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军事新闻 查看内容

岛内别惊讶黄埔百年的台军正步:改成现在这样并没有错

2024-6-16 19:41| 发布者:admin| 查看:98| 评论:0

摘要:今年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看了一圈我国台湾省的议论。除了某个历史和数学都不太好的210%“退将”之外,还有一个热门议论是:台军军校生要在纪念仪式上踢正步,这正步不像台军原来的正步,倒是很像解放军的,到底是为什

今年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看了一圈我国台湾省的议论。

除了某个历史和数学都不太好的210%“退将”之外,还有一个热门议论是:

台军军校生要在纪念仪式上踢正步,这正步不像台军原来的正步,倒是很像解放军的,到底是为什么?

有些台湾网民和“专家”直接表示:台军想学解放军的正步就直接学好了,何必扭扭捏捏?

先说我的观点:

现在台军这种正步,确实和以前的区别较大。

但是,这种“老式”正步也是暗斗时期开始使用的,受旧日军的影响较大。

现在摆脱这种形式,没有错。

很多人误以为台军原来的正步是从在大陆时期连续下来的,我国台湾之前拍的一些电影里也有这种误解,把刚刚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也拍成踢这种正步,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抗战期间也有一些纪录片,比如在重庆时期就有阅兵的录像,显示出根本不是如此。

比如下图是1942年黄埔军校在成都时期举行的阅兵,动作要领根本不是这样的。

与后来台军的“老式”正步相比,枪背在右肩上,手臂自然摆动。

而台军过去是把枪扛在右肩上,左臂要举到与肩膀平齐的位置。

所以台军的“老式”正步根本不“老”。

抗战时期的这套正步,是按照1935年实施的《陆军操点新草案》。

那么是不是完全模仿二战德军呢?

其实也不是。

二战德军阅兵也有很多历史照片。

可以看出德军阅兵是用左手托枪,右臂自然摆动。

这是抗战时期和台军暗斗时期的正步都没有采用的动作。

只能说是采用了类似普鲁士鹅步的动作。

不过,解放军,还有苏联东欧,还有南美一些国家的军队也基本采用了类似普鲁士鹅步的正步动作。

那么这一套正步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呢?

1960年。

也就是说从国民党军队败退到台湾算起,11年后之后才开始用这种右手托枪,左手臂不停要举到与肩膀平齐的正步姿势。

这套正步的姿势从哪里来的?

虽然没有什么比较正式的解释。

不过从这一正步的特征来看,和隔壁日本很是相似。

二战日军就是在踢正步的时候,左臂要非常夸张地举高。

至今,日本自卫队依然保留着这种手臂摆臂高过肩膀的正步姿势。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自卫队现在的观阅式里看到。

而台军自1949年到1969年期间不停约请日本军事顾问,代号“白团”,主要是由原日军军官组成。

因此,台军当时是否参考了日本军事顾问提供的日军军事训练知识,从而修改了正步样式?

关于这一点,还必要进一步的考证。

后来这种正步是哪一年取消的呢?

2003年4月。

台军把正步训练全部取消,改为托枪齐步走。

表面上的原因是:

台军中有人猜疑踢正步会损害健康,比如损伤脑子导致变笨,会损伤腿部之类的。

当时台军,尤其是军校生都经过长时间的正步训练,哪一个因此受伤生病的呢?

根本没有确凿的研究成果来证实这一点。

但是,如此虚无缥缈的来由就居然就成了肯定要取消正步的来由。

后来,我国台湾的长庚医院还专门做了研究,于2006年发表。

研究结果认为踢正步不仅不会损伤脑子,而且能锻炼双腿。

不过,明眼人可以看出,取消台军的正步根本不是什么科学原因,而是派系斗争的一环。

我国台湾省的政党轮替之后,对台军这样长年接受统一意识教育的武装力量很是忌惮,因此不断地制造议题,用淡化乃至取消军中的中国称呼,替换与中国大陆有关的名词、称谓和标记之类的方法,打压支持统一的一派,造就他们自己的势力。

现在台军又规复正步,对于为什么新式正步看起来很像解放军的正步有解释:

说是改变了过去右手托枪,左臂摆荡到与肩膀平齐的动作,

变成了双手端枪,然后劈枪。

这一套动作不仅仅是解放军采用,很多国家阅兵时也采用。

不过,这一套是彻底和日本军队以及日本自卫队的正步动作有所区别。

个人认为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从台军的实际表现来看,规复正步之后,这队列走得也不怎么样。

现在台军原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被迫辞职之后,新任的顾立雄又说正步还是要取消。

可见两派人的斗争,还在继续。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6A04X7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图文热点

  • @所有织里人,这份国庆假期安全提示请收好
  • 节前这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治安与共富

热门推荐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