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

深度 | 伊朗总统推举将至:民调显示三足鼎立,竞争比三年前更激烈

2024-6-27 10:36| 发布者:admin| 查看:30| 评论:0

摘要:在伊朗总统莱希坠机遇难40天后,伊朗将于6月28日迎来新一届总统推举。伊朗舆论称,与三年前的上届总统推举比,这次竞争更为激烈,没有哪位候选人一马当先。但从伊朗最近四任总统的归属看,选情含糊似乎是常态,其中

在伊朗总统莱希坠机遇难40天后,伊朗将于6月28日迎来新一届总统推举。

伊朗舆论称,与三年前的上届总统推举比,这次竞争更为激烈,没有哪位候选人一马当先。但从伊朗最近四任总统的归属看,选情含糊似乎是常态,其中有三任总统都是意外当选,竞选阶段未被普遍看好。

两天后的投票情况会如何?在当前守旧派占据主导地位的伊朗政坛,谁能问鼎总统宝座?

三足鼎立

本月初,经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审定,共有六名候选人参加总统推举。其中,有五位来自守旧派阵营,分别是议集会长卡利巴夫、副总统哈希米、德黑兰市长扎卡尼、前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和前内政部长普尔-穆罕默迪;只有一人属于改革派——独立政治家、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

随着投票日临近,伊朗官方、非官方在线民调大多显示,本次推举呈现三足鼎立格局,现任议长卡利巴夫和前核谈判代表贾利利“领跑”,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紧随其后,但彼此间的支持率差距都只有个位数。

卡利巴夫现年62岁,曾任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国家警察总监、德黑兰市长等重要职务,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盟友,与伊斯兰革命卫队关系密切,曾两次竞选总统,但均未成功。他被视为守旧派中偏务实的一派,主张以谈判为武器,以行动换行动,让西方取消制裁。

贾利利现年58岁,拥有政治学博士学位,自称是伊朗“最高法治”的虔诚信徒。他在两伊战争中右腿致残,曾在哈梅内伊办公室任职四年,曾于2013年竞选总统失败。他被视为强硬派外交官,反对“认罪外交”,拒绝向西方妥协。

佩泽什基安现年69岁,是伊朗阿塞拜疆族议员、名不见经传的政治家和心脏外科医生,也是唯一获得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的改革派候选人。他曾于2001年至2005年担任改革派政府的卫生部长,被视为改革派前总统鲁哈尼的政治遗产传承者,主张与西方谈判以争取解除制裁。

“总体而言,卡利巴夫是三名候选人中更热门的人选,贾利利可能是最能严格贯彻最高领袖意图的人选。但是,三人并未拉开差距,没有谁体现出特别突出的优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秦天指出,与上届总统推举比,没有人能像莱希那样受到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一起提携、与哈梅内伊保持强劲的私人关系。在莱希遇难后,伊朗政坛缺乏一位特别重量级的人物。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推举竞争性会更强。

“本次推举的六名候选人政治派别对比鲜明,体现出伊朗权利核心对总统归属派别的一种预期。”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伊朗政治大要呈现出“钟摆”效应。守旧派和改革派/温和派总统轮番上台,一个周期基本是8年。自2021年守旧派总统莱希上台起,伊朗进入偏守旧的政治周期,虽被莱希遇难打断,并未影响整体趋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改革派候选人完全没有机会。

秦天注意到,佩泽什基安不是改革派的头面人物,没有鲜艳的改革派标签,政策主张并不激进。“可以说,他是比力偏守旧、温和、低调的改革派技能官僚。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能将他列入候选人名单,说明对于由守旧派掌握大局的伊朗政权和伊斯兰共和国政策框架而言,他和其他候选人一样都是较为安全可靠的人选。”

投票率定乾坤

根据伊朗法律,在总统推举中,获得50%以上选票的候选人直接得胜;如果没有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0%,则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对决。

