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早就看了,今天才有空来唠一唠。 《第二十条》结束之后,我跟闺蜜说,刘耀文长得是不错,可是表情真的太硬了,弟弟,你那脸就不能动一动吗? 闺蜜说,就这,好像还是张译给他调过的,估计还加了一点,否则更没戏。 【1】 不过说到加戏,忽然又觉得张译很厉害了,这片里他算特别出演,可还是我心中全片最好两位之一(另一位后面说)。 之前看《三大队》,有很多人说张译的表演同质化。拜托,都演了警察,所以是同质化? 也看看《满江红》和这里的教导主任吧,如果这叫同质化,我希望全行业都先按这个标准同质一下。 说实话,《第二十条》这个电影,从剧情上看并不十分突出。有特别多的桥段,纯粹是春晚小品的恶趣味,你说它生活流似乎合理,但说它俗气,也不算冤枉。但我看的时候,忍不住在感叹,俗得好丝滑。 像妻子从老公衣服上找到一根头发,从而借题发挥,换两个观众缘不好、戏又兜不住的演员,那真是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可马丽和雷佳音就十分流畅地吵了几十个回合,感觉就这么吵下去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王铁军”暴露的时候,雷佳音承认自己是在撒娇,女同事(高叶)原来还在啃苹果,脸上露出吃到酸臭狗粮的表情,就能感受到所谓“人保戏”是什么意思。 因为越是这种特别生活化的场景,越是难以刻画精准。 对于一些很出彩的角色,我们总会觉得是人设好,才让角色讨人喜欢。 像《狂飙》里的大嫂,很多人觉得高叶是运气好撞上了这个角色,但如果你只是空有美艳、没有内核,在一群戏骨的衬托下,特别容易露怯。 这次看《第二十条》,感觉更是这样,按理说女检察官这样的角色,又轴又犟,在停职时候说的那段话,还要上价值,如果想不招人烦,就太考验演员的能力了。 高叶,在这里证明了,她是有实力的演员。 【2】 张艺谋的电影,有时候的问题,就是太喜欢上价值,一上还是大段大段的,个别地方特别生硬。 这部我确实没想到是喜剧片,但里面所谓“寓教于乐”的部分,“教”感还是很重的。 最后发布会上,雷佳音那一大篇发言,放眼内娱,还真没几个能做到既流畅又真诚的效果。 很多演员台词也非常厉害,但往那一坐就容易起范儿,说教味儿扑面而来,像下面这样。 当然了,这跟雷佳音本身气质也有很大关系。 之前我跟闺蜜也讨论过,雷佳音资源确实爆棚,但他实在算对得起观众。你要说他的气质就是很家常,可是去年的秦桧他也演得很好。 更不用说今年的挂职检察官,包括贾玲那边的窝囊渣男。他自己说很难拿捏,可我们看着都是他舒适区。 《第二十条》尽管剧本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好在演员们都很酣畅地展示了出来。去年热播剧很多熟面孔也都在,感觉是《狂飙》《漫长的季节》的团建,特别是《漫长的季节》,一共来了6个。 疯驴子和李宏伟人设不变,我都不太记得阿如那到底有没有演过一个好人了。演技和演技中间,真的隔着一条天堑。 前面说张译是本片我最喜欢的两位之一,另一位就是范伟老师。甚至可以说,张译都要往后排一下,范伟是当之无愧的全片最佳。 他一出场,都还没有说台词,只是在那里站着,脸上的表情,就十分明确地展示了人物的性质。 《漫长的季节》里,王响犄角旮旯还透着范德彪的影子,不是老师藏得不好,是二者确实有相同之处。但到了这里,绝对不会让你想起任何其他角色。 蒋奇明在漫长里演一个哑巴,没有台词但深入人心,一度又引起了“男人最好的医美是闭嘴”的热议。 这里的律师看起来有点精英,本来以为又是一个狠人,起码是个为虎作伥的帮凶之类的。没想到人并不坏,而且是怂怂的,有台词了,但也没什么机会说。 【3】 我不知道《第二十条》是喜剧,很大程度源于前后宣传的重点,似乎都是赵丽颖,说她多么突破,多么非同寻常。 短视频的物料也都是她,不少人以为她才是女主,也误以为这是个悲苦的剧情片。大过年的,真的很影响卖票啊。我看后来都有词条出来澄清说,这部剧的女主,其实是马丽,而不是小丽。 赵丽颖在这里的表演,我觉得呢,就融入了。单看她似乎是85花里的强者了,可是只要是戏骨云集的时候,就会显得很单薄。 可这里就还好,重点不是扮丑扮土什么的,关键在于演出了那种“受欺负”的感觉。不过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不用开口讲台词。 演惯了古偶大女主的人,会有一点惯性,就算演的是弱势,眼神也会劲儿劲儿的。 就像杨幂在《宝贝儿》里面那样,尽管看得出努力的痕迹,可还是藏不住她那种“你给我等着”的狠人感。 其实在我看来,不管是戏份还是对主旨的表达,女主应该是高叶才对。是女检察官一直坚持“正当防卫”的说法,顶住压力四处奔走查找证据,面对其他所有人认定的“都是这么判的”毫不退缩。 结果到最后她被撤了,挂职检察官成了主办,她反而停职处分了。虽然最后雷佳音也完成了她的夙愿,但就真的很无语。 剧本,其实有很多含混不清的地方,有的是现阶段确实没办法掰扯太清楚,有的则是也不好说是不是能力问题。 在这样的剧本里,演员们其实是一边演一边创作,生活流看似容易实则最难,要吵得真实又有表演的美感,太挑战了。 尤其很多地方都还是自由发挥的现挂,也只有大家水平都很在线的条件下,导演才能放心让演员们开盲盒吧。 很多好演员都会临时加改戏,光是张译就有很多这种传闻,不仅现场会自己根据情况改,在《狂飙》里他是艺术总监,也给很多人加改。 著名的警戒线是他加的。 绷带藏手机,一边发言、一边劝李响的戏,是他加的。 包括很多走位的细节、小演员的动作。 后来又看到高叶说,大嫂的第一次出场,逆光展现人物的设计,也是张译弄的。 综合来看,张译基本是平等的,给所有他觉得需要的人加戏。 效果自然是很好,但未必能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有人会觉得他很绝,有人就觉得他霸道,“一切他说的算”。 你给A加戏了,可能会影响B的戏份,B就会觉得你偏心,是A更会拍马屁才给加的戏。 但其实小五这个“慢性子”,配上演员个人的特质就很合适,倒真不一定是给了好处。同样的,我也不太信,戏份被删,就因为“女警不能出警”。 对于观众来说,最后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加戏可以做到锦上添花,甚至点石成金,那我们真的是无所谓的。 可惜很多加戏咖都只是抢人高光,为了所谓的“好人设”,连基本逻辑都放弃了。 张艺谋说的很对,“喜剧不是写出来的”。无数先例都说明了,很多喜剧的名场面,其实就是临场反应,说起来是无心插柳,但其实无不是深耕细作后的厚积薄发。 尤其在这里,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还会激起好胜心。这么能接是吧,谁还不会个即兴了? 如果大家都这么会加戏,那尽量加呗,我们只要看得高兴就行啊。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15A05YAD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