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海军向世界展示了其强大实力和威慑力,以最新的大型航母——“山东”号为旗舰,汇聚众多驱逐舰,形成了一支自信满满的航母编队,勇敢地穿越西太平洋。这一壮举引发了台湾省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地区一片轰动,台湾省方面的紧张情绪达到了高潮,几乎如同一群惊飞的鸟儿。面对这一局势,台湾省立即出动了部分海空力量,试图紧密监视我军航母编队的一举一动,这场场面堪称一场难以忽视的“伴航”之战。 据目前获得的情报,台湾省方面至少出动了其现役最大的战舰——“基隆”级驱逐舰中的首舰“基隆”号。这艘庞然大物是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改进版本,尽管美国海军已经退役了这一型号,但台湾省的“基隆”号依然是一艘令人印象深刻的“万吨大驱”,其满载排水量超过9600吨,这足以展现台湾省军方的坚定决心和实力。 这一次的对峙局面再次使西太平洋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彰显了地缘政治和军事力量的错综复杂。无论如何,这一事件无疑提醒着全球,中国海军已崭露头角,更加坚定地维护着国家的海洋权益。这是一个时刻,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依据台湾省武装方公开的画面,首艘“基隆”级驱逐舰,号码1801的“基隆”号,似乎已经靠近了我军的“山东”号航母,距离最多约十多海里。这是我军军舰和台湾省武装最大的海军战舰首次在海上“同框”出现。这一情景引发了一系列疑问:为什么台湾省允许“基隆”号如此接近我军航母?为什么护航舰队不采取行动拦截? 实际上,这其中存在着多重原因。首先,海军战舰通常庞大,典型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长度超过一百米,美国的伯克级驱逐舰更长,达到了150余米。大型航母则更加庞大,长度超过三百米,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总长达333米。此外,海军战舰的转弯半径也相当大。当战舰在海上航行时,距离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都属于正常范围。对于护航舰队来说也是一样,他们与航母的距离从海军的角度看很近,但在海上这个“很近”往往相当于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 因此,我们在画面上看不到护航舰艇是很正常的情况。这一解释有助于理解为何护航舰队没有采取行动拦截“基隆”号,因为在海上的实际情况下,距离看起来并不那么接近。这个情景突显了海上军事活动的错综复杂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析国际海洋事务,同时也提醒着我们,背后可能有更多未知的故事和战略考量。 台湾省方武装在拍摄这张图片时,巧妙地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毫无疑问,他们并不具备展示与我军“山东”号航母编队相当的大型舰队的实力。尽管“基隆”号的排水量超过9000吨,但在庞大的航母编队面前,显然稍显不足。或许出于掩饰自身不足、避免显得“不够强大”的考虑,台湾省方武装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有意只选择了两艘舰艇,至少在视觉上制造了双方“实力对等”的错觉。 然而,这引发了一个疑问:为何这艘台湾省驱逐舰能够如此接近我军航母?它难道没有被我方察觉吗?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情况。首先,我方早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岸基大功率雷达,台湾方武装的任何行动几乎都无法逃过我方的监测。这艘驱逐舰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服役,一旦离开港口,就很快会被我方探测到。其次,一艘大型航母凭借强大的舰载雷达和预警直升机(未来还将加入固定翼预警机)通常能够监控以航母为中心的数百平方公里海域的动态情况。而一艘排水量为9000吨的驱逐舰根本无法在海上隐藏自己! 既然我们能够明确掌握台湾省地方武装驱逐舰的动向,为何这艘舰船还能够如此接近我方的军舰呢?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基隆”号上的武器系统中找到线索。从台湾方武装公开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这艘驱逐舰上的前后两台能够发射“标准-2”防空导弹的双臂式发射架没有填充导弹,而舰艏和舰艉上的两门美制MK-45型127毫米舰炮也处于“角度归零”的状态。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尽管“基隆”号在距离我方军舰不远的地方航行,但显然它并不敢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而是以非实战状态通过,以避免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件。 这艘排水量达到9000吨的“基隆”号事实上呈现出一种“无威胁”的状态。因此,出于两岸血浓于水、血脉相连的亲情关系,我方没有采取拦截措施。未来,等到实现“和平统一”,这四艘由美国建造的“基隆”级驱逐舰很可能会与我军的052D大型驱逐舰、054A护卫舰等一起编入我方航母编队,肩负着与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对抗的任务。那时,美国人将如何看待这一场面呢?或许这将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916A01KI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