这一规则让一些改革派人士看到希望。他们认为,改革派候选人只有一人,在首轮投票中选票将更集中,进入第二轮投票的可能性更大。届时,改革派选民情绪大受鼓舞,“摇摆”选民重新洗牌,改革派不无胜算。

两位分析人士指出,间隔投票日越来越近,选情仍有可能发生微妙变化,有两个方向值得观察:候选人、投票率。

先看候选人,“按照惯例,总统候选人中途退出并不罕见。这次同样不清除一些守旧派候选人在最后时刻退出,以使选票更集中地流向热门人物。”刘中民说。

“一大悬念在于两位人气领先的守旧派候选人卡利巴夫、贾利利,会不会有一人退出。”秦天认为,如果一人退出,将极大增加对方直接胜出的可能性。如果两人同时参选,很可能会导致第二轮投票。届时,推举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

再看投票率,伊朗舆论普遍认为,本次推举的投票率将对推举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较低的投票率会增加守旧派得胜的可能性,较高的投票率将有利于改革派候选人佩泽什基安。

有伊朗分析人士划出更准确的区间:如果投票率低于40%,贾利利得胜的概率很大,甚至有可能在第一轮就得胜;如果投票率达到50%,卡利巴夫的胜算会更大;如果投票率达到60%,改革派人物佩泽什基安很可能在第一轮就得胜,无须进行终极决选。

“伊朗舆论确实有投票率定乾坤的说法。投票率高低反映出有多少支持改革派的候选人出来投票。”秦天指出,总体而言,伊朗守旧派和改革派的选民基本盘都达到千万人口以上级别,“摇摆”选民群体并不是特别庞大。守旧派的基本盘相对固定,主要由底层民众、革命卫队群体、宗教团体等组成,投票稳定性更强。改革派的基本盘构成可能不太稳定,容易出现抵制推举的情况。因此,选民投票率高将对改革派更有利。

空间有限

过去一周,伊朗总统竞选因五场密集的电视辩论不断升温。六名候选人在舞台上各显身手,不仅围绕经济、外交、文化等议题回答问题,阐述各自施政计划,并向对手提出批评,不断激发民众的观战热情。

舆论指出,纵观五场辩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让西方取消制裁、推动经济增长、“头巾”政策等热点问题上。这些问题也是伊朗新总统将会面临的主要挑战。

两位分析人士从对内、对外两方面梳理伊朗新总统接下来的主要任务。

对内而言,刘中民指出,近年来,伊朗经济状态未出现较大改善,多次遭受通胀打击。究其背后,伊朗恒久遭受美西方严厉制裁,经济发展面临巨大阻碍,政治体制和机制上也存在一些弊端。促进经济增长无疑是伊朗新总统的当务之急。

对外而言,刘中民认为,伊朗新总统的挑战分几个不同层面。

周边层面,莱希政府实现与沙特和解与复交,极大改善了伊朗的周边环境。但在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并扩散的背景下,随着伊朗支持的“抵抗轴心”力量(包括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更深卷入冲突,伊朗与以色列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对美层面,美伊对抗仍是伊朗对外政策的核心。莱希政府在与美国对抗的同时,也体现出务实的一面。在莱希遇难前,伊朗和美国的代表仍在阿曼展开间接谈判,寻求在恢复伊核协议谈判上取得突破。但随着美国11月大选来临、前总统特朗普可能再次当选,美伊面临更大的对抗风险。

其他层面,莱希政府时期,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与金砖国家组织,积极加强与中国、俄罗斯等域外大国的合作,打开了伊朗外交的新局面。新总统上台后,伊朗器重发展中伊关系、继承“向东看”的基调预计不会改变。

秦天指出,无论哪位候选人上台,都将面临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对美关系等一系列相似挑战,但短期内很难实现大幅改观。一来,结构性问题积重难返;二来,总统职权受到最高领袖和其他权利机构的限制,上台后政策腾挪的空间较为有限。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26A0ABKB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

    广告位
    新闻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