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频繁就“中俄结盟”一事进行炒作,俄方内部态度也一直“暧昧不明”,让不少人认为中俄结盟已经成为事实。但日前普京的一番话,直接推翻了这一“定论”。 “前所未有”四字,是对俄中关系的最好形容 9月12日,俄总统普京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中俄之间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前所未有”四个字,既说明当前中俄关系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也为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空间。为了证明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普京借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进行了具体说明。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方与俄方之间的经贸总额为1077亿美元,2022年提升到了1902亿美元,今年的势头更是十分强劲,光是前8个月的贸易总额,就已经突破了1551亿美元。两国贸易额的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3%以上,预计到2023年年底,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 此外,普京还特意提到了中俄在远东地区的开发与合作,并强调称当前远东开发项目是俄方战略计划中的“最优先项目”。此前,俄方在远东地区上对中国多有戒备,甚至为了平衡中方势力,还准备邀请日韩、印度等国参与远东开发,然而日韩两国相继倒向美国,印度也正在与美方频繁接触,如今俄方能够信任和依赖的,也只有中国了。 而中方在与俄方的合作上也表现出了满满诚意,在此次东方经济论坛上,中方特意派出了副总理张国清参加,此人曾担任过省委书记,以及中国兵器集团的总经理,在商业开发上有着充足的经验和成绩,此外中方还带领了一支由各界商业大佬组成的豪华代表团,其中包括中石油总裁、中交集团副总、国家电网副总以及黑龙江副省长等人。 中国的暗示,俄方听懂了 而除了对中俄关系进行高度评价和展望之外,普京还特别强调称,中俄不会成为“同盟”,两国合作并没有任何针对第三方势力或国家的意思。要知道在“中俄同盟”的事情上,俄方之前的态度一向都是暧昧不清的。 今年8月15日,绍伊古在莫克斯国安会上公开表示当前中俄两国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盟友”,虽然绍伊古此话是为了展示对中国的重视,以及对美国的威慑,但同时也在暗示中俄之间已经结成了“同盟”。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俄方第一次如此表达了。 去年12月下旬,俄方总统普京在给中方领导人的信中,就着重强调了希望同中国加强“政治互信”,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普京此举是想拉中国结盟;今年7月,俄议员再次喊话中国,声称中俄两国需要联盟。此外,在俄方官员的发言中,也多次提到中俄不仅是“同盟”。 俄方之所以急着将中国和俄罗斯“捆绑”在一起,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在国际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能有中国做盟友,俄方就能很快从俄乌这个“烂摊子”中脱身;其二,中俄两国同样都面临着美国的打压和围堵,如果能够结盟,对抗美国的胜算也大了不少。 而对于俄方的小心思,中方也做出了回应。在绍伊古讲话后,中国防长李尚福表示,中俄两国间的合作,是“不结盟、不对抗以及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的合作典范,并着重强调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从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或势力。而普京此次亲自推翻“中俄同盟”的说法,无疑就是听懂了中方的“暗示”。 不与俄罗斯结盟,中方有四个原因 中方之所以坚持不和俄罗斯结盟,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俄方口中所说的“结盟”,指的是结成一种具有攻击性、排他性和针对性的利益团体,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有“异曲同工”的意思,而中方一直谨守不结盟政策,也是不想落入这样的“霸权陷阱”,成为破坏世界和平的“工具”; 其次,与俄方结盟会限制自身的外交灵活性。盟友在许多方面都需要保持一致,包括外交政策和军事政策,这也意味着一旦中俄结盟,中方将被迫加入与乌方的对战中,同时中国与美国以及欧洲各国的外交关系,也会迅速恶化。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其三,一旦结盟,就意味着必然会出现盟友关系不对等的情况。谁会占据主导地位、两国权利应该如何分配,都可能会成为两国关系崩坏的“导火索”。中国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四,俄罗斯内部政治具有“强人政治”的影子,国内风向特别容易被领导人的主观好恶所影响,一旦普京卸任,中俄关系是否还会像现在这么好也是一个未知数。 总而言之,中俄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两国关系也在稳步前进,但同时两国已经就不结盟一事达成了共识,那些抓着所谓“盟友”“结盟”话题不断炒作的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实力,还是省省这份力气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913A06KZ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