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后堪称先进的各型第三代坦克中,北约国家自行研制出了5大型号,分别为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系列、德国的“豹-2”系列、英国的“挑战者”系列、法国的“勒克莱尔”,以及意大利的“公羊”。目前看来,除了“勒克莱尔”和“公羊”,前三种主战坦克均已被送到乌克兰军队的手中并参加了战斗。 然而,就是这些常年霸占着“全球十大最先进坦克排行榜”前几名的“实力派选手”,却始终无法帮助乌军逆风翻盘。不仅是被俄军以各种反装甲武器所击毁,这些坦克就连与俄军坦克部队交手的机会都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恐怕很多人都会说出诸如“乌军车组训练素质不高”、“西方援乌坦克数量有限”、“巡飞弹等新型威胁对传统坦克带来挑战”、“乌军缺乏战场制空权”……等等。诚然,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但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这些西方先进坦克之所以在俄乌战场上表现差劲,恐是在一开始的设计理念上就与这场仗有着不小的偏差,故而才上演了北约坦克“水土不服”的一幕。 不难发现,在冷战期间诞生的北约国家与苏联的第三代坦克,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在技术和工艺等方面,苏制坦克更显“粗制滥造”一些,尤其是在火控系统和夜视能力等方面,苏制坦克始终难以与北约国家坦克相比。一般认为,苏联陆军是把坦克视作“一次性消耗品”,力求“以量胜质”,故不注重对坦克实现“精品化”。 而北约国家因陆军规模有限,尤其是坦克等技术类重装备的数量长期居于劣势,故希望以提高坦克质量的方式来应对苏联的坦克数量优势,通过提高敌我战损比来抵消苏军装甲部队庞大的规模。说白了就是,当年北约各国在开发第三代坦克时,潜意识中是将自己放在了“陆地战场防守方”的角色之中,并在这种潜在的战场设定和需求中,研发出了各自的型号。 于是乎,在与苏联陆军相反的“以质胜量”思维下,北约国家坦克尤为追求有效射程更远的火力、更高的命中精度和较好的阵地转移机动性。为了确保精度,北约坦克炮塔内部普遍安装有更多的电子设备,而为了保证这些电子设备的用电和提升机动性,就需要安装输出功率更高的坦克发动机。于是乎,北约国家坦克的炮塔尺寸和发动机动力包的尺寸,基本都要比同时期的苏制坦克大一些,故前者的整车尺寸也要大于后者。 反观苏制坦克,由于其强调在欧洲大平原实施大纵深机动作战,即典型的“陆地战场进攻方”的思维,故苏联坦克设计师很注重减小坦克的正面投影。在此消彼长之下,苏联坦克的体积自然远小于北约国家坦克,这就是攻守双方对坦克这种武器的功能定位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但在乌克兰战场上,尤其是在乌军的这轮大反攻中,俄军更多地是处于防御状态,乌军则是主动向俄军战线发起冲击的一方,故这些原本更适合用于防守反击的北约国家坦克,就被直接投入到了单纯的进攻作战之中。而在需要尽可能地与敌方展开短兵相接的进攻作战中,北约坦克不仅难以发挥出有效射程远和射击精度高的优势,还会因“高大宽广”的正面投影面积而增加在近距离被命中的概率。 所以说,并非是这些北约国家的坦克设计不够精良,而是它们在一开始就与当前的俄乌战场环境“八字不合”,出现水土不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930A01K02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