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霍森 编辑 | 许松 当前,正在泰国普吉举行的举重世界杯当中,朝鲜队又一次震惊了世界。 这支过去几年里一直被国际举重联合会(IWF)排除在国际大赛之外的队伍,在重返国际赛事之后,展现出了令人敬畏的巨大能量。 男子55公斤级的方恩哲,夺冠! 女子49公斤级的李盛金,夺冠!破世界纪录! 女子45公斤级的元孝心,夺冠!破世界纪录! 这样强势的表现,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有媒体称,如果朝鲜队能够保持这样的水准,那么毫无疑问,他们将会成为撼动中国队霸主地位的那个强有力的挑战者。 尤其是在现在这么一个时间节点上,巴黎奥运会已经近在眼前,朝鲜举重的异军突起,是否会对中国梦之队的巴黎征途产生不利的影响呢? “神秘之师”崛起?传统豪强回归! 事实上,在举重项目中,朝鲜从来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是传统豪强,曾经诞生过诸如金恩国、严润哲、李全心和林正心这样的名将。 伦敦奥运会上,朝鲜代表队总共获得了4枚金牌,而其中3枚来自于举重;里约奥运会上,朝鲜获得的两枚金牌里,也有一枚举重金牌。 而媒体之所以会将朝鲜队成为“神秘之师”,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特殊性质,更是因为生疏——自从2019年12月起,朝鲜就因为该国的疫情隔离政策而不再现身于国际赛场。 可当他们在5年之后重新现身时,谁也没曾想到,竟是凶猛如斯!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女举与朝鲜直接对话的6个项目里,最终有5枚金牌花落朝鲜,而中国队仅仅只赢下了一次。 更别提他们在亚运赛场上横扫六金,六破世界纪录的壮举。 这次举重世界杯,朝鲜不仅延续了亚运会上的恐怖状态,更是在此基础上还有提升! 犹记得,半年前的杭州亚运会上,李盛金夺金时的成绩是抓举92kg、挺举124kg、总成绩216kg,打破女子49公斤级举重项目挺举、总成绩的世界纪录、亚洲纪录、赛事纪录。 而就在前几天,李盛金再次在世界杯赛场上用抓举97公斤,挺举124公斤,总成绩221公斤的惊人战绩,成功刷新了自己刚刚创下的世界纪录。 值得惊叹的是,志在奥运会卫冕的侯志慧,这一次绝对是全力以赴,从55公斤级别回归49公斤级别的她,成绩是抓举97公斤、挺举120公斤、总成绩217公斤——堪堪打破了李盛金在杭州时创造的纪录;而季军也是中国选手蒋惠花,曾经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在2019年世锦赛和2022年世锦赛两次夺冠,她的成绩是抓举94公斤、挺举114公斤、总成绩208公斤。 踩着中国队双保险夺冠,李盛金的这枚金牌可谓是含金量十足。 冲击王座?举国体制下的限定强大 正如媒体所言,李盛金的表现,仅仅只是朝鲜队强势挑战中国女举王座的一个缩影。 从去年杭州亚运会,到一个多月前的亚锦赛,再到本届世界杯,朝鲜选手已经先后21次打破多个级别的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 在杭州亚运会前,中国女举拥有的世界纪录是15个,而朝鲜只有2个;而在亚运会结束之后,中国手握的世界纪录只剩下11个,朝鲜队却是来到了8个。 亚锦赛后,中国和朝鲜已经各自手握10个世界纪录,但现在举重世界杯仅仅开赛不到一周,朝鲜队的世界纪录数量已经上升到了13个,将中国队甩在身后。 狼不是要来了,而是已经来了。 朝鲜举重为什么这么强? 说起来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诀窍,朝鲜举重强大的原因,蒙古利亚人种在举重项目上的先天优势姑且不谈,不外乎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举国体制的培养。 举重项目是朝鲜体委确定的十项优先发展运动之一,能够调用朝鲜国内绝大部分的体育资源。 尤其是朝鲜独有的全国体校与425体工队双线结合的人才选拔机制,能够保证优秀的体育人才可以第一时间被选拔,并心无旁骛地参与到体育训练和比赛当中。 其次是运动员的自我牺牲。 朝鲜运动员的训练,几乎是公认的极端刻苦。 举重运动的训练是极为枯燥而残酷的,更别提肌肉和力量的增长,也几乎与训练时间成线性比。 现如今,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里,几乎很少有顶级运动员能够承受如今长时间且高强度的训练,这与朝鲜运动员在国内享受的出色待遇以及坚定的信仰密不可分。 “举国体制”+“运动员的牺牲精神”,或许在商业化和市场化极高的运动项目里无法做到弯道超车,但用在像举重、体操、柔道和摔跤这样的冷门项目中,效果自然拔群。 当然,有鉴于举重项目里几乎是泛滥的兴奋剂黑历史,以及过去三年朝鲜因为疫情而封闭,导致国际反兴奋剂机构难以进行飞行药检,也有不少外媒怀疑这支神秘之师的快速崛起少不了特殊科技手段的辅助。 但无论如何,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运动项目,最终造就这支强大的朝鲜举重队。 这也是曾经的中国体育崛起的道路,只是现在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只有全民体育才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最佳选择,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苛求运动员做出这样的牺牲。 