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接着说《繁花》。 上次说,唐嫣的粉丝认为她“躺平、抠脚、当娇妻”,还不如回去做综艺咖,不配当演员。 粉丝强调,番位只是导火索,本质是他们觉得,唐嫣浪费几年时间,全都赌在一部《繁花》上,属于彻头彻尾不求上进。 【1】 三年只接一部古偶,那确实要么不上进,要么已经扑街糊掉。可是这时间长度,只接一部王家卫,那太正常了。王家卫的戏,别说拍三年,五年十年也算不得离谱。 不仅只接一部,为了拍摄效果,粢饭团也是一口气吃好几个。这玩意可不好吃多啊,别说影响身材,不好消化胃疼的。 一个演员被如此折磨,在其他任何地方,导演都是要被粉丝撕碎的程度。但在王家卫这里就是平平无奇的日常,是他的人设。他被他折磨疯的影帝影后,比扑街的流量都多。 就连被誉为“眼神都是戏”的梁朝伟,也曾被王家卫折磨到怀疑自己会不会演戏,甚至一回到家就哭鼻子的程度。 到了《繁花》这里,也是正常水平,不光是主演,是平等折磨每个演员,主演格外惨一点罢了。 辛芷蕾杀青杀麻了算什么,张国荣都说自己跟导演八字不合,“一次比一次危险”。 刘德华完美地拍完了一条,被告知“世上是没有完美的,重来。” “一条过艺术家”董勇,也被他PUA到怀疑现实和人生。 揣摩了很久角色却依然没接到正式通知,以为自己被剧组抛弃了。 “董老师你表现很好”,然后拍30遍。 吴越也遭遇了相同的“恶意”,“这条过了,回去休息一个礼拜哈”。 然后回来重拍,还是那段。 之前胡歌忽然说,自己5年内不拍戏如何如何,当时全网都在骂他发癫,如今看来,也不过是被王家卫戕害的、另一个失去理智的演员罢了。(也有说法是,胡歌夜奶发疯,哈哈哈哈哈) 当初: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 如今:为我的鲁莽,感到抱歉。 【2】 除了折磨演员,王家卫声名远扬的另一宗罪,还有魔改原著。 《东邪西毒》跟金庸原著不能说原样照搬,只能说毫无关系,基本就只剩人名是原来的,全体OOC(同人文学创作中,扭曲人物性格,使人物完全脱离原型)到起飞。 喜欢的觉得仙,不喜欢觉得癫。 《东邪西毒》OOC和东方不败变成女人,不知道当年到底哪个更触怒金庸老先生? 《繁花》前几集播出之后,很多人批评,说完全颠覆原著,人物情节魔改无数,唯一的联系可能就也是人名,还有一些残存的人物关系。 对上海的呈现,也是特别“十里洋场”的既视感,无论是胡歌的西装,还是辛芷蕾的洋装,根本看不出是90年代,无数网友嘲讽它是“中年小时代”。 因为画面确实是好看的,能看出来特别典型的王家卫构图。 但是讲真,就算只是单纯画面好看,王家卫也不是《小时代》能单纯碰瓷的OK? 郭敬明自己都不敢想,哪天能跟王家卫相提并论吧? 王家卫一直以上海人自居,且始终没有断过和上海的联系,他真的不知道90年代的上海究竟什么样吗? 剧中真正90年代风情的镜头,色调跟主线完全不一样。一言以蔽之,他就是故意的。 如果十分在意《繁花》和原著的关系,那么看不下去电视剧,情有可原。 但如果只看剧版,其实逻辑是可以自洽的,包括那些被吐槽“太幼稚”的商战,不要忘记,现实中的商战,还有抢公章和开水浇发财树的呢。 大家在意的真的是商战吗?最关注的其实还是纠纠缠缠、欲语还休的痴男怨女吧,从这一点上来说,剧版《繁花》还真是做到了恰到好处。所以开始时候都大叫“不响”,看进去的都表示“真香”。 人物OOC,但又确实是立得住了的新人。 比如现在大热的汪小姐。如果按原著来,她大概就是个钻进牛角尖的可悲女人,作天作地最后一败涂地。 可是剧版的汪小姐,焕发了全新的生命,有过天真善良的爱,跌入低谷后还能坚强崛起。就看现在这个成果,这完全不进组的两年,一点都没虚度啊。 王家卫的作品里,情节一般都很淡,关键在人物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氛围,像汪曾祺的小说,重在意境。 阿宝约汪小姐跨年的花絮里,胡歌从卡车上摔下来,特别危险,粉丝知道了必须心疼10个热搜的那种。 