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年,央视在国剧圈里“杀”疯了。 开年这第一个月,央视平台的剧几乎是播一部爆一部。 踩着2024跨年钟声热播的《繁花》,就贯穿戏内外掀起90年代上海滩怀旧风。 无论是戏里对宝总、汪小姐等角色的热议,还是戏外排骨年糕等道具的热卖,都体现剧作的不错出圈度。 《繁花》散去,又见《大江大河》。 由剧王正午阳光出品的《大江大河3》,则在一月中旬登陆央视。 有了系列前两作的出色铺垫,主角宋运辉等人的事业故事,在进入到90年代新篇章后同样看点十足。 在不俗的剧作质感下,该剧热度与口碑双向齐飞,作品评分8.4也维持了系列作的一致水准。 而在1月份的下旬,央视又换了个口味,甩出了一部新剧。 由秦海璐主演的抗日喜剧《狗剩快跑》,近日登陆央视8套。 这部名字看着有些“俗气”的剧,热度反响却一点也不俗。 开播首日,该剧就打出峰值破2的收视数据,随后更是先后4次拿下全国收视第一。 在前面几集播出后,也有网友留下了“别被名字劝退,真的好看”的提醒式评论。 那么,这部名字有点“奇怪”的作品,又是凭什么打出口碑的呢? 下面,我们就结合剧情聊聊它的亮点吧。 01、主角视角独特,聚焦市井“俗人”的抗日故事《狗剩快跑》的剧名听着很俗,主人公的设定其实也很“俗”。 相比于大部分抗日剧主刻画主角的英勇抗日,这部《狗剩快跑》则主要讲述市井小人物卷入抗日浪潮的过程。 故事的主人公狗剩(蒋龙 饰),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市井俗人。 本是弃婴、被农民王大举一家收养的他,人生只有简单的三大愿望: 赚钱、盖房、娶媳妇 对养父王大举女儿杏儿情有独钟的他,原本正喜滋滋地朝着人生目标前进。 但在那个被日寇搅乱的时代,狗剩这样的“普通人”实现愿望的难度却太大。 前4集看下来,他就遇到3件身不由己的倒霉事。 第一件——为爱人被动上前线; 剧中,与男主一样追求杏儿的,还有村公所所长杨三(蒋易 饰)。 借由职务之便,杨三以将王家有智力缺陷的傻儿子王毛报上征兵名单为“要挟”,要杏儿嫁给他。 但没曾想,原本只是虚晃一枪的杨三,却不慎将写有王毛的名册给上报了。 眼见王毛这兵是当定了,王家上下哭成了一团。 见此情形,不忍养父一家为难的狗剩只好选择牺牲自己,身不由己地以王毛之名顶替参军。 第二件倒霉事——被日军包围成为“死尸”; 参军之后,狗剩所在的国军队伍原本只是在后方“划水”,没有重大作战任务。 但就在狗剩以为可以安稳回家时,日本兵的突袭给了他当头棒喝。 战场之上,眼见一众老油条狡猾脱逃,作为新兵蛋子的狗剩僵硬地愣在原地。 身处敌军包围下,狗剩被迫躲在地上装尸体,并极为侥幸地躲过了敌人的补枪。 但至此与队伍脱离的他,也成了后方被登记在册的“死亡人员”。 第三件事不仅倒霉还很讽刺——被逃兵们当做“逃兵”; 尽管侥幸从战场脱逃,但为拿到军饷娶媳妇的狗剩,还是重新踏上了当兵的路。 但眼见狗剩归来,先前“带队脱逃”的排长不仅巧立名目克扣军饷,还反手给狗剩扣了个“逃兵”的大帽子。 好家伙,要钱钱没有,要命命也悬。 倒霉的狗剩被裹挟着的人生背后,折射着时代小人物的无奈。 而后续,这个“只想好好活”的市井俗人如何成长、并在抗日过程中发挥作用,也将成为本剧的核心悬念。 02、喜感堆积,每一集都有笑点从主人公狗剩的各式遭遇来看,他的人设确实很倒霉。 但从前几集看下来,观众却从狗剩身上感受不到太多的悲情气质。 原因很简单。 导演在剧里加入大量喜感设计,以此淡化作品本身的悲剧内核。 而这,也是导演组对10年前电影版的一种区分。 