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当地时间12月6日报道,以军抵达加沙南部最大城市汗尤尼斯中心地带,并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分子展开激烈地面战斗。 自加沙地带当地时间12月1日重新开战后,以军不断加大军事打击力度,并于当地时间12月2日,开始在南加沙开展行动。当地时间12月5日,以军表示,在加沙地带地面行动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既然有“第三阶段”,那肯定就有“第一”和“第二”阶段。有分析称,以军“第一阶段”是持续轰炸整个加沙地带,重点打击哈马斯军事设施;“第二阶段”则是派遣地面部队进入加沙,重点打击北加沙军事能力,并夺取加沙城。 “第三阶段”想必就是继续转战南加沙,争取端掉哈马斯主要弹药和武器仓库,抓捕其主要领导人。无论以军作战计划分得多精细,最终目标都必然是“彻底消灭哈马斯”。从这个层面来说,以军似乎还差得有点远。 以军和哈马斯执行的完全是两种作战模式,而且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阵地对攻。哈马斯武装没有须明确固守的阵线或是据点,几乎不会同以军正面以卵击石。相对应的,就是以军在加沙地带推进,或许会遭遇打完就跑的零散游击,但基本不会有成规模抵抗和威胁,大可长驱直入。 所以,以军要推进不算难。毕竟,加沙地带总共也就365平方公里领土,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最宽约8公里,最窄仅6公里。按照以军全机械化部队水平,如果想从加沙最北部抵达最南部,用时最多几个小时。由此,以军插入加沙南部腹地称不上有什么成就感。 然而这样推进也有代价,那就是阵线不稳固。即使以军把加沙建筑全摧毁,实现所谓占领,但哈马斯依旧无处不在,可以轻松渗透到以军附近,随时发动攻击。 比如,近期哈马斯就发布视频,其武装人员通过地道轻松潜入以军帐篷营地,暗中偷拍一群以色列士兵谈笑风生场面,且未引起警觉。随后,放置完3枚炸弹扬长而去,并进行远程引爆,多名以军士兵被炸死。所以,以军在加沙处境可见一斑,表面上像是完成包围占领,但却并非实控。 不过,以军将“第三阶段”说得头头是道,说明军事行动往南扩散应该是早有布局,起码不是那种北边啃不动,就脑子一热跑南边的无头苍蝇。反正先不管前两个阶段完成质量如何,只要强行跟上进度,就还有的交代。因为,当下以色列还面临一个大困局,那就是作战时限。 由于以军在加沙地带制造巨大人道主义灾难,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倒行逆施之举予以谴责,其面临国际舆论压力越来越大。而国际舆论越汹涌,对以军进驻加沙长期作战就越不利。何况,开进加沙前,以军方就宣布“三个月内结束战斗”预期。说白了,就是现在“留给以色列的时间不多了”。 在这等压力下,以军想达成“彻底消灭哈马斯”目标,那就只能尽量扩大战争规模、增加战争烈度,对加沙全域哈马斯展开猛烈打击,力求尽可能短时间内达成战略战术目标,然后撤出或是停火,才有机会平息国际舆论。这轮临时停火结束后,以军行动就表现出这种倾向。 至于以色列有没有机会实现“彻底消灭哈马斯”目标,一方面看自身作战效能有没有大幅进步,否则别说消灭哈马斯,别陷战争泥潭里就算不错;另一方面,是美国是否仍愿意不惜代价力保以色列。要知道,《华尔街日报》称,汗尤尼斯之战可能是这场持续两个月之久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决定性的! 近期,以色列国防军退役少将伊扎克·布里克曾对澳媒透露:“我们所有导弹、弹药和飞机都来自美国。我们无法在没有美国情况下将这场战争打下去,哪怕只是一小段时间。”若是如此,此刻以军果断挺进加沙腹地,大概正是新一轮撑腰援助已经到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08A0299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