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的“大反攻”作战如今已经超过了100天,除了拿下前沿的10余个村庄外,并未能取得理想战绩。尤其相较于所投入的资源以及大量损耗而言,目前的战果基本上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相较于正面战场上战果的乏善可陈,乌军在组织“不对称”式作战方面,却取得了一连串的打击战果。 最近一个月来,乌军的此类作战先后取得了摧毁俄军图22M3轰炸机、伊尔76运输机、S300/400防空导弹系统,毁伤俄军登陆舰及潜艇等一系列战果。甚至乌军的特战部队还一度登陆了克里米亚半岛,此类作战虽属袭扰打卡性质,但政治和宣传意义却不容忽视。 需要注意的是,乌军上述战果的取得,并不是在前沿地带,而是在远离战线的“大后方”,距离交火地带少则一二百公里,多则六七百公里。 如果仅仅是单一战例的偶发出现,或许可以认为是运气成分,但是在一个月时间内上述战果的集中出现,显然不是偶然。 这说明乌军系统性的“不对称”作战能力,以及对俄军纵深目标的综合打击能力在迅速提升,相应的力量构成以及体系战法在迅速成熟。 我们在此可以大略总结并剖析下乌军目前组织此类作战的武器以及战法,同时从俄军方面也分析下屡被“偷鸡”的主客观因素。 首先从乌军组织此类袭击的武器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自制/改装的各类无人机和无人艇,乌军目前的改装无人机足以穿越到俄军纵深执行任务,俄军的防御难以对其做到百分百的拦截;而在海上的自杀式无人艇,则作为乌军反制俄海军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取得的实际战果不多,但极大地消耗了俄海军的资源和精力,至少起到了袭扰疲敌的目的; 第二类是自制/引进的远程打击武器,乌军目前有英法支援的射程250到300公里的风暴阴影/SCALP-EG巡航导弹;同时本国研制的海王星反舰导弹仍在进行生产,该导弹射程亦可达280公里,足以覆盖黑海西部大片海域,以及威胁到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诸多目标。 在对俄军纵深目标进行打击时,乌军使用的战法和体系的运转机制也值得关注。 首先,乌军自身欠缺对俄军纵深目标的侦察观测能力,因此这一方面的工作主要应当是北约的侦察情报系统在发挥作用。 具体当是乌军提出需求,亦或是北约方面发现俄军布防漏洞后,将相关信息通报给乌军,然后乌军据此制定相应的作战方案。 乌军在作战方案的制定上,应当说还是缜密而细致的。尤其是在渗透潜入,甚至是策反工作方面,有长期而有效的投入。 诸如前段时间对俄军轰炸机及运输机的突袭事件,乌军所使用的无人机不大可能是从本国起飞,而是在渗透潜伏人员的参与下,由临近俄军基地的区域起飞,并组织突袭。这种由内而发的攻击方式,所选择的目标是俄军疏于防备的纵深基地,反倒容易取得重大战果。 而在针对克里米亚半岛目标的袭击中,乌军可以得到活跃在黑海上空北约国家的侦察机支持,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具体选择打击战法时,乌军则采用了综合式的作战手段。 比如对俄军S300防空导弹阵地的打击,其往往先是放飞无人机,进行诱导和干扰,随后则发射海王星反舰导弹攻陆一锤定音,目前这种战法已经两度得手。 甚至在袭击作战发生时,还有乌军无人机在目标附近徘徊拍摄,这也足见俄军防空存在的漏洞。 同时,乌军也在利用手中有限的远程打击武器,在实施一定程度上的“饱和式”打击。 比如最近对塞瓦斯托波尔俄军造船厂的巡航导弹打击,乌军出动了5架战机一口气发射了10枚巡航导弹。 10枚导弹的数量对美俄来说可能不算多,但对乌军而言一波次打出这么些弹来,就算不少了。 结果俄军虽然宣称拦截了其中的7枚,但还是有漏网之鱼,直接造成在干船坞中修理维护的一艘登陆舰和一艘潜艇受损。 其中登陆舰虽然是老爷货,坏了也就坏了,不至于太心疼;但受到损伤的潜艇可是2014年才服役的基洛级636.3型,这种新锐潜艇的受损可以说是重大损失。 而乌军发动此类突袭并且得手的事实表明,塞外斯托波尔已经不再绝对安全,此前乌军对该港的威胁仅限于无人机和自杀艇的袭扰,然而现在导弹凌空俄军还未能防住,后续又该怎么办呢? 从俄军视角来分析,其无论是远程打击武器还是各类的防空系统,都要比乌军丰厚得多。但是俄军远程武器的打击效率倒没有乌军亮眼,而且在防御乌军突袭时,也的确乏善可陈。 俄军远程武器的打击效率不明显,很现实的一个原因自然是乌军这边没有那么多高价值目标可炸,但另外一个现实恐怕也跟俄军的远程侦察观测能力相对较弱有关。 打击的关键在于发现,如果根本发现不了对方的高价值目标,那么何谈打击的效率呢? 俄乌开战以来,俄军未能对乌军的主要运输线造成有效威胁,这已经是事实;甚至说俄军在战区附近的遮断能力都较弱,如在库班方向,明知道乌军重兵集群在集结、运动,但俄军只能对2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才能形成有效威胁与打击。 前沿作战如此,战略纵深打击又如何?至少我们可知乌军的海王星反舰导弹依然在生产中,对此类武器生产设施的打击,俄军显然未能做好。 至于在防备乌军突袭方面,客观难度确实存在。 所谓“防空防空,十防九空”以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相信大家也都明白。 因此,如果说俄军偶尔被偷鸡,那么其实也能接受;但问题是俄军在这方面是屡屡吃亏,这起码说明俄军自身也是有问题的。 俄军最大的问题不是“器”,而在于“人”,其直到现在对乌军也有明显的轻视态度,尤其是大后方普遍认为乌军搞不出什么花来。因为心理上的松懈,就造成了防御漏洞百出,乌军只要抓住漏洞实施打击,就总能取得战果。 乌军捅一次窟窿,俄军这边再亡羊补牢一次。但是乌军不捅这么一下,俄军自己也发现不了问题。双方在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对比,由此可见一斑。 像最近乌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打击后,俄军必然会加强应对,可乌军下次又选了一个别的方向,俄军可以确保不再吃亏吗?估计还是会吃亏,我们只需看下一次倒霉的是哪个地方的哪个阵地就好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915A04AG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