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冲突在延烧两个多月以后,终于进入了尾声。外交部日前表示,在中方斡旋下,由三家民地武组成的“三兄弟联盟”已经与缅甸军政府达成正式停火协议,双方代表谈判的地点还是在昆明。 这次正式停火协议,内容分外详实。根据外交部的介绍,双方同意立即停火止战,军事人员脱离接触,剩下的争端和诉求,都会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并在此框架下,就停火安排等其他事宜进行协商。 除此以外,无论是军政府还是“三兄弟联盟”,都郑重向中方承诺,不会损害中国边民和在缅项目人员的安全。 去年12月中旬,军政府和“三兄弟联盟”的代表,也是在昆明进行谈判,双方一度达成临时停火协议,不过持续的时间很短暂。 归根结底,是因为双方都对当时的现状不满意,都觉得自己手中还有筹码可打。当时三兄弟同盟已经在围困老街,一度面临当地部队的强力阻击;而缅军也自觉“优势在我”,认为还能负隅顽抗一段时间。既然对局势的看法不同,那肯定谈不到一块。 此外,临时停火协议,本身的约束力也比较有限。我们就拿加沙冲突做例子。以色列和哈马斯,也是在去年达成了临时停火协议,但是协议的基础,建立在非常直白的利益交换上,那就是人质的去留问题。 而停火期间,哈马斯与以色列都以固定的频率,各自释放手头上扣押的人质。而为了能交换更多人质,满足内部的政治诉求,临时停火还往后延长了好几天。 不过,当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更多共识,加沙战事立刻再起,而且烈度不断上升,甚至还有扩大化的风险。 缅北这边,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围绕临时停火的谈判破裂后,政府军和“三兄弟联盟”都继续往战场上加码。 但随着缅军败走果敢,甚至有炮弹打过中缅边境,引发了中方的严肃问责,事态逐渐出现了新的变化。 很显然,战事再进行下去,双方都显著缺乏管控局势的能力,对中国的边境安全构成了严重风险。中国不会坐视不管。我们即便不动用武力,光是从经贸层面敲打敲打,都够军政府和果敢这边的民地武喝一壶。 既然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自然就有了对话空间。于是时隔一个月,双方代表再次在昆明碰头,用了两天时间,达成了正式停火协议。从临时停火到正式停火,变化的不仅仅是前缀,约束效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这次谈判,无论是军政府还是果敢的民地武,都得到了想要的台阶。军政府这边,自从果敢代理主席吞吞敏带大部队投降,缅军败走果敢已是定局。 这对军政府而言,是个好坏参半的消息,坏的一面是,缅军在果敢已经失去立足之地,武器装备都成了民地武的战利品,后者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 好消息是,民地武没有对投降的缅军赶尽杀绝,而是把人放了回来,虽然这是一种诛心的做法,但多少也是帮军政府保留了有生力量。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缅军接下来,再想动用军事手段收回果敢,已经不具备可行性,而且外强中干的本质,可能会暴露得更加彻底。 所以,只能像当年赶走彭家声一样,通过里应外合等政治手段,逐渐取回果敢的控制权,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至于双方围绕果敢治理的明争暗斗,会不会培养出第二个敏昂莱大将,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至于同盟军这里,攻取老街以后,控制果敢全境后,最开始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至于再往前推进,和其他民地武呼应,彻底掀翻军政府,就有些不切实际。 不仅缺乏足够的政治基础,而且收获与风险完全不成比例。缅甸军政府背后有“大缅族主义”这杆旗帜,在首都圈这一代,基本盘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不是那么轻易动摇的。 于是,双方各退一步,同意停火,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民地武不推进,那么军政府就少了一个方向的军事压力,专注于应对其他民地武势力;至于“三兄弟同盟”这边,军政府不再利用空中力量优势进行打击,自己也能专注于在果敢重建政治秩序。 但站在我们的角度出发,中国虽然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为缅北冲突正式划上句号。然而,“三兄弟联盟”在缅北发动的攻势,已经引起缅北全境民地武力量的呼应,缅甸爆发内战的风险,客观上仍然存在。到时候,陷入困境的军政府,可能还是得向中方求助,要我们居中调停。 更何况,缅北正式停火,中缅边境安全虽说得到保障。但既然缅甸有内战风险,那么如何保证中国在缅甸的全局利益,是接下来中缅事务的核心要务。 而且,考虑到缅甸内部的民地武势力盘根错节,个别组织甚至是域外国家的代理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有人浑水摸鱼,我们也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13A03ZX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