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导弹炸一夜,北约扛不住要退场,情况不妙:3国联手对乌发难

2024-1-15 22:57| 发布者:admin| 查看:543| 评论:0

摘要:俄乌冲突持续将近两年时间,随着俄罗斯军队展开“袭城战”,这场地区冲突进入一个新阶段,俄军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在乌克兰大后方狂轰滥炸,不仅前线乌军扛不住,就连背后的金主,北约也扛不住了,现在看来,俄罗斯已

俄乌冲突持续将近两年时间,随着俄罗斯军队展开“袭城战”,这场地区冲突进入一个新阶段,俄军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在乌克兰大后方狂轰滥炸,不仅前线乌军扛不住,就连背后的金主,北约也扛不住了,现在看来,俄罗斯已经获得两大“军事盟友”的援助,正式开启抗美援俄模式。

此前,俄罗斯展开新年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空袭行动,前线俄军发射多种导弹与自杀型无人机,对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哈尔科夫州、赫梅利尼茨基州、扎波罗热州等地,进行彻夜轰炸。由于防空系统的拦截能力有限,铺天盖地的弹药落在乌克兰大后方,乌克兰损失惨重,很多关键民用设施还有军工体系都遭遇袭击,经历一夜的轰炸后,乌克兰媒体评价称,俄罗斯的彻底空袭,导致乌克兰经历自冲突爆发以来,最糟糕的一天。

实际上,乌军现在之所以这么被动,主要是因为该国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毕竟从一开始,这场地区冲突就是代理人战争,前线乌军靠着北约不断“输血”,才撑到现在,“俄罗斯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北约”,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冲突之初,北约成员国们没有直接派遣空军支援乌克兰,却为其提供了全方位援助,光是美国一国,就向乌克兰提供了76辆主战坦克、270多门155毫米及105毫米火炮、39套多管火箭炮系统等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加起来,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个中等国家的武器规模。

除了武器之外,美国和西方还为乌克兰提供至少价值2030亿美元的经济支援,再加上美国通过“总统缩编授权”输送的武器装备,乌克兰获得的援助总额可能超过了2500亿美元。如果再扣除一些政府使用的费用,用于乌克兰前线战事的资金,很可能仅次于中国,位列全球第三。足以看出,战争是多么烧钱的一件事。

除了前线军事对峙之外,美西方国家还搭配制裁举措,试图从多维度出手,将俄罗斯困死。面对来势汹汹的乌克兰,俄罗斯也是强硬回击。除了在前线与乌军厮杀之外,俄罗斯还封锁黑海,让乌克兰沦为内陆国家,与此同时,俄罗斯还积极“向东看”,经过一年多发展,俄罗斯在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西方围堵计划彻底宣告失败。

在将近两年的激烈对峙中,俄乌消耗了大量武器装备,现在的乌克兰,因为迟迟拿不到西方援助,陷入被动,反观俄罗斯,似乎并不担心弹药不足的问题,似乎俄罗斯早有准备。早在2021年,俄罗斯军工厂就全线开工,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因此,在面对有54国强力支持的乌克兰时,俄罗斯依靠自家的军工厂就足以支撑前线俄军闯出一片天,甚至在弹药供应上具有压倒性优势。光是这一点,乌克兰就没办法与俄罗斯相提并论。

当然,让俄罗斯更欣慰的,大概是在前线孤军奋战了两年的俄罗斯,终于得到两大军事伙伴的“加持”。虽然,这两国无法像北约国家那样大手笔提供支援,却能在其他领域为俄罗斯提供有效帮助。而这两个“盟友”,就是伊朗和朝鲜。

前线俄军使用的“火星-11”弹道导弹,实际上来自朝鲜。“火星-11”,其实就是KN-23弹道导弹,这型武器在前线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此前,俄军发射2枚KN-23,并成功击中目标,十多辆油罐车被摧毁,这一炸,让本就不富裕的乌克兰,雪上加霜。外媒猜测,俄罗斯只引进了数十枚KN-23导弹,但目前,已经有100多万枚炮弹已经运往俄罗斯大后方。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与伊朗商讨导弹军售事宜。外界猜测,俄罗斯将引进伊朗的两款导弹,分别是进射程在500公里左右的“征服者-313”和射程在700公里左右的“起义-1”型弹道导弹,但是数量不会太多。

但西方认为,俄罗斯的“袭城战”并不会因为弹药数量问题而停下脚步,毕竟,曾经在乌克兰前线大放异彩的“伊朗小摩托”,俄罗斯已经能自主生产,“天竺葵”自杀式无人机的前身,就是“沙赫德-136”无人机。因此,俄伊很可能会采用同样的手段保证前线弹药充足。

现在看来,“抗美援俄”的国家,已经逐渐走向台前,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因为巴以冲突的问题,已经难以应对两线作战,如果此事俄军发动大规模袭击行动,乌克兰很可能不占优势,处境更被动。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15A07BW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市领导春节前夕分赴各地开展走访慰问 把党
  • 今天22时10分,湖州正式进入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