这部《狗剩快跑》是有改编范本的,它翻拍自2014年出品的金鸡奖提名电影《我不是王毛》。 同样讲述主人公狗剩为爱从军的故事,影片走向却呈现三分喜七分悲的趋势。 而贯穿全片的黑白画面,更与人物悲情的命运走向应和,产生极强的悲剧色彩。 本质上,影版《我不是王毛》是一部让人笑不出来的“黑色喜剧”。 而在10年后翻拍的剧版里,尽管剧本执笔依旧是影版编剧李海江,但后者在24集的剧作篇幅扩充下,明显调整了作品的基调。 同样讲“狗剩从军”的故事,这部剧版的观众体验却不像影版那样沉重。 最突出的一点变化,在于喜剧情节和喜感角色的增多; 影版里为数不多几处滑稽情节,在剧版得到放大展示。 比如,狗剩回村后在邻居们面前的“展示才艺”,这一大套花拳绣腿就打得让人冷俊不禁。 再比如,狗剩暴怒追着情敌杨三跑的戏,在剧版更是扩充出3分钟篇幅,笑点同样简单而又直接。 此外,编剧还在剧版原创性加设了一条喜感人物线。 由史策饰演的女主桃子,就是剧版原创的新角色。 作为抗日女青年的桃子与男主狗剩的“正式相遇”,始于一次啼笑皆非的误会。 而这场厕所乌龙事件的发生,也让女主以喜感画风出镜。 除了情节上的喜感设定,台词等细节设计也同样带点喜剧色彩。 比如刘佩琦饰演的正义乡绅与尤勇智饰演的老村长间的斗嘴, “你咋不上天”和“你咋不下地”的孩子气互怼,也感受着角色的喜感画风。 在青石看来,甚至于同一场戏的不同表情,都能直观感受剧版与影版的不同。 两版作品里,同样出现狗剩报名当兵时被排长突测听力的情节。 影版里,排长是用简单粗暴的一吓,蛮横地达到检测效果。 到了剧版里,排长测听力的方式虽然也简单粗暴,但连带着的鬼脸造型,却让这场戏增添了十足喜感。 同样的剧作内容,剧版明显是往欢快了拍。 03、秦海璐甘愿作配,却是给这5位喜剧新人搭台聊完剧情,下面该聊阵容了。 对比近期上线央视的《繁花》等其他剧,这部《狗剩快跑》在演员阵容上明显“不太够看”。 除了影后秦海璐和两位老戏骨尤勇智、刘佩琦,本剧其他主演以名气较低的青年演员为主。 从演技角度,身为女二的影后秦海璐显然扛剧压力很大。 而从前几集看下来,这位影后的发挥确实也够给力。 剧中,她饰演老王家女主人、男主狗剩的干娘。 在对该角色的演绎上,秦海璐可以说教科书般地呈现“中国式母亲”形象。 对内,她个是始终将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母亲。 无论是对亲生的两个孩子,还是对待养子狗剩,她都一视同仁地温情对待。 从事无巨细的细节叮嘱,到对孩子们的各种心疼眼神,都突出角色的温情慈母风。 对外,角色也体现着“为母则刚”的强硬姿态。 听到自己的傻儿子王毛被填上“征兵名单”时,角色虽一言不发,但那股能杀人的怒气却感受得很鲜明。 等到杨三顺杆子爬要向王家提亲时,她更是为了儿女,直接快嘴对着杨三母亲发飙。 言谈举止间,一个护犊情深的老母亲被秦海璐演得很出彩。 不过尽管发挥出色,但从戏份比例来说,秦海璐只能算是女二号。 这位影后的搭台作配,实际上是为其他几位青年主演“演技兜底”。 而翻开这帮青年主演的名单,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是从同一档综艺“选拔”出的新锐喜剧人。 2021热播的喜剧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上,以小品竞技的形式挖掘多名表演能力突出的喜剧演员,让当中的不少人成为活跃于近年来影视作品的新兴力量。 而《狗剩快跑》的主演班底,就大量“引入”了该节目的优秀选手。 前几集看下来,就有至少5位喜剧人出尽风头。 