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百岁老人的去世震动了世界。 他就是中国的老朋友——基辛格。 一、他的悼文11次提到中国据媒体报道,11月29日,基辛格在美国家中去世。 消息一传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多名美国政要发声,悼念这位为美国和世界做出了诸多贡献的长者。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表示,基辛格的去世,让美国失去了“外交事务上最可靠且最具特色的声音之一”。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也发文悼念,称基辛格“在美国历史和世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就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表示了哀悼,称基辛格在亚洲和平与稳定方面有重要贡献。 我国外交部也对这位老朋友的离世表达了诚挚的悼念。 值得注意的是,基辛格的悼文中11次提到中国。 要知道,悼文里写的通常是亡者一生的经历与成就。 这充分说明,在基辛格的人生中,中国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存在。 反过来,对于中国来说,基辛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老朋友。 二、基辛格曾力促中美破冰说到基辛格与中国的关系,就不得不提他当年的那次秘密访华。 1971年7月的一天中午,一架客机准时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 这架客机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远道而来的基辛格。 要知道,那个时候,中美关系还处于相当紧张的状态。 基辛格的到访,显然是一个相当大胆的举动。 而他访问中国的目的,正是要为尼克松的访华打前站。 那次访华,基辛格总共停留了48个小时,而他与周恩来总理的会谈时长就达到了十几个小时。 双方谈到了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并广泛交换了意见。 随后,在基辛格与中方的共同努力下,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于第二年正式出访中国。 中美长达22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中美关系也走向了正常化。 可以说,在促进中美关系破冰这件事上,基辛格功不可没。 不过,当时的基辛格可能不会想到,他与中国的缘分竟是如此深厚。 三、生前最后一个月,还在操心中美关系如果要总结基辛格的一生,中国绝对是一个高频词。 早在1977年,基辛格就退出政坛,不再管理美国外交事务。 但他对中美关系的关注,并没有随着他的卸任而结束。 据统计,基辛格到访中国的次数高达100多次。 他也坦言,每次来中国都会有新的收获。 而他的最后一次访华,就在今年7月。 当时,美国公然违反《中美联合公报》中的“一个中国”原则,一再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底线。中美关系也因此降到了冰点。 看到这样的情况,基辛格有些着急。 作为一个研究了中国半辈子的“中国通”,基辛格非常明白,中国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视,和中国搞好关系,对美国大有好处。反之,与中国交恶,则会给美国带来麻烦。 因此,这位刚刚过完100岁生日的老人,再一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想为已经跌入谷底的中美关系做点什么。 他的来访,受到了中方的热烈欢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声称访华是基辛格的个人行为,不代表美国政府。 要知道,尽管基辛格早已卸任,但自尼克松担任总统以来,每届美国总统都会向基辛格请教外交方面的问题。 毕竟,在外交方面,他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还有敏锐且独到的眼光。 就连一向特立独行的特朗普,也遵循了这一惯例。 然而,拜登却没有继续这样做。 可见,拜登对自己的外交政策相当“自信”。 正因如此,基辛格的这次访华,并没有给低迷的中美关系带来太大的改变。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就连生前的最后一个月,基辛格也没忘了呼吁改善中美关系。 10月24号,基辛格在出席活动时,再次强调了中美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他表示,中美关系改善,不仅符合两国的利益,对世界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他希望中美两国能一起努力,让中美关系重回和平、合作的正轨。 可以说,基辛格大半辈子都在为中美关系而奔走。 他为中美关系所作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 事实上,这位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外交家、学者,也有鲜少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四、基辛格的另一面在大家的固有思维里,长寿的基辛格应该很懂养生,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基辛格的生活可一点都不养生。 他不仅经常吃油炸、熏制等不太健康的食物,还有熬夜、喝酒的习惯。 除此之外,基辛格还是个“运动迷”。 他早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过,他喜欢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 少年时期的基辛格酷爱足球,宁肯站两个小时,也要看一场足球比赛。 除了足球,他还非常喜欢棒球,是纽约扬基队的铁杆球迷,从来没有误过一场扬基队的开场赛。 一位有幸见过基辛格的中国记者表示,他留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慈祥而幽默的老爷爷。 可以说,抛掉高级官员、外交家、学者等种种光环之后,基辛格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并不总是在做对的事,也有自己的小爱好。 最后,让我们向这位中国的老朋友表达诚挚的悼念。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01A0A2G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