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英国锦标赛,丁俊晖再添一亚。】 一张表通览丁俊晖职业生涯所获得的全部职业赛冠军及亚军。 相关数据主要搬运整理自维基百科和cuetracker网站的数据统计。两者在统计上有差异,差异还是在非排名赛这一块上。还是同样的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职业赛界定标准。 参阅: 一、总表(黄标为冠军,蓝标为亚军) 二、说明 1.本文数据截止2023年12月4日。不定期更新。 2.丁俊晖职业赛(个人): 未包括: 团体赛冠军(2个): (1)2011年世界杯,中国队(丁俊晖和梁文博),4-2胜北爱尔兰队(马克-艾伦和吉拉德-格林)。 (2)2017年世界杯,中国A队(丁俊晖和梁文博),4-3胜英格兰队(贾德-特朗普和巴里-霍金斯) 团体赛亚军(2个): 2007年欧亚大师对抗赛(Euro-Asia Masters Challenge),代表亚洲队,负于欧洲队。 2017年中英斯诺克对抗赛,代表中国队,负于英国队(大不列颠队)。 变异规则斯诺克赛事亚军(1个): 2010年强力斯诺克(Power Snooker),负于罗尼-奥沙利文。 3.争议部分 (1)2008年世界系列赛华沙站冠军和莫斯科站亚军【纳入】 世界系列赛每站8位球员,4位职业,4位当地业余球员,业余球员基本都是首轮出局。这项赛事,维基纳入,cuetracker标为职业-业余混合赛,不纳入职业赛统计。 个人稍倾向于纳入,故列入总表。 (2)2005世界运动会(World Games)斯诺克亚军(决赛3-4负于吉拉德-格林)【未纳入】 世界运动会,是非奥项目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维基纳入职业赛统计,cuetracker标记为职业-业余混合赛。像这种综合性运动会举办的斯诺克单项比赛,相比较于成熟的职业巡回赛,按照以往的观点,很难纳入职业赛统计。但这个可能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就像网球,奥运会比赛也曾一度有排名积分。但就目前而言,个人倾向于不纳入,故未列入总表。 (3)2010年强力斯诺克亚军【未纳入总表】 维基之前把6红球赛事和强力斯诺克,都列入到变异斯诺克赛事里,现在都纳入到职业赛范畴。但个人认为,两者完全不同。 6红球赛事,虽然与普通斯诺克有区别,但其基本规则还是一样的,还是属于正儿八经的斯诺克赛事。而且现在6红球世锦赛,也在WST世界斯诺克职业巡回赛的范畴内,因此把之归于职业赛事,并无不妥。Cuetracker也标记为职业赛事。 而强力斯诺克,可能属于职业赛,但很难说是斯诺克职业赛。因为强力斯诺克规则,跟传统斯诺克规则根本就不在一个范畴内。Cuetracker也未收入强力斯诺克。 因此,本文就强力斯诺克单列。 【更多斯诺克资讯和数据统计,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交叉斯诺克。】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06A013H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