首届《一年一度喜剧大会》冠军选手蒋龙,在是本剧男主狗剩的饰演者。 而常常在小品舞台上演绎“倒霉蛋”的蒋龙,也将那股角色自带的怂怂气质,融入到了对剧版男主狗剩的诠释。 而蒋龙精瘦的小身板搭配上“憋屈”的表情,倒也不失几分逗趣感。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会》拿下前三名的女选手史策,则在本剧饰演女主桃子。 尽管角色的人设是个推动抗日救亡的青年女性,但史策对角色的演绎却没有端着演, 相反地,在展现角色爱国属性的同时,她也接地气地演出了与年龄贴合的那份稚嫩青涩。 除了男女主外,饰演反派杨三的男二蒋易和饰演其跟班的演员叶浏以及腐败排长扮演者宋木子,也都是《喜剧大赛》总决赛的参赛选手。 而他们,也在前几集里各自有着出彩的喜感发挥。 从前几集的喜剧效果来说,这五位喜剧人的表现,确实对得起影后秦海璐的搭台助攻。 当然了,当前的戏还只是处于这五位新演员的“喜剧舒适区”, 但当后期剧情里需要严肃演绎时,演惯了喜剧的他们能否顶住压力切换形象,将很大程度也将决定作品后续口碑。 04、拒绝“抗日神剧化”,《狗剩快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在青石看来,抗日喜剧是个很难拍的题材。 毕竟,在严肃深沉的抗日大主题下,如何在不影响主旨的情况下塞入“娱乐效果”,是一项技术活。 过往的抗日作品里,就有不少作品因为“过度追求娱乐或话题性”而导致主题跑偏,以致于沦为抗日神剧。 前有《抗日奇侠》为剧情娱乐性加入奇幻的“手撕鬼子”情节,至今仍被视为雷剧界的“传奇”。 后有国剧《一起打鬼子》出现猎奇的“裤裆藏雷”,奇葩的台词和情节,反而让角色牺牲的“悲情”变了味。 在青石看来,抗日作品的“娱乐效果”难加,但不代表做不到。 过往不少优秀抗战作品里,就在保留抗战内核主题的情况下,打出了不错的娱乐性。 国民剧《小兵张嘎》里,就借用张嘎等小孩子的插科打诨带来不少搞笑情节。 但在笑声的背后,白洋淀F4热血抗日的主题一点都没落下。 而在电影《举起手来》里,更精准示范如何在抗日作品里塞入“高级笑点”。 片中,郭达饰演的老汉借骂驴含沙射影“敲打”汉奸的戏,在演员的出彩演绎下,让人不由得地看一次笑一次。 而在解锁笑点的同时,老汉这插科打诨的一骂,也让我们鲜明感受着老一辈中国人的民族骨气节。 而今天聊到的这部《狗剩快跑》里,笑点强度当然远不如《举起手来》这样的神作, 但至少青石可喜地看到,该剧的笑点设置并没有为了娱乐而忽略表达。 在一些喜感笑点的背后,创作者同样也注入一些值得思索的内核。 比如,女主桃子抗日募捐的遇冷; 在义演因女主破音而搞砸后,女主狼狈地“要钱”的画面固然喜感,但台下观众作鸟兽散的画面,同样也暗示了村庄民众的抗日热情有待加强。 再比如,男主初入伍见识的各种军中场景; 演员们的喜感表演固然逗人一乐,但士兵们散漫的军纪作风,同样也令人触动。 对比日军浩浩荡荡开进前线的画面,这巨大的反差感,更是让人深思。 尽管这部《狗剩快跑》才刚刚开播没多久,主演们的演技经验不足仍可能是后续作品的隐患, 但至少从当前来看,该剧在追求喜剧效果没有忽略对抗日战争的思考和表达,至少当前是没有“神剧化”趋向的。 而这一次,我选择相信《狗剩快跑》,更选择继续相信央视的眼光! 青石电影 | 乐乐德 本文文稿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03A07QH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