巴黎奥运会遗珠?朝鲜队不留遗憾 很显然,表现如此出色的朝鲜队,如果能够出现在今年夏天的巴黎,必然成为中国女举夺冠道路上的劲敌。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他们并没有获得参赛资格…… 2019年底,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朝鲜出于防疫考虑,断绝了大部分的文体对外交流,甚至主动放弃了参加东京奥运会。 而直到去年,朝鲜才终于逐渐重返世界体育大家庭。 不过奥运赛事的资格选拔自有赛程安排,若想参加巴黎奥运会的举重决赛圈,必须参加国际举重联盟(IWF)指定的国际大赛中的2站必选大赛和3站自选大赛等至少5站大赛。 在去年6月,朝鲜错失了古巴大奖赛之后,剩余的自选比赛就只剩下多哈大奖赛和塔什干亚锦赛,事实上已经不再可能满足巴黎奥运会的参赛条件。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朝鲜队的运动员在亚运会和亚锦赛上如此拼命的重要原因——在错失了5年之后,能够让他们纵情燃烧的重要舞台,已经所剩不多了…… 所以在杭州亚运会和本届世界杯上,朝鲜的运动员几乎都是奔着燃烧自己、不留遗憾而去。 只不过,李盛金和金日景这样优秀的运动员,无法参加巴黎奥运会,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在巴黎,没有了朝鲜队的干预,中国女举将更有机会保住自己的“王座”。 志在未来?时代浪潮下的困局 但如果我们查看朝鲜队的大名单,会发现另外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 49公斤级的李盛金26岁(手握世界纪录),55公斤级的江贤京25岁(手握世界纪录),59公斤级的金日景21岁(手握世界纪录,但刚刚被中国选手罗诗芳打破),76公斤级的宋国香23岁……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朝鲜女举依然有能力在明年的世锦赛和下一个奥运周期里对中国队发起严峻的挑战。 但是,意外早就已经到来了。 本次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不仅比赛项目从东京奥运会上的14个削减到了10个,而且每个国家的参赛运动员也被削减到了男3+女3共计6人,每个项目当中每个国家只能出战1人。 于是,在巴黎奥运会上,女子举重就只剩下49,59,71,81和81公斤以上这五个级别。 在更远的未来,国际奥委会近日公布的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28个初步设项里,举重项目并没有出现在其中。 结合这几年来不时传出的奥运会有可能废除举重项目的传言,这意味着,在下一个奥运周期里,举重项目恐怕还会面临更进一步的改革。 毕竟,举重这项和奥运会历史同样古老的运动,近十几年来确实走入了困局之中。 正如前文所说,举重运动的训练枯燥而残酷,缺乏商业化价值是最大的死穴,以至于除了实施举国体制培养的那些国家之外,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职业举重运动员生存环境都极为恶劣——还记得在东京奥运会后哭泣着宣布退役的亚科维迪斯吗?举重并没有给这位优秀的运动员带来更好的生活,反而让他贫病交加,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离开。 再加上不时曝出的兴奋剂丑闻,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将这项运动职业竞技化的意义所在。 结语 无论如何,朝鲜女子举重队的表现出色,是她们多年默默训练、刻苦努力的结果,尽管他们无法参加巴黎奥运会,但未来依旧有希望在其他国际大赛上发光发热。 在举重项目面临巨大危机和重要改革的十字路口,能够出现这样一支能够与中国队抗衡的世界级队伍,并不是坏事,甚至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面对如此汹涌的时代浪潮,作为举重强国的中国和朝鲜,当务之急更应该是用精彩的比赛和出色的发挥让观众们意识到举重项目的魅力。 还记得,在杭州亚运会的女子59公斤级比赛上,罗诗芳因为最后一举挑战140公斤失败,而不得不屈居金日景之后收获银牌,但她在下台的时候,她的教练王国新却笑着给她竖起了大拇指,并且拍着她的肩膀以示鼓励。 赛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王国新是这样说的:“这次的比赛对我们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不要待在舒适区,所有的竞技体育都不能停留在舒适区,要更加努力地拼搏,这样才能让整个举重事业迎来更好的发展。” 这才是一名清醒的体育人应该有的格局。 果然,在这次世界杯上,罗诗芳举起了杭州亚运会时未能举起的140公斤,成功复仇金日景并将世界纪录夺回…… 无论输或者赢,只有出现更多这样激动人心的精彩比赛,才会让举重这个古老的项目有焕发新生机的可能。 此时再去谈论区区霸主和挑战者什么的,未免格局太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405A000K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