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乌军发起大规模反扑,无人机“蜂群”强势出击,偷袭俄军轰炸机基地,20架苏34,差点保不住,普京决定放弃天真想法。 前言:环球网报道,俄乌最近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无人机“互殴”行动,在一次袭击中,俄军轰炸机基地遇袭,现场火光冲天,消息人士透露,当天机场停放的20架苏34战机,所幸结果不算太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乌军此次反扑结果如何?随着大规模无人机攻势展开,是否意味着俄乌僵局已经破解? 1、一夜之间,拦截35架无人机 据乌方消息称,莫罗佐夫斯克机场是俄空天军第559轰炸机团的驻地。袭击当天,该驻地机场除了20架苏34,还有3个雷达站和其他设备。 事后,有媒体放出消息,称只有一架俄军战机轻微受损,至于更多的细节,俄方并未做出更多的回应。 但根据这次行动,外界感知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俄乌目前形势,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作战模式,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无人机进行攻打。据俄方战报消息称,在一夜之间,至少有35架无人机在俄西部地区被击落。 在俄边境多处城区,也出现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官员透露,大多数无人机被成功击落,但对于损失,俄方口风很紧,没有做过多的阐述。 不过,相比之下,乌方的损失显然要比俄方更大,形势也更加严峻。 2、60次空袭,冬季攻势来临 根据英国情报部门的说法,进入冬季后,俄军的攻势就已经拉开,针对乌境内的能源设施和电力设施进行了针对性打击。 同时还派出了数架图-95战略轰炸机,从里海方向瞄准基辅,发射了16枚巡航导弹。当时,很多人并没有将此与“冬季打击”联系起来。 但进入11月后,人们这才反应过来。 在最近这段时间,俄军针对乌克兰发动了至少60次大规模空袭行动,动用的武器包括无人机、巡航导弹以及弹道导弹等等。 乌方透露,有一次行动俄军足足动用了75架无人机,最后乌方坚称,这些无人机“绝大多数被拦截”,甚至造成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且不说乌方到底是嘴硬还是所言非虚,在乌军几乎实施“奇迹般的拦截”后,乌克兰境内不少民用设施还是陷入了瘫痪。 就最近一次基辅遇袭后,乌方声称拦截了全部来袭导弹,但超百户居民的房屋却直接断电了,所以,乌方战报的虚虚实实,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 3、纵深7公里,电子战阵地拔地而起 但乌军这些“伎俩”,压根对局势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与其在这方面动心思,倒不如想想怎么应对俄军接下来的攻打。 根据已知情况,俄军在前线纵深7公里,一处电子战阵地拔地而起,并且每隔10公里就会部署一部电子战系统。 该系统的作用是压制敌军军用雷达信号,切断区域内的导航卫星信号,还可以对侦察机以及预警机实施反制。 目前主要承担任务的主力为“局民-21”和克拉苏哈-4S,这是致盲北约精确制导导弹的主要武器。 为应对乌军无人机,俄军还在前线部署了“希波夫尼克-航空”电子战系统,该系统可以模仿其他发射器信号混淆乌军无人机,还具备了击落无人机的能力。 在这个情况下,外界不少人士认为,俄军这难道是要进行“大总攻”了吗?毕竟这场仗,打得实在是够久了。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从普京总统的话中可以找出答案。 4、普京自称“太天真” 日前,普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苏联解体后,他一度认为西方会因此放弃与俄罗斯对抗,甚至在西方支持俄国内恐怖主义和分离主义势力时,他还认为那可能只是西方的“思维和行为惯性”,他们习惯了与苏联为敌。 但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太天真。 普京说,西方认为他们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就能让俄罗斯像当初的苏联一样解体。 但随着俄军攻势不断加大,乌军“大反攻”又迟迟不见成效,于是,美国与芬兰签署协议,让美军进入芬兰15座军事基地。 从地理位置来看,美军已经出现了俄罗斯边境,距离圣彼得堡就只有180公里,这是比乌克兰加入北约更加险峻的情况。 为了配合美军部署,芬兰还全面升级了道路系统、铁路基础设施等等,便于美军和北约部队在该地区更好的集结。 现在,美军距离俄军最重要的核潜艇基地基地摩尔曼斯克只有7小时车程,加上大型侦察机和电子侦查范围,几乎可以覆盖俄军最机密核潜艇周边地区。 美国大军压境,俄军如果继续在乌克兰战场僵持,最后势必会腹背受敌,所以,在普京对西方改观后,相应的军事行动也定然会做出调整。 可以预见的是,俄乌冲突,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爆发。 结语:关于目前的俄乌局势,大家还有什么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221A06QZ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