而这里,则刚好被剪成了一个顺势而为的新设计。 这里也可以看到自然光效果,原本应该已经是黄昏了,但在王家卫滤镜里又格外强调了这种色调。 夕阳下阿宝追车的脚步,“好好庆功,就能成功”。 bgm《不再犹豫》响起,接上俩人去和平饭店,宝总送她隐形眼镜,哎呀呀呀,这不比工业糖精高级十万个《小时代》? 【3】 王家卫挑演员,真的很厉害。 唐嫣演汪小姐,是大家都根本不会想的,爷叔选了游本昌,也很意外。90多岁的人中气十足,台词一点不含糊,老而弥坚。出场一套西服经镇场,这个范儿,换谁装,都要被骂,只有他说啥都合理。 爷叔爆改阿宝之后,宝总给了一个盖茨比式的致敬,爷叔的泪眼,看尽一生。 顶级喜剧演员,告诉观众什么叫已臻化境。 今年的电视剧奖不给他一个,那就是主办方的错。 网友找到老爷子年轻时候的照片,这不就是宝总本总么。 其实除了爷叔,我还十分喜欢董勇演的范老板。 看到有博主说他太浮夸,属于小品表演,放在剧里很突兀,不如爷叔高级。可是我觉得吧,范老板的浮夸是必须的,他一个杭州的针织厂老板,到了上海来啥也不是。 为了卖货四处求告,四处赔笑脸扮小丑,为了搞钱能屈能伸,和爷叔这种过尽千帆的大佬完全是两类人。 有上海同学证实,范老板的口音听着非常做作,但是居然和部分浙商的浙普一毛一样。 我听不出来,但这种手舞足蹈人来疯吹牛逼的劲儿,跟我认识的无数小老板完美契合。 此前我最熟悉的是他的曾可达,还有卫青,都是比较严肃的角色,完全没想过他会成为一个挤眉弄眼的浙商小老板。 范新华不是宝总这种响当当的人物,他目标明确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 魏总为了和宝总别苗头,要去范新华那里抢生意,范受宠若惊但也没有真的昏了头。 知道魏总并没有那么大实力,表情顿时消去了兴奋,震惊后悔,立刻想着抽身。 个人觉得,这样的状态才是最厉害的,浮夸只是他的保护色。 整个人看着患得患失一点都不冷静,因为他没有云淡风轻的资本。 后面三羊和沪联合作大卖,他终于放下心,狂喜里夹着苦尽甘来,相当好。 怎么能是小品演技呢,何况小品演技又怎么了呢,人人都克制内敛才算高级吗? 一般情况下,我喜欢群像戏,远超大主角。 《繁花》里的群像是个宝藏,处处都是彩蛋。要不是别人提醒,我压根没认出来佟晨洁,就觉得这个潘经理很有腔调。 当年我真因为喜欢她,才买小护士呢。 金马提名、金像影后曾慧美孜,来演一个戏份不多的服务生敏敏,大概也就是这里才能做到吧。 现在看来,几位女性角色还有群像配角都非常有意思,反而是大男主胡歌时好时坏,差点意思。 他确实长得好身段好,沉默无语的时候很有派头,都可以截图做阿玛尼大片,可是动起来又晃头晃脑的有点油。 宝总并不是冷峻炫酷的人设,王家卫有时候会把拍张国荣的手法用来拍他。张国荣是潇洒风趣,宝总偶尔看着就有点欠欠的,有一种长得帅也想揍的冲动。 马伊琍挺好的,但是我个人更喜欢《爱情神话》里的她。 玲子说起话来酣畅无比,可是和阿宝一样不怎么90年代。马伊琍和胡歌、唐嫣站一起,很像是那种老幺小姨,虽然时髦且未婚,但仍然是长辈。 马伊琍和胡歌为高仿T恤吵架那场,还有papi酱、葛老师几个人,互相拆台揭老底那场,我看得津津有味。 听沪语就是为了这口,但脑瓜子也实在是嗡嗡的,真的吃弗消啊吃弗消。 王晶也夸了夜东京群像撕架的戏,说非常还原儿时记忆,“这才是上海人吵架”。 当初王家卫卖片,可绝对比不过王晶啊,王晶大概也是羡慕的吧。这样一个文艺片出名的导演,如今下凡拍电视剧,遇到的还是一个十分豁达的原著作者,且他仍是按照他自己平等折磨所有人的方式来,竟然造就了新年第一爆剧。 再对比下,如今也是口碑票房双升的《年会不能停》,还有隔壁发疯的冯导和他荒谬的《非诚勿扰3》,就知道观众并不会特定喜欢哪些人、哪些类的作品。观众喜欢的,就是好看的作品。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09A02K52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