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俄罗斯被高估了吗?

2024-5-27 09:26| 发布者:admin| 查看:33| 评论:0

摘要:俄乌战争发作之前,俄罗斯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被欧美国家普遍视为准超等大国和前超等大国苏联的主要继续者。抛开经济影响力不谈,如果仅考虑军事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话,一些西方学者会把俄罗斯摆到跟中国差不

俄乌战争发作之前,俄罗斯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被欧美国家普遍视为准超等大国和前超等大国苏联的主要继续者。

抛开经济影响力不谈,如果仅考虑军事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话,一些西方学者会把俄罗斯摆到跟中国差不多的位置,有时甚至还要靠前。

其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俄罗斯和普京在各种局部地缘冲突中不停不停地赢:

2008年俄格战争,拿下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小“国家”。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兵不血刃拿下宝地克里米亚半岛和乌东部分地区。

2015~2017年间强势参与叙利亚内战,海陆空三军齐出,挽巴沙尔政权于既倒。

2022年初,空降兵火速赴哈萨克斯坦平息骚乱。

……

俄罗斯自己似乎也非常享受这种“职位”和“快感”,尽其所能在全球各地展实际力,一度调派战略轰炸机飞到拉美的委内瑞拉去军演。

不难发现,在意识到经济领域无法同西方分庭抗礼后,莫斯科很喜欢用军事数据去证明自己仍是一个超等大国。

普京期间的俄罗斯几乎每年都会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2018年发表国情咨文时更是在PPT背景上放了六个大型武器装备,以此作为重要政绩来向国民宣传。

与中国人对于先进武器装备“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态度相比,俄国要高调许多,有时甚至带点虚张阵容和商业宣传(武器出口)的成分。

实际上,大家吹捧俄罗斯各有各的特殊目的。

美国是为了虚构一个对手来恐吓欧洲,从而加深欧洲对美国的依赖。

中国是希望将俄罗斯塑造成前苏联的形象,摆在身前来缓冲西方的压力。

一些中亚、中东国家吹捧俄罗斯是为了平衡区域内美国的影响力。

普京政府自身的高调宣传则带有对内凝聚人心、巩固执政正当性的意味在。

套用一句古文: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对于俄罗斯真实实力的评估偏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乌克兰危机的走势。

2022年1月,随着俄军在乌克兰边境地区大规模集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警告说:

“莫斯科有能力对乌克兰造成可怕的打击。”

美海军分析中心俄罗斯研究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科夫曼则表示:

“俄罗斯将挑战或暴力颠覆欧洲的安全架构,普京拥有足以威慑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

有西方媒体讲话更是直接:

“乌克兰部队无疑会英勇作战,但考虑到该国的地理位置、相对开放的地形以及俄罗斯享有的团体数量优势,乌克兰不太可能乐成保卫自己。”

……

我们很难说这些表述是在放烟幕弹,或者是为了诱导俄罗斯发起军事攻击。

因为美国长期以来对于在东欧地区部署军事力量都相对谨慎——尽管北约实施过多轮东扩,但2022年之前美国在欧洲的军力部署仍停留在冷战时期的西欧地区,为此还招致了波兰等北约东翼国家的不满。

开战之初,北约表现的也非常谨慎。

无论美国、法国、德国还是其他国家,军事层面对于俄罗斯并没有做太多出格的事变,基本都在舆论预期之内。

拜登政府在开战之初立即亮相不会派美军参与,各种重型武器也是小心拿捏着提供,还要求乌军不得用来攻击俄罗斯本土。

可以这样讲,对俄罗斯力量的看法在美国和西欧被广泛持有,这促使各国政府严格限制了对基辅的军事援助。

纵观开战两年多来的剧情,北约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出现出“层层加码”的趋势,从最初的防御式武器,一步步升级为无人机、榴弹炮、火箭炮、步兵战车、坦克、巡航导弹、战机以及陆军战术导弹。

这一过程中,由于俄罗斯无法做出有效回应,使得北约援乌武器的胆子越来越多,渐渐变得无上限。

简而言之,随着战争的深入,西方人对于俄罗斯的评价开始发生180°逆转。

他们觉得俄国原来不过云云——GDP低于加拿大,高科技领域几乎全部缺席,国民经济严重依赖矿产资源开采,出生率崩溃,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只有66岁……除了核武器与广袤的领土外,没有其他什么可以被视为大国的指标。

正因云云,有西方国家以为应该以一个“普通中等强国”的身份来定义莫斯科,最好能将其踢出五常名单。

实际上,俄罗斯始终都是俄罗斯,它并没有突然地变强或者变弱,只是观感上由飘在空中的“第二军事强国”回归到自身应有的实力职位。

俄国是一个“有缺陷的大国”,或者说不是一个“全方位大国”。

它在一些领域里具有无可比拟的超等大国职位或潜力,但在另一些领域只是普通中等国家的水准。

就像我们评价一名NBA球员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无短板的超等巨星,但却很可能凭借某几个方面的特长成为“总冠军拼图”。

俄罗斯便是这样一个国家,这也是中国对它的定位。

回顾世界历史,真正的“全方位大国”其实很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被以为由六大国主导:奥匈帝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和英国。

但经过一番真刀真枪的比划大家才意识到,起主导作用的大国只有俩:德国和英国。

尤其在同友邦集团内部,德国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的实力差距非常悬殊,以至于后两者开战后完全成为前者的附庸,说不好听点是打断德国战略机遇期的猪队友。

再比现在天的北约,虽然31个成员国一起开会时阵容浩大,但说到底发挥主导作用的只有美国一个。

假如把美国拿掉,剩下那30个国家未必能够抵挡住俄罗斯的攻势——固然,如果没有美国做军事担保,欧洲国家也不敢在国防领域云云托大、文恬武嬉。

简朴梳理一下,自二十世纪初算起,其实只有美国(1900至今)、英国(1900~1943)、德国(1900~1943)、苏联(1945~1980)和中国(2010至今)可以获得“全方位大国”这一称谓。

其他多数都是“有缺陷的大国”,类似1980年代至今的日本和德国,以及今天的俄罗斯与印度。

文章末了,将话题转移回中国。

现在西方内部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他们以为拜登等主要决定者大幅高估了俄罗斯的实力,严重影响2022年2月开战之前(包罗开战初期)向乌克兰交付武器的进度(担心刺激俄罗斯,或者担心交付了也没啥作用),并间接导致了战争发作以及今天的对峙局面。

有些人甚至畅想,如果乌克兰在开战前即拥有今天的武器库,俄罗斯要么遭到迎头痛击,要么根本不会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为了避免类似的误判发生在中国身上,这些西方的鹰派要求决定者尽快向台湾输送武器装备。

站在中方角度,既不一味示弱(加强欧美鹰派的心理优势),也不宜过分逞强,需要宏观层面仔细拿捏,全面的汲取俄国之鉴。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527A00S4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请静音!交警严查、曝光!
  • 公 开 征 集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