味着以军真的能够切断南北加沙的联系。尤其是在哈马斯已经修筑了大量交通地道的情况下,除非以军能够对这些地道网络进行逐一清理,否则很难对哈马斯的人员以及物资流动造成根本性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哈马斯的地道网络虽然名为网络,但其具有很高的独立性与隐蔽性。单一地道入口的暴露只会影响其所属地道网络的运行,而即便这一个地道网络被摧毁,哈马斯也还有备用地道可以使用。 此外,从目前披露的为数不多的视频来看,哈马斯的地道战术也并不非死板的“固守地道周围阵地等以军上门”,而是通过无人机等方式对地道网络周边进行持续监控,待以军部队靠近后再通过地道网络机动到以军部队后方展开突袭。这导致以军的进攻部队经常要面对来自背后的攻击,纵使其配有坦克、重型装甲车等主战装备,也难以在交战中占据上风。 典型例子就是以色列媒体在11月1日披露的一场战斗中,一支隶属于以军精锐部队“吉瓦蒂旅”的35人小队在加沙北部乘车行军时遭到了伏击。期间,一枚反坦克导弹击中一辆装甲运兵车,造成了包括2名排长在内的9人死亡,4人重伤。 当然,这只是以军方面披露的伤亡数字。因为且不说这是什么装甲车能一车塞下13个人并让一发反坦克导弹打出了个大满贯,单就这9个阵亡里能有2个排长这件事就已经很反常识了。 这要么意味着以军瞒报了损失,要么意味着以军缺乏基本的战术素养,让基层军官全都挤在一辆车里。而无论是哪一个,都表明以军在前线的推进并不顺利,战斗并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从哈马斯至今仍没有使用从黑市上进口的NLAW、AT-4等北约反坦克武器来看,哈马斯在交战中仍然有所保留,而这对于以军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虽然以军面临的战况并不算友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哈马斯的情况就好到哪里去。毕竟,哈马斯本质上属于孤军作战,虽然他们大概率会得到杰哈德圣城旅等其他加沙地区武装的支援,但终归还是以加沙这一城一池来对抗整个以色列。 这意味着只要以色列有耐心将冲突与封锁持续下去,拖垮加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一旦双方真的进入这种消耗战状态,那么对于哈马斯来说,再密集的地道网络与优秀的兵员素质也难以填补自己与以色列之间鸿沟般的战略差距。 好在从目前的战略态势上来看,内塔尼亚胡政府并没有那个耐心将冲突长期化,而理由就是黎巴嫩真主党与伊朗对这场冲突的态度。 毕竟连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也门胡塞武装都能对以色列宣战,同属于“抵抗之弧”的黎巴嫩真主党与伊朗显然也有着自己的打算。而对比哈马斯与胡塞武装相对孱弱的军事力量而言,这两位一旦介入其中,必将对整个局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不断向中东地区增派军事部署的原因,因为黎巴嫩真主党真的在06年的黎巴嫩战争中让以色列吃过亏,而伊朗也确实在20年瘫痪过美国在伊拉克的空军基地。 这足以让美国与以色列将二者视为头号威胁,而为了避免他们的影响力波及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美国能做的就只有继续加码,试图用军事施压手段迫使“抵抗之弧”进一步增加介入力度。 当然,美国能够置身事外地牵制“抵抗之弧”的前提之一,是以色列能够自己对付哈马斯。如果哈马斯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给予以军重大损失,那么美国势必需要抽手援助以色列。 这无疑会影响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部署,而“抵抗之弧”也可以借此机会打出自己的牌。至于这张牌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就只能到了那时再看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103A051G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