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军取得战场胜利、步步紧逼,乌军面临重大压力的时候,美国彭博社又传出了让乌克兰感到“绝望”的消息。彭博社引用韩国媒体的报道,韩国国防部长申源湜昨天在当地媒体的简报会上宣布,从去年7月份以来,朝鲜已经通过铁路向俄罗斯运送了大约6700个集装箱,大部分是支援俄军的武器弹药。据韩国情报机构的估计,这些集装箱内可能装载了大约300多万枚152毫米炮弹,还可能有50万枚122毫米炮弹。 作为对比,最近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在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通话后向媒体透露,欧盟计划在3月底前向乌克兰交付近17万枚炮弹,而这些炮弹已经是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规划的了。也就是说,欧盟在半年内向乌克兰援助的炮弹数量,可能不到朝鲜向俄罗斯输送炮弹数量的二十分之一。这是何等的讽刺。 事实上,早在去年3月份,欧洲防务局就启动了一项价值至少20亿欧元的军备采购计划,其中包括在一年内向乌克兰提供100万发155毫米口径炮弹,当时美国《纽约时报》就发表文章称,鉴于欧洲军工行业的产能,这个承诺是压根不可能兑现的。欧盟的承诺究竟兑现了多少,目前还没有数据。不过可以用美国的产能作为对比:美国国防部负责采购事务的副部长威廉·拉普兰特在去年九月表示,美国计划在2025年把支援给乌克兰的155毫米口径炮弹产量从当前的每月2.8万枚增加至每月10万枚。估计欧盟整体155毫米炮弹的产能还不如美国。 现在西方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实:就是在整个西方阵营里,常规弹药产能最大的国家就是韩国。不仅是弹药产能,韩国在2023年与波兰等国签署了出口大批主战坦克、自行榴弹炮、步兵战车甚至轻型战斗机的合同,军工出口销售额超过了中国。这是只有“东亚怪物房”才能培养出的能力。然而论常规弹药的产能,韩国比朝鲜还是小巫见大巫了。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长申源湜说,由于缺乏原材料和电力,数百家朝鲜军火厂实际上只启动了约30%的产能,个别为俄罗斯生产炮弹的工厂正全速运转。 除了常规炮弹以外,朝鲜还向俄罗斯提供了短程地对地导弹。几天前乌克兰媒体曾经报道,乌国家安全局称“有证据表明”俄罗斯在近期对乌克兰的几次袭击中使用了大约20多枚“来自朝鲜的地对地导弹”,型号是“火星-11”系列,西方编号为KN-23或KN-24。该导弹外形与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地对地导弹很像,但是所用技术完全不同,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品。 不过,韩国方面关于朝鲜的情报经常有误,比如几年前韩国好几次报道称朝鲜某些高官被处决,但很快被事实打脸。这次韩国政府提供的消息也与美国政府的消息有出入。美国国务院在上周五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自去年9月以来,朝鲜已经向俄罗斯交付了1万多个集装箱,基本都是弹药和武器。作为交换,朝鲜从俄罗斯收到了大约9000个集装箱,其中大部分是食品。 但韩国的消息称,自去年7月以来,俄罗斯向朝鲜发送的集装箱比朝鲜运往俄罗斯的集装箱多出近30%。朝鲜支援俄罗斯的武器弹药除了换回食品以外,还包括军工和航天技术转让。申源湜说,由于俄罗斯提供了技术帮助,朝鲜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发射另一颗卫星,此外朝鲜还要求俄罗斯在飞机和地面装备技术方面提供援助。 目前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武器弹药供给还在持续进行,并且运输路线完全不受美国和西方封锁的影响。俗话说打仗就是打后勤,俄罗斯现在有了一条由东向西稳定、大量供应的弹药补给线,而从近期俄乌战事的走势来看,这份东方强援正在帮俄罗斯扭转整个战局。作为回报,朝鲜也获得了稳定的食品供应,同时在军工和航天技术上将获得更大进展,将给美韩方面带来更大的“惊喜”。 乌克兰当前却面临人力和物资日益匮乏的窘境。乌克兰收到的西方援助越来越少,武器弹药不足,其他物资也严重依赖外来支援。实际上经过两年的战争,乌克兰已经丧失了自我造血的能力。一边是乌克兰外援枯竭,一边是俄罗斯得到朝鲜的持续军火供应,这就是俄乌战场天平开始倾斜的主要原因之一。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29A01R12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